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59)
2023(3686)
2022(3106)
2021(2864)
2020(2402)
2019(5022)
2018(4936)
2017(8757)
2016(4871)
2015(5286)
2014(4756)
2013(4532)
2012(4262)
2011(3788)
2010(4163)
2009(4083)
2008(4118)
2007(3992)
2006(3711)
2005(3497)
作者
(12842)
(10711)
(10554)
(10000)
(6737)
(5109)
(4694)
(3980)
(3956)
(3921)
(3632)
(3629)
(3502)
(3499)
(3279)
(3227)
(3200)
(3165)
(3123)
(2975)
(2808)
(2573)
(2507)
(2490)
(2456)
(2448)
(2397)
(2330)
(2161)
(2145)
学科
管理(19651)
(18551)
(17084)
企业(17084)
(15829)
经济(15805)
技术(10460)
技术管理(8548)
中国(6479)
(5765)
(5092)
银行(5083)
业经(5061)
(4918)
(4906)
(4828)
方法(4268)
地方(4124)
(4008)
金融(4008)
理论(3928)
教育(3727)
(3628)
(3404)
(3107)
制度(3106)
农业(3042)
数学(3020)
数学方法(2929)
(2892)
机构
大学(62819)
学院(62361)
(25546)
经济(24910)
管理(24792)
研究(21153)
理学(20160)
理学院(19953)
管理学(19682)
管理学院(19534)
中国(18172)
(13637)
(13401)
(12282)
科学(11509)
中心(10773)
(9941)
财经(9797)
(9783)
(8738)
(8716)
师范(8683)
研究所(8627)
北京(8601)
(8493)
(8108)
(7854)
经济学(7570)
(7238)
业大(7072)
基金
项目(37613)
科学(30414)
研究(29961)
基金(26563)
(22681)
国家(22427)
科学基金(19804)
社会(19655)
社会科(18660)
社会科学(18656)
(15719)
教育(13660)
基金项目(13504)
(12554)
编号(11779)
自然(11434)
(11227)
自然科(11225)
自然科学(11222)
自然科学基金(11025)
创新(10715)
成果(10537)
资助(9772)
课题(8898)
(8473)
重点(8430)
(8352)
国家社会(8239)
(7954)
(7789)
期刊
(32515)
经济(32515)
研究(23002)
中国(17967)
管理(12261)
教育(11376)
(11331)
(9803)
金融(9803)
学报(7974)
科学(7933)
(7833)
技术(6727)
大学(6479)
图书(6284)
学学(5536)
业经(5397)
书馆(5122)
图书馆(5122)
财经(5101)
经济研究(4884)
科技(4807)
农业(4549)
(4479)
(4271)
论坛(4271)
技术经济(4028)
问题(3854)
(3238)
理论(3156)
共检索到111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天英  
新文学新善本日益受到图书馆界和收藏界的重视,20世纪30年代赵家璧主编的《良友文学丛书》,因其名家原创的高品质和精美的装帧印制,而成为新文学新善本的代表。文章从内容与装帧角度研究其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并考察其品种与版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言文  
由南京薛冰、苏州王稼句策划的《新文学线装珍本丛书》,是浙江富阳华宝斋书社的新出品。影印底本用的是北京无名书斋主人姜德明先生的藏本,姜先生专有一序单独排印,线装一册,乃全套各册的导读。《新文学线装珍本丛书》经姜德明先生慎重评鉴,选定的是如下十种:(1)《志摩的诗》,徐志摩著,中华书局1925年8月印行;(2)《忆》,俞平伯著,朴社1925年12月印行;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西西  
燕京大学是近代著名的私立教会大学,曾是民国时期中国高等学府的代表之一。创办33年的燕京大学在1952年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合并而最终消失,但其在新文学史上遗留下的足迹却值得后人铭记。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大学教育,燕京大学的文学教育和文学活动受到当时新文学思潮的影响不断获得质的发展,同时又通过自身兼容并包的自由前进姿态进一步推动着新文学的现代进程。文章从民国时期著名私立教会大学——燕京大学入手,分析探讨燕京大学与新文学的交互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新新  
日本明治前期文学与中国“五四”时期新文学无论是在其赖以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上,还是在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文学本身的内容上,都是既相似、又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中日两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类同现象声讨封建制度、反思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比的基础,然而因其发生的时序及文化土壤的不同,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二者的领导力量各异,二是二者的文学传统不同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勇  李春雨  
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不仅贯穿于五四新文学自身发展的各个阶段,而且生动地阐释着五四新文学与传统国学的复杂关系。将传统国学与新文学置于"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下来审视不仅能更好地看到新文学、新文化发生发展过程的必然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更重要的是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复兴的今天,能够更好地思考我们为何要弘扬传统、怎样弘扬传统?又该如何对待现代、如何面对发展?王富仁先生提出的"新国学"理论构想认为应该将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化纳入到国学的范围当中,这绝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反映了王富仁先生对于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独特见解和对五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章亦倩  
基于民国时期新文学图书富含史料信息的特征,从充分揭示的要求出发,提出新文学图书需进行详细著录:一是对封面装帧设计者、题签者、作序者、版权印花等责任信息的著录;二是对毛边本、签名本、盗版书等版本信息的著录;三是对当前文献残缺情况、修复信息的著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梅新林  
从新世纪中西交融的时空坐标观之,当前我国正在逐步走向学科自觉阶段的文学地理学,实际上是一种超越于传统与西方的新的文学地理学,因而可以另行命名为"新文学地理学"。"新文学地理学"这一新命题的提出,需要我们在推进古今-中西时空超越中实现本土、本位与本原的三重回归,藉此为"新文学地理学"构筑一个安身立命之所,然后以概念、学科、理论与方法为四大支柱,系统建构"新文学地理学"的学术体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艳红  
五四新文学早期 ,大量的青年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关注爱情主题 ,试图探索爱情中情感与欲望的新关系 ,主要的区别在于对欲望的态度 ,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无助的精神逃避 ,扭曲的欲望表达和真实的欲望书写。文章阐述这三种思考与表达 ,分析这三种表达所内蕴的作家的思想意识 ,并由此指出作家们的总体追求的意义所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季剑青  
1930年代前期,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以“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学”为宗旨,在历史考据占主流地位的学术氛围中,显得颇为引人注目。一方面,新文学是通过反抗古典文学传统来建立自身合法性的,而另一方面,当时的大学国文系普遍仍是以古典文学课程为主体,在此条件下,大学国文系如何展开对于新文学的想象?古典文学可以成为新文学的资源么?本土传统如何与现代诉求相调和?1930年代前期清华中国文学系对新文学的想象及其挫折,折射出的正是这样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管梓含  
明代沈津所辑《欣赏编》是一部以玩赏、游艺为主题的丛书,有明正德间沈津刊本、明嘉靖三十年汪云程刊本,以及明万历八年茅一相刊本。茅一相本系沈津本之重刻本,茅本刊成后版片屡经剜改,不同时期的印本面貌有所不同。茅一相又有《欣赏续编》十种十卷,所收多为明人作品。明末重编《说郛》的编刻者为了凑足《说郛》“二千余家”之数,曾选择《欣赏编》及《欣赏续编》的部分子目,作为重编《说郛》及《说郛续》子目的底本。明末《重订欣赏编》为书贾使用重编《说郛》系统版片编印的丛书,假托茅一相重订,为书坊射利之产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魏博  
作为一个拥有20家大型酒店的连锁餐饮集团,良友集团借助互联网和手机等工具,使集团内部各部门间的协作更加高效。对于每家分店来说,部门协作从早上一上班就开始了。以良友海鲜大酒楼为例,每天早上9点,财务部第一个上班,会把昨天所有的营业额在内部社交网络上以微博的方式公布出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江曦  
丛书很难再按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归并到哪一部类,《澹生堂书目》在子部设立丛书类。张之洞《书目答问》在经、史、子、集之外单列丛书目,但首先开创丛书部的并非张之洞《书目答问》。《好古堂书目》较早的将丛书独立于经史子集四部之外,亦不是别立丛书部之滥觞。就笔者见闻所及,《奕庆藏书楼书目》是最早确立丛书部的书目。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