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6)
2023(9268)
2022(7571)
2021(7090)
2020(5651)
2019(13020)
2018(12525)
2017(22792)
2016(12219)
2015(13868)
2014(13577)
2013(13558)
2012(12600)
2011(11729)
2010(11455)
2009(11035)
2008(10816)
2007(9390)
2006(8363)
2005(7796)
作者
(33925)
(28776)
(28647)
(27209)
(18267)
(13490)
(12732)
(11103)
(10935)
(10030)
(10002)
(9585)
(9249)
(9201)
(9110)
(8796)
(8520)
(8243)
(8205)
(7958)
(7359)
(6844)
(6768)
(6515)
(6451)
(6405)
(6324)
(6057)
(5673)
(5673)
学科
(54943)
经济(54855)
管理(38428)
(34365)
(27661)
企业(27661)
方法(21257)
数学(18968)
中国(18849)
数学方法(18835)
(17863)
(16164)
(15442)
业经(14073)
(12411)
贸易(12402)
(12232)
农业(11728)
(10688)
(10115)
银行(10108)
(9769)
(9401)
金融(9399)
体制(9052)
环境(8958)
(8834)
(8724)
地方(8511)
(8236)
机构
大学(182647)
学院(179510)
(86167)
经济(84781)
管理(67694)
研究(66743)
理学(58028)
理学院(57369)
管理学(56706)
管理学院(56360)
中国(53060)
(40940)
(38696)
科学(35510)
(32136)
财经(31935)
中心(29328)
(29270)
研究所(28870)
经济学(28768)
(25803)
经济学院(25738)
(25273)
北京(24792)
(24187)
财经大学(23870)
(22528)
师范(22361)
业大(22106)
农业(19676)
基金
项目(119059)
科学(96347)
基金(91241)
研究(89359)
(79364)
国家(78765)
科学基金(67747)
社会(62351)
社会科(59259)
社会科学(59250)
基金项目(47331)
(41992)
自然(40482)
教育(40068)
自然科(39579)
自然科学(39568)
自然科学基金(38922)
资助(36638)
(36513)
编号(33397)
(28827)
(28627)
成果(28171)
国家社会(27949)
重点(27237)
中国(25713)
(25692)
教育部(25451)
(24896)
人文(24163)
期刊
(96700)
经济(96700)
研究(59176)
中国(39373)
(31841)
(26552)
管理(26517)
科学(26002)
学报(25224)
大学(20619)
学学(19488)
(18372)
金融(18372)
农业(18112)
财经(17130)
经济研究(16069)
教育(15981)
(14852)
业经(13960)
技术(13359)
问题(12842)
(12505)
世界(11576)
国际(11567)
(9265)
技术经济(8491)
(8490)
经济问题(7805)
现代(7783)
统计(7570)
共检索到278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包伟民  
中国帝制国家出于统治地方与征取赋役等目的,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基层管理组织的建构。唐末以来,作为联户组织的乡里体系不断蜕化,经过北宋前期的乡管制,到熙宁年间逐渐形成以乡为税率核算单位、以保甲为基层管理组织的乡都制。与此同时,传统的"里"则基本蜕化成为了地名,其涵盖范围大者用以指称某一地域,范围小者则指称某一具体聚落,本人曾将这一历史过程归纳为地域化与聚落化。这一归纳的主要论据,出于存世宋元地方志记载"乡村",绝大多数仍作乡—里区划编排,而同时期乡村实际运作之中的基层管理体系,则为乡区之下保甲制,或简称乡都制。这已是学界共识。但随着制度蜕化,基层管理体系从联户组织走向地域组织,实属常规。及至南宋中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必定  
企业制度的创新与继承程必定一、创新与继承:全业制度变迁的双重机制企业制度的安排主要有三种方式:自愿安排、政府安排和介之于两者之间的合作安排。不同的安排方式形成不同的企业制度,但是,无论何种企业制度,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行为的各种规范。企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连昌  
分类管理、激励竞争、新阵代谢、勤政廉政以及明确的法規条文,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五大特点。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三年内全面推开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将为中国人事制度的变革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楼继伟  
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一是建立透明预算制度。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都要公开本部门预决算,尤其是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进一步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二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结合修订有关法律规定,清理规范重点支出与年度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政府收支要全部纳入预算,明确"四本"预算的收支范围和功能定位,加大相互之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乞佳  谷峪  
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抓好职业教育教材质量事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地,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须有完善的职业教育教材制度作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制度改革经历了创建、恢复、探索、发展、深化等多个阶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即统一领导是教材制度建设的根本保证,分级管理是教材制度建设的重要体制,统筹规划是教材制度建设的重大方略,建章建制是教材制度建设的法治保障,长效机制是教材制度建设的动力源泉。面向新时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解决职业教育教材制度建设的瓶颈和短板,应处理好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规范有序与主动发展、专业主导与行业引领诸多关系,进而推动职业教育教材制度的深度改革。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莫庭云  
法定继承是"家文化"的充分彰显,无论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的古代继承制度,还是现代大多以子女及其晚辈直系血亲作为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的继承制度,法定继承总是以财富的家庭传承与代际流转作为其本质特征。故,民法典法定继承制度建构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拓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避免出现无人继承的情况,尽量保护被继承人家庭传承与代际流转的愿望。另一方面在配偶、父母、丧偶儿媳与女婿的继承制度建构上,也应从家庭传承与代际流转出发,避免财富旁落、遗产外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匡敦校  
对于股权能否继承、如何继承,我国学术界有过长期的争论。各国相继奉行股权自由继承原则的深层原因在于公司法与继承法价值的趋同性。本文认为,在继承人为数人的情况下,继承股权并不意味着当然进行股权分割,而是继承人之间对股权的共有。在股权自由继承的两种模式中,股权"层次"继承主义模式更值得我国借鉴;并指出股权继承不应当受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人数的制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益凤  
因中央立法的缺位,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在当下主要依靠地方性法规文件的调整。在此背景下,因缺乏统一的裁判依据导致司法裁判冲突时有发生,并由此演变成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据现行法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偿取得,并受"一户一宅"等原则约束,这一立法意旨基本排除了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合法性解读空间。当前实践中"消极模式"和"积极模式"两种主要应对方案存在诸多缺陷。目前应秉持"权随房走"思路,允许农村房屋继承时宅基地使用权被一并继承,依法赋予宅基地使用权"收益权能",构建并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有序收回机制,明确继承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定期限,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展需要的宅基地使用权继承法制路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昕  
日本企业的传统工资制度与终身雇佣制度是一脉相承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资历因素在日本传统工资制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尽管在新形势下,日本企业的这种资历型工资制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企业的工资制度将会彻底抛弃传统,完全走西化的道路,继承和发展是日本企业工资制度变革的主基调。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邱海平  
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决定》系统地制定了推进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新波  金雪军  
与大多数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分析重在二者的区别甚至对立之处不同,本文重在分析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通或相近之处。此处所谓相通除了指在某些方法或结论上基本相同以外,更多的是指相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可以继承的甚至可以相互融合的一面。通过本文的比较,笔者想指出,二者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完全可以相通。因而,如果能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也许意味着制度经济学的更高境界,预示着人们对制度及制度演进的认识更为全面、更为科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欢  
现行立法就农村宅基地继承问题所作的规定存在诸多模糊、不确定甚至冲突问题,导致学界出现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观点。农村宅基地继承不仅成为客观事实,更具有重要价值。现行农村宅基地继承制度存在着主体身份受限制、客体范围不明确、期限未确定以及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构建农村宅基地继承制度,要扩大继承主体、明确客体范围和继承期限、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晓新  何燕  
通过对我国近代图书馆所颁布的九部章程的文本分析,笔者发现在我国近代图书馆彻底转型为西方式的现代图书馆之前,有一段向近代书院藏书制度学习的短暂却非常重要的时期。深入剖析这些章程中的条款,可以肯定其与近代书院藏书制度存在明显的继承与发扬关系,厘清这种关系,可以更客观地还原我国近代图书馆诞生、发展的历史场景,有助于当今公共图书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图书馆+书院"的研究及实践提供历史理论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