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7)
- 2023(13065)
- 2022(10859)
- 2021(10204)
- 2020(8078)
- 2019(18323)
- 2018(18096)
- 2017(32065)
- 2016(17990)
- 2015(20417)
- 2014(20031)
- 2013(19131)
- 2012(18135)
- 2011(16883)
- 2010(17098)
- 2009(15453)
- 2008(15004)
- 2007(13549)
- 2006(12342)
- 2005(11218)
- 学科
- 济(72695)
- 经济(72630)
- 管理(39990)
- 业(35473)
- 中国(31966)
- 企(25345)
- 企业(25345)
- 方法(22500)
- 农(22253)
- 教育(21932)
- 地方(21499)
- 数学(19416)
- 数学方法(19184)
- 业经(16761)
- 贸(16048)
- 贸易(16032)
- 易(15567)
- 发(14966)
- 学(14767)
- 农业(14756)
- 财(13633)
- 制(13085)
- 银(13074)
- 银行(13065)
- 理论(12966)
- 融(12865)
- 金融(12864)
- 行(12853)
- 环境(12457)
- 发展(11667)
- 机构
- 大学(243036)
- 学院(241083)
- 济(99849)
- 经济(97709)
- 研究(95777)
- 管理(80206)
- 中国(69510)
- 理学(66686)
- 理学院(65737)
- 管理学(64573)
- 管理学院(64084)
- 京(55529)
- 科学(54384)
- 所(47839)
- 财(44978)
- 范(43889)
- 师范(43587)
- 研究所(43039)
- 中心(41693)
- 江(38189)
- 北京(37016)
- 教育(36059)
- 农(35936)
- 师范大学(35493)
- 院(34731)
- 财经(34396)
- 经济学(31508)
- 经(31419)
- 州(30872)
- 业大(29817)
- 基金
- 项目(151394)
- 研究(122764)
- 科学(120413)
- 基金(105227)
- 家(90336)
- 国家(89414)
- 社会(76769)
- 科学基金(75206)
- 社会科(72478)
- 社会科学(72467)
- 教育(62445)
- 省(59237)
- 基金项目(53449)
- 编号(52397)
- 划(51749)
- 成果(45980)
- 自然(42923)
- 资助(42674)
- 自然科(41889)
- 自然科学(41879)
- 自然科学基金(41112)
- 课题(40461)
- 发(39597)
- 重点(36070)
- 部(35245)
- 年(34168)
- 发展(32937)
- 展(32357)
- 创(31814)
- 性(31528)
共检索到401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同凯 冯朝亮
新文科建设既是一场文科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场文科学科建设的革命。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面临着新文科建设和学科发展不成熟的双重挑战。从学科定位、学科价值与品格、学科主题、学科意识与问题意识以及学科方法等维度反思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和困境缘由,进而从应对新文科建设挑战的角度提出适于中国情境的学科理论话语体系、发展问题主导的学科研究范式以及探索指向科际融合的学科发展模式等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构想。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教育人类学 学科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发展中国的教育人类学,其学科主题必然聚焦在中国教育的现代问题上。应在综合吸收国外各流派研究优势的同时,努力避免其缺陷,并依据中国特定的教育实践来确定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主题。中国教育人类学应把学科主题确定在推动中国教育转向现代化发展上。应坚持综合性的教育人种志研究方法。
关键词:
中国 教育人类学 学科 主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红
新文科建设是国家聚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作出的整体战略部署,对于提升中国学科建设水平,培养人才的人文素养、精神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就戏剧影视学科而言,要在全球化浪潮下更有力地发挥文化传播效能,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及时响应新文科建设理念,深入优化现有的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审美教育、人文教育,以切实推动艺术人文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庆
21世纪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前瞻●王坤庆我们今天的时代,已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新时期,深入持久的社会主义改革不仅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也带来了人们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迈向21世纪。教育,作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曾湘泉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和色彩,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教育部门被外界描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加入WTO后,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将面临着国际化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刊特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撰文,分析我国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问题和对策,以引起各界关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金林 刘剑青 张乃心
教育对外开放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与对外政策的外延。为此,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应主动适应新时期"一带一路"国家新战略的要求,深刻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科学内涵,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的大契机,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模式,即从"内向型"向"外生型"转变,主动承担起推动和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重任,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开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新征程。
关键词:
教育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 新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熊鸿军 郭华 曹如中 申怡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图情档工作环境和职业场景发生了较大变化,这要求图情档学科向数字化转型发展,并着力培养满足数字化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文章运用理论研究方法,分析了图情档学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必要性和实现途径,提出了图情档学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学科坚守和政策建议。图情档学科与数据科学之间具有契合关系,新文科建设为图情档学科与数据科学的融合创新提供了良好契机,推动图情档学科从理论、内容与方法上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
关键词:
图情档学科 数字化转型 新文科 数据科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历经30多年的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无论是在研究队伍、发展速度、理论来源等方面,还是在研究视域与范围、研究主题、研究方法、核心贡献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演进特点。当前该学科已经进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学科再建设问题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学科发展 学科建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小林 曹如中 向洪 郭华
数字化时代图情档工作环境发生变化,图情档学科必须在理论、方法与发展方向上做出相应调整,通过向数字人文转型培养更多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文章结合新文科建设背景,运用理论研究方法,阐述了数字人文的产生机理及其理论内涵,分析了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的契合关系,探讨了数字人文对图情档学科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了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的价值坚守和逻辑进路,认为图情档学科与数字人文之间存在着内在契合。新文科建设为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政策支持,图情档学科可以通过融合创新向数字人文转型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兰芳
英国教育人类学作为文化教育人类学的主要代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国内教育人类学兴起后对其鲜有提及。本文根据它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初的萌发阶段、70年中期至80年代初的个性化阶段、80年代至今的继承与多元文化阶段,勾勒其历史发展脉络,希冀通过"他山之石"有所裨益于国内教育人类学研究。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民族志 教育 英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陈红燕
自20世纪中叶起,教育人类学在德国业已成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英美国家相比,德国教育人类学具有开放性与"大陆性"特征,并以人类自我形象为核心议题。在全球化进程背景下,教育人类学面临新的问题,通过反思德国先后经历的哲学、现象学以及整合取向的三种教育人类学的传统范式,历史文化取向的出现为教育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展望未来,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将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注重交叉学科与跨学科、交叉文化与跨文化,以及把人文艺术教育作为研究重点等特点。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彭亚华 滕星
通过对美国《人类学与教育季刊》1970年至2012年所载学术论文研究主题的分类、统计和分析,总结出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的两大重心变化:从"学科本位"到"问题本位",从"人类学与教育"到"教育人类学"。重视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重心的变化是教育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对教育人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蝶 曹如中 熊鸿军 郭华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传统的图情档工作环境与职业场景发生巨变,图情档学科面临转型发展。文章结合新文科建设背景,分析了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发展的契合关系,探讨了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的机理,给出了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新文科建设和数字技术为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奠定了强有力的政策基础和技术支持,图情档学科在新文科和数字人文的引导下完全可以得到正向发展,未来图情档学科应以社会现实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数字人文专业人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海路
2009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滕星教授的学术专著《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构建》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34.6万字,收录了作者有关教育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学术论文及相关访谈。该书按研究领域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访谈篇"三部分,共收入论文14篇、访谈6篇,文末附有教育人类学参考书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齐学红 胡勇 程晓莉
值此国家"十四五"规划的起始之年,面对后疫情时代世界格局的新形势、新变化,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诸多文化命题凸显出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回顾与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成果,扩大与整合教育人类学的研究队伍与研究力量,提升教育人类学在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由全国教育人类学学术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承办,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编辑部、教育科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北京华夏鸿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以"新时代教育人类学的文化使命"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年会于2021年5月28-30日在南京市华东饭店成功举办。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文化使命 年会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