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4)
2023(11068)
2022(9197)
2021(8840)
2020(7025)
2019(16036)
2018(15812)
2017(27489)
2016(15265)
2015(17036)
2014(16377)
2013(15204)
2012(13775)
2011(12722)
2010(12732)
2009(11471)
2008(10826)
2007(9422)
2006(8232)
2005(7373)
作者
(36538)
(30309)
(30291)
(28862)
(19219)
(14390)
(13753)
(11756)
(11649)
(10741)
(10211)
(10114)
(9604)
(9506)
(9403)
(9244)
(9171)
(8775)
(8772)
(8585)
(7682)
(7267)
(7009)
(6957)
(6788)
(6750)
(6702)
(6661)
(6012)
(5986)
学科
(51222)
经济(51175)
管理(41299)
(39278)
(32655)
企业(32655)
中国(24781)
教育(20902)
方法(20847)
数学(18211)
数学方法(18055)
技术(17667)
(13951)
(13139)
贸易(13127)
(12921)
技术管理(12191)
业经(11891)
理论(11792)
(11599)
(9972)
(9857)
(9352)
教学(8973)
农业(8967)
(8913)
银行(8912)
(8705)
(8361)
金融(8359)
机构
大学(199073)
学院(196633)
(83879)
经济(82384)
研究(72057)
管理(71238)
理学(61639)
理学院(60910)
管理学(60027)
管理学院(59600)
中国(49752)
(42946)
科学(38503)
(35792)
(35264)
师范(35088)
(33927)
教育(32523)
研究所(30889)
中心(30799)
财经(28857)
师范大学(28786)
(28517)
北京(28218)
经济学(27006)
(26583)
(26098)
经济学院(24244)
技术(24102)
(22407)
基金
项目(130252)
科学(107563)
研究(107207)
基金(93904)
(80102)
国家(79312)
社会(69454)
科学基金(68855)
社会科(65835)
社会科学(65829)
教育(57433)
(50555)
基金项目(48031)
(44939)
编号(44419)
自然(39764)
自然科(38978)
自然科学(38970)
自然科学基金(38344)
成果(37660)
资助(36686)
课题(34510)
(33413)
(32105)
重点(31015)
(30226)
创新(30170)
教育部(29245)
国家社会(28919)
(28915)
期刊
(89117)
经济(89117)
研究(71432)
教育(57162)
中国(50475)
管理(29540)
(26302)
科学(24124)
技术(22836)
学报(21578)
(20181)
大学(18603)
经济研究(16298)
职业(16245)
学学(15653)
(15154)
金融(15154)
农业(14734)
财经(14470)
业经(13669)
(12807)
(12318)
论坛(12318)
(12139)
世界(11569)
问题(10912)
国际(10774)
技术教育(10691)
职业技术(10691)
职业技术教育(10691)
共检索到305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俞仲文  
文章深刻分析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包括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建设职业教育强国,以及关注新的技术革命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任务。在此基础上,文章充分梳理了新时代世界经济格局、世界技术背景发生巨大变化给职业教育带来的重大改变,提出职业院校必须顺应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职业教育的"新旧动能转换",并从及时清理和改进不合时宜的职教理念、切实把握好新职教的内涵和特征、继承发扬黄炎培的职教思想三个方面,阐述了使"世界工厂"下的职业教育到"中国创造"下的职业教育转变的重大举措。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伟  
新产业、新技术、新能源等引领的科技革命,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德州职业教育如何与未来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地方产业发展对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德州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存在的客观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政府、职业院校、地方产业组织机构三方主体形成合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双向同频衔接,设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人才服务站"这一个桥梁,构建"三方协同、双链同频、一站对接"的"321"对接机制,以期为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推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实践应用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保忠   马一丹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已取得突出成就,但仍要不断加强元研究以提高职业教育研究质量。基于组织知识创造理论对职业教育研究进行分析,建立职业教育学科、坚持学科发展路径,与实践同频共振、关注职业教育问题,保持开放姿态、维持多样性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得以发展壮大的逻辑进路。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需要关注微观实践、走向设计研究,加强交流对话、提升成果可对话性,明确学科边界、推动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研究的知识创造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启峰  
高校继续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以及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在客观分析新旧动能转换对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影响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地方高校为例,提出了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应坚持的原则和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真临  
人类自英国工业革命始到美国福特创建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凝聚的二百年工业化结晶称为传统制造,特点是以标准化、通用化为原则在确定时空内大规模生产,不断提升效率来创造更多财富满足人类物质需求。二十世纪中叶的日本,为克服传统制造的呆滞及浪费,创建丰田精益生产方式并提出智能制造概念,将人类制造提升到新阶段。二十世纪末叶,信息及网络技术的成熟,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活动的内涵及外延,制造将以最佳方式不断创新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提供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新型商业模式等观念产品,成为智慧制造,它将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变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习凌冰  沈小碚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了在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的五大原则下,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国家产业变革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对传统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文章围绕"互联网+"这一趋势探讨了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的策略,即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职业教育内容的转变、资源的多方位共享、推进移动终端在线教育发展及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以期为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职业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卫东  林婕  
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崛起的"三步走"战略。通过分析"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和基本特点,指出存在职业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学校布局、课程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供需错位,质量不高,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的4方面问题,并提出增加职业教育有效供给;完善职业教育学校布局、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将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宏伟  
回顾历史,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总是受到人之技术生存的内在影响。"中国制造2025"将会引发技术生存理念、技术生存逻辑、技术生存方式三个层面的深刻变革。与此相适应,职业教育教师角色的定位也必须作出调整,指向职业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引领者、课程和教学的革新者、技术伦理教育与技术美学教育的开拓者、技术创新教育的推动者。促进职业教育教师角色转型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制度构建层面完善职教师资培训、示范培训、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二是从教师自身发展层面,强化全面的角色意识,培养完满的职业人、提升整体性的角色能力,促进课程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庆军  乔丹  
文章阐述了"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背景,并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规格、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办学层次及融通开放等方面研究了"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进而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升级、工匠精神培育、开放化、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等方面探究了如何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转型与创新,与"中国制造2025"相对接。为了"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顺利达成,必须加快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为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建军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建立符合终身教育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解决职业教育封闭办学、教学僵化和生源单一的问题。职业教育应该实现生源、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春燕  
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担和责任。从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现状出发,从营造氛围、课程改革、产教结合、加强师资、服务社会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为探索创新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宁  
世界职业教育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从形式到内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和发展不仅是由于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取决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从体制上讲,在高中阶段大规模分流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来说已经是过去时。从内涵方面来说,在缩小中等职业教育入学比例而扩大普通高中入学比例的同时要对普通高中的课程进行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艳丽  柏淳  
第一次人口红利已经开始逐渐消退,新人口红利将成为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劳动者技能的提升是开发新人口红利的关键因素,在新旧人口红利转折期,职业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从经济学视角探讨人口结构变动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分析了第一次人口红利期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揭示了新旧人口红利转折期职业教育面临职业教育生源规模下降态势明显,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在这一重要转折期内职业教育创新路径主要是:调整职业教育招生形式,保证生源质量;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素质,转变职业教育培养和培训模式,优化技能人才结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刁哲军  王春丽  王玲  
职业教育视阈下的职业价值是指职业这个客体的属性与职业教育视阈内各要素的需要的关系。从职业教育学科出发,职业是职业教育学科的逻辑起点和本质属性;从职业教育中的"人"出发,职业是职业教育中的"人"获取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的主要途径和源泉;从职业教育目的出发,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点;从职业教育课程出发,职业是职业教育课程中最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重要评价元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根据国家的政策部署,实现部分本科院校转型为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设层次更加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主体的高等学校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从办学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提出了转型的具体要求。然而,受传统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较低的影响,很多本科院校对于转型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并非完全赞同。在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