- 年份
- 2024(7819)
- 2023(11602)
- 2022(9849)
- 2021(9044)
- 2020(7598)
- 2019(17496)
- 2018(17140)
- 2017(32850)
- 2016(17755)
- 2015(20289)
- 2014(19855)
- 2013(19877)
- 2012(18554)
- 2011(16990)
- 2010(16740)
- 2009(15617)
- 2008(15279)
- 2007(13590)
- 2006(11595)
- 2005(10400)
- 学科
- 济(80934)
- 经济(80868)
- 管理(47260)
- 业(44367)
- 方法(35672)
- 企(34376)
- 企业(34376)
- 数学(31832)
- 数学方法(31603)
- 中国(23082)
- 农(22255)
- 贸(17737)
- 贸易(17729)
- 财(17459)
- 易(17298)
- 业经(16763)
- 学(15759)
- 地方(15474)
- 环境(15201)
- 农业(14357)
- 制(14058)
- 和(12317)
- 银(11817)
- 银行(11793)
- 产业(11774)
- 行(11352)
- 融(11331)
- 金融(11329)
- 技术(10604)
- 划(10464)
- 机构
- 学院(255693)
- 大学(254881)
- 济(115683)
- 经济(113657)
- 管理(95874)
- 研究(90928)
- 理学(82481)
- 理学院(81573)
- 管理学(80304)
- 管理学院(79831)
- 中国(69044)
- 科学(53867)
- 京(53613)
- 财(49335)
- 所(45945)
- 农(42607)
- 研究所(41899)
- 中心(41156)
- 财经(39882)
- 经济学(37398)
- 业大(36612)
- 江(36406)
- 经(36289)
- 北京(34130)
- 经济学院(33926)
- 农业(33755)
- 范(32790)
- 师范(32495)
- 院(32393)
- 财经大学(29477)
- 基金
- 项目(169621)
- 科学(133657)
- 研究(125419)
- 基金(123850)
- 家(107715)
- 国家(106914)
- 科学基金(90731)
- 社会(81275)
- 社会科(77263)
- 社会科学(77245)
- 省(65144)
- 基金项目(64967)
- 教育(56618)
- 自然(56250)
- 划(55243)
- 自然科(54923)
- 自然科学(54906)
- 自然科学基金(53931)
- 资助(50786)
- 编号(50285)
- 成果(40238)
- 发(38987)
- 重点(38876)
- 部(38518)
- 创(35711)
- 课题(34656)
- 国家社会(34478)
- 创新(33525)
- 教育部(33072)
- 科研(32599)
共检索到374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霞 杨传明
针对国际日益严峻的碳减排形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论述当前产业碳排放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碳生产和消费视角,设定产业全碳足迹概念;通过修正直接消耗系数,构建平衡性投入产出的产业全碳足迹生命周期测算模型BEL-TCP;基于产业规模创立绝对碳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以归纳的中国27个产业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新旧常态下各产业全碳足迹流;以碳关联产业重要性构建散点图,分类提出差别性减排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传明
国民经济是由多个性质迥异且相互依赖产业构成的复杂系统,科学识别产业碳排放关联传导结构对于实现中国碳减排目标具有的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为此,首先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综合定义全碳足迹,基于能源消耗及生产服务修正直接消耗系数,创立函数改进容许性,及时更新投入产出表,夯实数据来源基础。再设计平衡性投入产出产业全碳足迹生命周期模型测算产业全碳足迹,基于WT指数法构建新旧常态中国产业全碳足迹复杂网络,继而从网络整体、节点地位、社团结构等角度分析新旧常态中国产业全碳足迹网络特征。经比较发现,构造的新旧常态中国产业全碳足迹复杂网络整体结构合理;较旧常态而言,新常态产业全碳足迹联系更为紧密,核心关键产业控制影响力更强,社团结构则总体保持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衡量产业全碳足迹、全面顾及个体及整体特征、重点关注核心关键节点和充分考虑产业社团特征的对策建议,以求更有效提升新常态中国产业协同减排效率。
关键词:
复杂网络 中国产业 全碳足迹 新旧常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传明
基于文献综述确定了六种技术进步来源,探寻了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碳强度的影响机制。选择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构建了技术进步对产业碳强度影响的测度模型。从中国整体产业及产业部门两个层面,运用模型测度了新旧常态下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碳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R&D、FDI水平溢出和FDI前向溢出三种来源的技术进步可降低整体产业碳强度,FDI后向溢出、进口溢出和出口溢出则会增加整体产业碳强度;相较旧常态时期,新常态时期六种来源的技术进步对于整体产业碳强度影响均展示了正面调整;新旧常态时期,R&D和FDI水平溢出降低了所有产业部门的碳强度,进口溢出和出口溢出则会提升所有产业的碳强度,FDI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影响不一;除FDI前向溢出和出口溢出外,其余来源技术进步对高碳强度产业部门碳强度的正面影响均差于所有产业均值。在此基础上,针对更好地利用不同来源技术进步降低中国产业碳强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碳强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彩虹
采用碳足迹方法对2001~2009年中国的能源消费碳足迹、碳承载力和碳赤字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显著增长,能源碳足迹由2001年的1.13Gt上升到2009年的2.21Gt,涨幅高达95.79%;同期碳承载力由1.08Gt增长到1.15Gt,涨幅仅为6.48%;而碳赤字则由0.05Gt提高到1.06Gt,9年间增高了20.24倍。可见由于碳足迹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碳承载力,致使近来中国碳赤字快速增高,发展节能减排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国能源消费的碳足迹与美国、德国、印度等国的比较发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碳足迹不容乐观,但人均值远远低于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碳足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焦桂芳 陆秀芬
2017年7月,财政部修订发布了新收入准则。文章在对收入准则修订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新旧收入准则,认为两者的区别主要有:新准则不再按收入类型确认收入,执行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为收入确认的时点,同时新准则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给出明确的指引,明确规定了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的方法,并以案例说明了新准则收入确认的精髓——“五步法”模型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新收入准则 收入确认 五步法模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焦桂芳 陆秀芬
2017年7月,财政部修订发布了新收入准则。文章在对收入准则修订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新旧收入准则,认为两者的区别主要有:新准则不再按收入类型确认收入,执行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为收入确认的时点,同时新准则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给出明确的指引,明确规定了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的方法,并以案例说明了新准则收入确认的精髓——“五步法”模型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新收入准则 收入确认 五步法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传明 周霞
应用修正投入产出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解构中国产业部门之间的全碳足迹关联关系,并分析该网络的整体、节点和社区特征。研究表明:(1)中国产业部门的全碳足迹通达性良好,呈现复杂的网络关联关系;(2)其中电热力生产及供应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等是产业全碳足迹网络的发散中心,建筑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服务业、通用专业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是网络集聚中心;(3)产业全碳足迹网络存在显著的社团结构,包含碳原因、碳内部作用、碳结果和碳中介4个社区。
关键词:
产业全碳足迹 投入产出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淑艳 谢高地
研究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综合分析了2007年中国52个产业部门碳足迹的流动情况。该年中国产业部门完全碳足迹为71.0亿tCO2,其中直接碳足迹与间接碳足迹分别为52.5亿与18.5亿tCO2;支持本国终端消费发生的碳足迹为47.0亿tCO2,支持出口发生的碳足迹为24.0亿tCO2。在国际贸易中,中国碳足迹是赤字的,赤字幅度达5.5亿tCO2,占本国源碳足迹总量的10.5%。产业部门之间的碳足迹流动非常活跃,82.3%的完全碳足迹发生了产业部门再分配。间接碳足迹流活跃组(B1组)与直接碳足迹流活跃组(B2组)的产业部门是中国碳足迹流动的主体部门,也是碳足迹管理的核心对象。B1组部门的间接碳足迹是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毅
对比分析了新旧信息工作体制下,信息系统运行行为的不同特征。认为新旧体制下 信息系统的运行目标分别是利润目标和拨款目标,并进一步分析了新的信息工作体制下,信息系统 运行目标的完善。同时还分析了不同体制下信息系统的决策类型、决策导向和决策责任等方面的不 同,认为旧体制下信息系统创新行为有“萎缩”倾向,最后提出了强化信息系统创新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
信息系统 价值分析 决策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传明
在综述已有产业部门碳排放研究的基础上,从直接及间接两个角度组合定义产业部门全碳足迹。再就能源消耗及生产服务两个过程修正直接消耗系数,拓展构造BEL-TCP全碳足迹分析模型。为了保障模型数据来源质量,设计DCE-WLS函数修正投入产出表,经比较证明该函数具有较高的精准度。继而以中国产业部门为研究对象,分析基于生产服务视角的直接碳足迹和基于消费需求视角的间接碳足迹,并对直接和间接碳足迹最多的电热力生产供应业及建筑业进行部门间关联性解析。再依据三个碳足迹强度将产业部门分为五个类别,依据各类不同特点提出差别性碳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霞 阿提 陈劲竹 孙悦
近年,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工会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和多样化,财务管理发生较大变化,原有的工会会计制度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和新形势的需要。为更好满足工会事业发展需求,加强工会财务管理,完善工会会计制度成为必然要求。财政部2021年4月14日发布了新的《工会会计制度》,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文章对新旧《工会会计制度》进行比较,从这些变化中得到启示,包括彰显了我国会计理论的道路自信等;分析了目前工会财务管理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新制度实施的四个对策和建议,号召"工会财务人"肩负起责任,积极投身新制度学习,为新制度的落地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
工会会计制度 财务管理 工会治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玲 吕文学 吴昊 杨志东
本文介绍了2017年版FIDIC《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黄皮书)的修订背景,并通过2017年版与1999年版FIDIC黄皮书的对比,系统分析2017年版在合同结构、工程师和DAAB的角色与职责、合同工作程序、变更、共同延误、索赔与争端解决等方面做出的修订与改进,总结了2017年版黄皮书的特点,为理解、掌握和运用2017年版FIDIC黄皮书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FIDIC 合同条件 对比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红艳 刘钦普 周丽 余子萍
基于碳足迹理论,提出旅游碳承载力的概念和测算方法,利用旅游碳足迹和旅游碳承载力模型,计算对比江苏省15年来的旅游碳足迹、旅游碳承载力,深入认识江苏旅游业碳排放与碳固定的平衡状况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从2000—2015年,江苏总旅游碳足迹和人均旅游碳足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旅游业碳足迹总量由487.3万吨增加到9 033.4万吨,人均旅游碳足迹由66.3 kg增加到145.1 kg。同时,江苏总旅游碳承载力缓慢增长,人均旅游碳承载力则持续下降。总旅游碳承载力由564.2万吨增长到1 981.0万吨。人均旅游碳承载力由76.7kg下降到31.8kg。因此,江苏总旅游碳足迹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总旅游承载力,生态压力日趋严峻。提高江苏旅游业的碳排效率,增加植物碳汇任重道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晓萌 黄凯 杨顺顺 王梓元 胡婷婷
水资源是中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对中国产业部门水足迹及其强度进行定量核算,分析其演变趋势,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及政策完善三个角度剖析中国水足迹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7—2007年间中国各行业完全水足迹强度的年均下降率约为9.1%,而大部分行业的水足迹却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约为14.2%。1997、2002、2007年中国以贸易形势输出的虚拟水总量占完全水足迹量的比例分别为12.0%、14.6%、22.5%,呈递增趋势且均高于输入总量。中国各部门水足迹强度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节水技术的发展、节水管理政策的完善、产业间的经济联系。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是导致水足迹...
关键词:
水足迹 投入产出分析 虚拟水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