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4)
- 2023(11413)
- 2022(10199)
- 2021(9694)
- 2020(8048)
- 2019(18713)
- 2018(18730)
- 2017(35124)
- 2016(19135)
- 2015(21225)
- 2014(21347)
- 2013(21069)
- 2012(19233)
- 2011(17124)
- 2010(16884)
- 2009(15084)
- 2008(14600)
- 2007(12536)
- 2006(10593)
- 2005(9102)
- 学科
- 济(71072)
- 经济(70991)
- 管理(53136)
- 业(51543)
- 企(44480)
- 企业(44480)
- 方法(35620)
- 数学(29782)
- 数学方法(29425)
- 中国(18421)
- 农(18188)
- 财(18115)
- 学(17642)
- 业经(16846)
- 地方(14727)
- 理论(14169)
- 和(12988)
- 贸(12466)
- 贸易(12460)
- 制(12245)
- 农业(12223)
- 务(12148)
- 易(12101)
- 财务(12087)
- 财务管理(12067)
- 技术(11889)
- 教育(11670)
- 企业财务(11522)
- 环境(10990)
- 银(10476)
- 机构
- 大学(266585)
- 学院(264396)
- 管理(106719)
- 济(97981)
- 经济(95692)
- 理学(93360)
- 理学院(92278)
- 管理学(90589)
- 管理学院(90114)
- 研究(86504)
- 中国(61584)
- 京(56505)
- 科学(56435)
- 财(44686)
- 所(43128)
- 农(42504)
- 业大(41233)
- 研究所(39831)
- 中心(38795)
- 江(36774)
- 财经(36581)
- 范(36260)
- 师范(35924)
- 北京(35423)
- 农业(33527)
- 经(33392)
- 院(31745)
- 州(30625)
- 师范大学(29138)
- 经济学(28513)
- 基金
- 项目(189107)
- 科学(148000)
- 研究(137293)
- 基金(136720)
- 家(119498)
- 国家(118429)
- 科学基金(101562)
- 社会(84816)
- 社会科(80232)
- 社会科学(80210)
- 省(74265)
- 基金项目(73547)
- 自然(67534)
- 自然科(65960)
- 自然科学(65944)
- 自然科学基金(64757)
- 教育(62887)
- 划(62656)
- 编号(56218)
- 资助(55848)
- 成果(45676)
- 重点(41981)
- 部(41151)
- 发(39441)
- 创(39407)
- 课题(38249)
- 创新(36593)
- 科研(36370)
- 项目编号(35340)
- 大学(35286)
- 期刊
- 济(103923)
- 经济(103923)
- 研究(74852)
- 中国(46488)
- 学报(45608)
- 科学(40836)
- 农(38345)
- 管理(38086)
- 大学(33951)
- 财(32852)
- 教育(31892)
- 学学(31886)
- 农业(27130)
- 技术(21719)
- 融(19260)
- 金融(19260)
- 业经(17354)
- 财经(17233)
- 经济研究(16100)
- 图书(16071)
- 经(14587)
- 业(14007)
- 科技(13700)
- 问题(13507)
- 理论(13194)
- 版(12951)
- 实践(12341)
- 践(12341)
- 技术经济(11909)
- 现代(11716)
共检索到370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丽萍
古壮字、拼音壮文、汉字和新方块壮字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壮族文化传承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但就适应性、契合性、有效性、可行性和认可度而言,新方块壮字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新方块壮字仅在民众中流行,未形成规范体系,也未成为法定文字,需要借助语言学、文字学、民族学、传播学等理论方法进行一系列理论探寻和推广实验,借助网络平台扩大影响力,使之真正成为"云时代"壮族文化传承的媒介之一,以此构建壮族文化传承的新机制,开创壮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渠道。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军
节日文化具备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如能正确运用可发挥社会教育作用。壮族节日文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而成,能引起壮族群众的心理共鸣,在传承传统美德、优化社会秩序、提升青少年素养、增强道德伦理教育效果、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推进壮族地区学校课程改革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
节日文化 教育功能 壮族 文化传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炜 陈能幸
文章引入世界遗产保护本真性理论,通过以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嘹歌为例,提出了要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其思路。希望通过对这一具体研究对象的剖析,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嘹歌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并以此为鉴,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若干思路和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陆耀邦
该文针对当前政府关注的耕地流转问题,分析了广西"转承包(租)经营模式"等6种耕地利用现状的利与弊。目前耕地流转问题主要体现在经营者"责任"模糊、利益分配不公和风险难控上,据此,作者提出了允许耕地闲置者"耕地经营权有偿买卖",对闲置耕地征收资源浪费税等措施,以提高耕地利用流转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宝芬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女性就业状况在形成新格局的同时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广西女性就业所发生的变化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针对广西女性就业在存的结构不合理、就业者文化素质低、就业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胜才 柳劲松 苏美玲
在构建起涵盖了"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观绩效和客观绩效"四个纬度的双语教育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4所中小学中的2000多名师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教师教学能力"和"政策满意度"对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绩效的影响最大,学生的"学习基础""政策知晓度"和"教材课程等支持条件"位居其次,而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方法"对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绩效也产生一定影响。为切实提高双语教育政策绩效存,应加强规划统筹协调,加大经费投入强度;构建双语教育体系,
关键词:
双语教育政策 政策绩效 边疆民族地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概况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辖14个设区市,111个县(市、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2020年,自治区常住人口为5012.68万人。自治区现有职业院校316所,在校生146.09万人,其中高职院校44所,在校生约为62.14万人;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272所,在校生83.95万人。
关键词:
广西壮族 国际交流合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唐野琛
基于国内外图书馆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图书馆用户认知的角度,设计图书馆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工具。通过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师生的预试和正式抽样调查,检验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工具,并分析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现状,最后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图书馆文化 新建本科院校 调查研究 广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路
中国有着丰富的基层治理资源。以往的研究在实践上侧重于汉族地区基层治理,忽视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形态。在理论上更多地从乡村自治角度来加以研究,忽略了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介入。本文基于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寨老制”相关文献资料,从国家化角度重新认识少数民族基层治理结构的内生性演化。在治理单元上,传统国家通过“改土归流”,将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封建村寨共同体转变为承担国家政治责任的村寨共同体。在治理主体上,传统国家通过“以职代役”,将村寨头人纳入国家建制体系。在治理规则上,传统国家通过“因俗而治”,将乡村习惯法融入成文法。当然,上述国家化的努力也受到村寨特有民族性的影响。在政治责任上,“田荒粮不荒”带来村寨的“越级上告”,“以职代役”的村寨头人“听调不听宣”,“以俗入法”仍难以改变“争讼不入官府”。传统国家在溶解土司制度之后,仍然需要面对“一村一寨”,而非“一家一户”,由此形成以村寨为单位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关键词:
国家化 民族性 基层治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路
中国有着丰富的基层治理资源。以往的研究在实践上侧重于汉族地区基层治理,忽视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形态。在理论上更多地从乡村自治角度来加以研究,忽略了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介入。本文基于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寨老制”相关文献资料,从国家化角度重新认识少数民族基层治理结构的内生性演化。在治理单元上,传统国家通过“改土归流”,将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封建村寨共同体转变为承担国家政治责任的村寨共同体。在治理主体上,传统国家通过“以职代役”,将村寨头人纳入国家建制体系。在治理规则上,传统国家通过“因俗而治”,将乡村习惯法融入成文法。当然,上述国家化的努力也受到村寨特有民族性的影响。在政治责任上,“田荒粮不荒”带来村寨的“越级上告”,“以职代役”的村寨头人“听调不听宣”,“以俗入法”仍难以改变“争讼不入官府”。传统国家在溶解土司制度之后,仍然需要面对“一村一寨”,而非“一家一户”,由此形成以村寨为单位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关键词:
国家化 民族性 基层治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春鹏
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增强职业教育面向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是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的重要途径。以广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及“十三五”以来专业结构变化为基础,采用定量方法,横向分析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匹配,纵向分析专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是否相协调。针对多数地市存在的高职规模与经济发展不适应、专业结构对第一产业适应相对偏弱、专业设置对接产业不够精准等问题,提出提升广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的建议:加强政府主导,确保政策精准导向;坚持院校主体,强化专业精准对接;推进产教融合,深化人才精准供给。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子舟 邱璐 戴靖
1媒体里的健将图书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山区里有一个历经30多年风雨的乡村图书馆,它就是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东兰镇委荣村那尧屯壮族农民韩建相创办的健将图书馆。韩建相初中毕业时,因父亲被诬陷而失去了上高中的机会。据媒体报道,1975年回到村中务农后,韩建相发现村里的生活单调、乏味,部分年轻人由于精神空虚,一到晚上就游手好闲,经常喝酒闹事,于是酷爱读书的他将自己的藏书拿出来,第二年在家里办起了家庭图书室。为活跃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覃志强 吴晓蓉
古壮字传承对保持壮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意义重大。新壮文的推行和古壮字的学习并不互相排斥,二者可相互促进,"用新识古"。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创造出古壮字教育和传承的计算机媒体,才具备信息化传承古壮字的物质基础和手段。
关键词:
古壮字 “用新识古” 古壮字信息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