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8)
- 2023(17575)
- 2022(15276)
- 2021(14795)
- 2020(12298)
- 2019(28275)
- 2018(28307)
- 2017(52230)
- 2016(29203)
- 2015(33407)
- 2014(33274)
- 2013(32416)
- 2012(29742)
- 2011(26907)
- 2010(26811)
- 2009(24747)
- 2008(24119)
- 2007(21323)
- 2006(18762)
- 2005(16682)
- 学科
- 济(105373)
- 经济(105245)
- 管理(86456)
- 业(74867)
- 企(63392)
- 企业(63392)
- 方法(46814)
- 数学(39696)
- 数学方法(39187)
- 中国(32348)
- 财(29401)
- 农(28736)
- 学(24675)
- 业经(24229)
- 制(22261)
- 理论(21529)
- 地方(20907)
- 贸(20732)
- 贸易(20718)
- 易(20160)
- 务(19103)
- 财务(19012)
- 财务管理(18971)
- 和(18931)
- 农业(18833)
- 企业财务(17930)
- 银(17880)
- 银行(17836)
- 教育(17768)
- 环境(17123)
- 机构
- 大学(402937)
- 学院(397482)
- 管理(153677)
- 济(151570)
- 经济(147910)
- 研究(136373)
- 理学(130569)
- 理学院(129010)
- 管理学(126662)
- 管理学院(125919)
- 中国(104511)
- 京(88529)
- 科学(85111)
- 财(71520)
- 所(68730)
- 农(62853)
- 研究所(62641)
- 中心(62587)
- 江(59545)
- 业大(58108)
- 范(57198)
- 师范(56636)
- 北京(56582)
- 财经(56228)
- 经(51147)
- 院(49570)
- 农业(49363)
- 州(48677)
- 师范大学(45638)
- 经济学(44484)
- 基金
- 项目(267106)
- 科学(208503)
- 研究(198524)
- 基金(190934)
- 家(166280)
- 国家(164892)
- 科学基金(140710)
- 社会(121661)
- 社会科(115024)
- 社会科学(114991)
- 省(103459)
- 基金项目(101002)
- 教育(93587)
- 自然(91311)
- 自然科(89104)
- 自然科学(89080)
- 划(87904)
- 自然科学基金(87456)
- 编号(83046)
- 资助(78978)
- 成果(69522)
- 重点(59846)
- 部(59103)
- 课题(58021)
- 发(56141)
- 创(54750)
- 大学(51706)
- 创新(51002)
- 项目编号(51001)
- 教育部(50703)
- 期刊
- 济(170098)
- 经济(170098)
- 研究(120947)
- 中国(86399)
- 学报(64372)
- 教育(59372)
- 管理(58806)
- 科学(57580)
- 财(56797)
- 农(56605)
- 大学(48763)
- 学学(43990)
- 农业(39629)
- 技术(36127)
- 融(34432)
- 金融(34432)
- 图书(28134)
- 财经(27129)
- 业经(27082)
- 经济研究(26988)
- 经(23331)
- 业(22774)
- 问题(21667)
- 书馆(19565)
- 图书馆(19565)
- 理论(18791)
- 资源(18773)
- 版(18717)
- 科技(18619)
- 贸(17776)
共检索到606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傅予 卢小宾 牛力 刘力超
[目的/意义]新文科建设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课程群的交叉融合与系统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课程群建设模式已难以满足这一需要。本研究旨在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一线本科教学实践,提出一种名为“课程立方体”的全新课程建设模式,以有效支撑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新型课程群建设。[方法/过程]首先深入剖析新文科背景下传统课程群无法支撑信息资源管理交叉学科课程建设的内在机理,其次针对所凝练的核心问题提出课程立方体构建的核心理念,然后基于此提出课程立方体的模式设计方法,进而通过教学实践范例阐述该模式实现方法与效果,最后构建课程立方体建设所需的支撑体系。[结果/结论]归纳了传统课程群“一维课程链”和“二维课程组”的两种建设模式,发现其中存在课程系统性和协同性欠佳的共性问题;明确了课程立方体作为新兴课程群基本组成单元的功能定位及其知识串联与能力复合双螺旋的教学目标;以层次结构设计、课程耦合方法、课程协同机制共同组成了课程立方体的模式设计方法,进而通过中国人民大学“一线三层四课”实践范例验证了该模式的实际可操作性和实现效果,最后提出了课程立方体的配套支撑体系。研究结果可为新文科背景下以信息资源管理为代表的交叉学科的新型课程群建设与落地实践提供科学参考和有力支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心怡 甘佩玄 陈雅
文章阐述了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学科体系构建和发展策略。从新文科建设和一级学科改名出发,分析了学科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具体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师资建设、培养路径、专业模块等维度剖析并构建了核心学科体系。文章认为,在当前背景下进行学科建设,要更新认知观念,树立学科自信,重构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加强国际融合,传播中国声音,突出中国特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邹纯龙 马海群 王今
数据智能时代,数据科学相关课程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试图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设置数据科学课程提供一种可选方案。在系统梳理数据科学的内涵及其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关系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数据科学课程群研究现状与不足,并提出“动态立方体”课程群模式。数据科学“动态立方体”课程群建设是一个整体、统一的体系建设过程,文章从核心理念、模式设计及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数据科学课程群建设内容,并通过核心知识与多学科知识的交互耦合,形成适应外部环境的课程群建设动态方案。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文峰
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科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基本原则、内容结构和主要特征与功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向兵 伍聪
大学精神内涵丰富而又比较抽象,要认识一所大学的精神十分困难,必须借助其外在的表现把握其形态和内容。在学校定位的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了国家、政府和社会对学校的期望与要求;在学校历史的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为历任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在社会影响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为大学教学科研成果的特点;在个体认知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了广大师生和校友在实践中对学校的认识。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大学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惠新宇 何亮坤
文章以中国人民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的调查问卷,代表性的展示了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存在定位失衡、市场混乱以及安全系数较低等诸多问题,进而阐明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不仅关乎大学生自身,而且与高校、政府工作紧密相连,有关问题的解决必须是在社会系统中,需要高校、政府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 问题 破局之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郑勤
预约书服务是图书馆在新时期开展的一项业务。其优点在于节省读者的时间、提高图书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图书数据库的管理及采购人员对热门书的了解和补充。通过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预约书管理工作,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不方便读者取预约书;预约书容易放错地方;预约期限过长而影响热门书的借阅。对于以上问题进行改进的预约书管理工作大大方便了读者、杜绝了预约书放错地方的现象、便于预约书的统一管理、提高了热门书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图书馆 预约书 预约书管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宋姬芳 朱小梅 王丽丽
探索图书馆红色文献的利用和研究现状,将有效支持和推动中国共产党史、中国现代史和区域史等多领域的研究,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以及资政育人都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整理红色文献目录、建设红色文献平台、红色文献数字化开发、策划红色展览等为例,进一步深度挖掘与研究红色文献深度利用方式,力图通过馆际合作、与院系专家合作和课题研究等,探索红色文献研究的规律。
关键词:
红色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文献利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岳俊芳 孙道金
随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质量管理开始成为办学实践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为了保证学生者权益以及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试点网络院校在质量管理中开展基于学习者体验的满意度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2011年学习者满意度评测为例,首先基于满意度理论以及网络教学的工作实践,设计了学习者满意度评测问卷,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评测数据,进而验证、修订了评测量表;接着,比较分析了教育质量评价、满意度评价、学习价值评价和忠诚度评价,并对满意度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修订;最后,得出了调查结论和工作改进建议,探讨了满意度评测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潘禹辰 呼玮 杨建梁 徐璐 卢小宾
[目的/意义]探索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和策略,将人工智能知识与方法融入信管学科教学体系,从而帮助推动新文科背景下的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对i Schools不同院校培养方案和课程介绍的调查,提出并讨论了基于学科特异性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设计模式优先序和动态化标准。[结论/发现]提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差异性、动态化和应用性原则。在教学实践体系上,提出面向信管专业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体系和考核管理体系,以及指出在开设面向信管专业的人工智能技术方法课程基础上,还需将人工智能知识体系与信管已有课程群深度融合。[创新/价值]结合信息资源管理发展前沿,提供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本科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实现范例。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桂珍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的管理和开发利用赵桂珍(新疆兵团党校图书馆,新疆五家渠831300)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谈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下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管理和开发利用问题。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特点中国人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岳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大学结合学校高等教育的特点,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模式,摸索建立了一套以过程管理为主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即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体系。该体系主要功能一是预防和控制,二是反应和纠正,对教学质量起到控制和保障作用。经过近四年的实践,已经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中开始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本科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艳丽 王强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立足理想、知识、方法和能力四个层面,探讨如何培养博士生的学术素养,提高其学术职业能力。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学术素养 教学科研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