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9)
- 2023(11212)
- 2022(9101)
- 2021(8794)
- 2020(6925)
- 2019(15161)
- 2018(15331)
- 2017(26025)
- 2016(14832)
- 2015(16315)
- 2014(15843)
- 2013(14208)
- 2012(12807)
- 2011(11545)
- 2010(12026)
- 2009(10777)
- 2008(10052)
- 2007(9204)
- 2006(7986)
- 2005(7030)
- 学科
- 管理(41234)
- 济(37593)
- 经济(37536)
- 业(36854)
- 企(32427)
- 企业(32427)
- 教育(21931)
- 中国(19519)
- 技术(17038)
- 理论(14009)
- 农(13144)
- 学(12311)
- 技术管理(11683)
- 方法(11530)
- 业经(11519)
- 财(11332)
- 教学(11238)
- 制(10820)
- 地方(8615)
- 银(8569)
- 数学(8555)
- 银行(8544)
- 体(8541)
- 农业(8395)
- 数学方法(8347)
- 行(8265)
- 融(7890)
- 金融(7882)
- 发(7650)
- 策(7093)
- 机构
- 大学(183136)
- 学院(182820)
- 研究(65513)
- 管理(63147)
- 济(60223)
- 经济(58481)
- 理学(53439)
- 理学院(52736)
- 管理学(51590)
- 管理学院(51205)
- 中国(43902)
- 京(40481)
- 科学(39631)
- 范(34971)
- 师范(34650)
- 教育(33775)
- 所(31949)
- 江(31105)
- 财(29599)
- 中心(29243)
- 研究所(28950)
- 师范大学(27925)
- 技术(27676)
- 农(27403)
- 北京(26117)
- 业大(24952)
- 院(24846)
- 州(24627)
- 职业(24023)
- 财经(22314)
- 基金
- 项目(121574)
- 研究(99155)
- 科学(97030)
- 基金(81533)
- 家(70678)
- 国家(69852)
- 科学基金(59521)
- 社会(58848)
- 社会科(55352)
- 社会科学(55344)
- 教育(53379)
- 省(52273)
- 划(44820)
- 编号(43599)
- 基金项目(41918)
- 成果(37927)
- 自然(35761)
- 自然科(34978)
- 自然科学(34965)
- 课题(34561)
- 自然科学基金(34321)
- 创(31301)
- 资助(30711)
- 年(29519)
- 重点(28980)
- 创新(28093)
- 发(27865)
- 项目编号(26729)
- 部(26580)
- 规划(26370)
- 期刊
- 济(72025)
- 经济(72025)
- 研究(63937)
- 教育(61363)
- 中国(53130)
- 学报(27044)
- 管理(26546)
- 农(25963)
- 科学(24693)
- 财(23632)
- 技术(22290)
- 大学(21584)
- 学学(18380)
- 农业(17793)
- 职业(17151)
- 融(14919)
- 金融(14919)
- 业经(13872)
- 坛(11805)
- 论坛(11805)
- 经济研究(11595)
- 科技(11239)
- 技术教育(11097)
- 职业技术(11097)
- 职业技术教育(11097)
- 图书(10843)
- 财经(10405)
- 业(9834)
- 经(9161)
- 发(9099)
共检索到294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文斌
加强通识教育,构建通识教育新体系,是高校进行新文科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直持续探索并不断完善通识教育体系,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有效提升了学校教育质量,为财经外语类高校探索新文科建设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经验启迪。
关键词:
新文科 通识教育 通识课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邱汉琴 杜莹莹
科学技术和跨界融合趋势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的人才需求,对旅游教育和旅游人才高质量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在2022年全国高教处长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深化“四新”建设、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加快紧缺人才培养、加强拔尖人才培养~((2))。数字文旅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因此,在新文科建设的发展背景下,数字文旅人才的培养创新与实践是推动旅游产业实践发展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创新与实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里 刘亮
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十三部委于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标志着“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以下简称“四新”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新文科建设承担着适应世界变革、引领国家战略、促进教育繁荣的重要任务,而这需要各传统文科积极主动进行改革创新以满足时代发展要求。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课程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魏艾 姜萍
进入新时代后,农林人才培养面临机遇和挑战。从农业伦理教育的发展进程看,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融合、创新驱动等趋势对于农林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伦理教育方兴未艾;在新文科建设的现实背景下,涉农高校开展学科交叉融合体现了新文科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农业伦理通识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须开设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契合农业院校专业特点的新文科通识课程,以满足社会对文理贯通、知农爱农为农卓越农林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新文科 农业伦理学 三重逻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赫灵华
当前,新文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应用型高校在内的各类高校正在积极探索。通识教育是新文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如何使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符合新文科建设要求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吉林动画学院积极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打造"大通识+小通识"的通识教育体系,建立了以通识教育为中心的跨专业、跨学院、跨学科协调育人机制,取得一定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向红
文章分析了"互联网+"对会计行业的影响以及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目前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教学目标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实践教学层次不分明、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内容范围狭窄,教学模式缺少与互联网融合,考核评价方式不科学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对此从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评价考核方式五个方面提出了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会计 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路巧玲
本文分析了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审计体系面临的挑战,提出从宣贯变革理念、创新思维模式、提升沟通能力和实施知识管理四个层面入手,推进整个审计体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审计体系 创新实践 中国宝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林菲 龚晓君 马虹
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在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通过聚集课内外、校内外、海内外、线上线下的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国际交流、在线课程的协同培养,构建了开放的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开拓了学生的就业前景,为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新工科 软件工程 创新实践体系 五个课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涛涛 王文华
传统商科教育已无法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开放、融合、共享等特点,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典型特征的新文科建设在数字化经济时代孕育而生。新文科建设是数字化经济时代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需求和新呼唤,是创新创业教育在新时代的一种继承和升华,为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要构建双循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教师通过"科研引领—教学熏陶—实训指导—实践升华"的循环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商业伦理知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循环,具体改革措施包括打造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完善本科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积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设数智化商科实训系统等方面。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商科创新创业 双循环 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慧英 林培光
从“四新”(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背景下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赋能型“1+X+Y”计算机通识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将重构前沿科技冲击下的教学目标,将计算思维、数字思维和创新思维垂直渗透到整个本科教学阶段,横向拓展到所有的专业,赋予深度交叉及创新实践理念,在通用模块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四新”特色模块。同时,构建了多方协作式实践教育机制,确保课程体系达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欣盈
<正>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类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互联网+”的业态活力被进一步释放。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环境出现了新变化,传统管理体制在与互联网技术整合过程中出现了不适症状。面对现代教育新态势,创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具有必要性。由解方文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教育创新及其管理体系的建设》一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春媚
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新文科”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它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跨领域融合与创新。在高等院校教学中,通识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更好接受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教育,能促使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品位得到全面提升。本文深入分析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音乐专业的通识教育与礼仪文化的融合,积极探索推动两者融合发展。
关键词:
新文科 音乐专业 通识教育 礼仪文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阴瑞
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的外语教学正在大力进行教学改革,新文科建设宣言的提出,对新时代外语类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文科"、"大外语"的教育背景下,高校日语要如何改革发展才能适应时代和人才的需要已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目前高校的日语研究和重点应该放在教学课程的创新上,通过加强日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加强日语专业教材建设、丰富日语专业评价手段,来推进高校日语课程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性应用能力的日语人才,以促进和推动日语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由窦硕华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发行的《新文科视角下的高校日语专业建设个案研究》一书,正是主动回应国家、对接社会需求,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在不断变革的大环境中,进一步培养人才的具体方案。该书以高校日语专业建设为案例,围绕对日语人才的培育,基于调查问卷和采访调查,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规律,探讨日语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对日语专业的在校生提供职业规划借鉴,向毕业生提供专业的建设性意见,并在结合国家教育政策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型、因地制宜的主张以及具体的建设路径和方案。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心怡 甘佩玄 陈雅
文章阐述了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学科体系构建和发展策略。从新文科建设和一级学科改名出发,分析了学科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具体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师资建设、培养路径、专业模块等维度剖析并构建了核心学科体系。文章认为,在当前背景下进行学科建设,要更新认知观念,树立学科自信,重构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加强国际融合,传播中国声音,突出中国特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毛月秋
在新文科的跨界融合的思维与理念下,应用型本科投资实务实践教学亟需重构多门关联性强的课程之间的实践实验项目,亟需融合专业实践实验项目与创新创业实践实验项目(简称“专创融合”),文章提出以金融企业实际投资顾问业务流程为主线,重构投资实务实践项目系列,将投资实践项目与创业实践相融合,扩展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投资实务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
关键词:
新文科 应用型本科 专创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体系创新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经管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
新媒体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实践——评《当代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实践——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专本贯通“三化三结合”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新文科背景下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
新文科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究
项目化学习:新文科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深化实践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成人通识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探索——以台州电大开放教育通识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