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5)
- 2023(11912)
- 2022(10455)
- 2021(10172)
- 2020(8356)
- 2019(19466)
- 2018(19244)
- 2017(36710)
- 2016(19933)
- 2015(22819)
- 2014(22549)
- 2013(22412)
- 2012(20715)
- 2011(18744)
- 2010(18289)
- 2009(16639)
- 2008(16054)
- 2007(13615)
- 2006(11820)
- 2005(10256)
- 学科
- 济(80148)
- 经济(80061)
- 管理(52639)
- 业(49208)
- 企(41093)
- 企业(41093)
- 方法(38513)
- 数学(33007)
- 数学方法(32688)
- 中国(23678)
- 农(20162)
- 学(17841)
- 财(17608)
- 业经(17231)
- 贸(16672)
- 贸易(16663)
- 易(16278)
- 地方(14513)
- 和(13921)
- 理论(13695)
- 制(13319)
- 农业(13292)
- 教育(12885)
- 环境(12397)
- 技术(11645)
- 银(11390)
- 银行(11350)
- 融(10898)
- 行(10896)
- 金融(10893)
- 机构
- 大学(284858)
- 学院(279915)
- 济(115064)
- 经济(112810)
- 管理(110605)
- 研究(97929)
- 理学(96428)
- 理学院(95315)
- 管理学(93825)
- 管理学院(93319)
- 中国(72192)
- 京(61337)
- 科学(60519)
- 财(49197)
- 所(48822)
- 研究所(45045)
- 农(43185)
- 中心(42669)
- 业大(40973)
- 财经(40603)
- 北京(39321)
- 范(38303)
- 师范(37985)
- 江(37567)
- 经(37231)
- 经济学(35301)
- 院(35271)
- 农业(34072)
- 经济学院(31804)
- 师范大学(31148)
- 基金
- 项目(196254)
- 科学(154313)
- 研究(144435)
- 基金(143651)
- 家(125340)
- 国家(124323)
- 科学基金(106003)
- 社会(91427)
- 社会科(86478)
- 社会科学(86456)
- 基金项目(76280)
- 省(73437)
- 自然(68410)
- 自然科(66827)
- 自然科学(66813)
- 教育(65835)
- 自然科学基金(65621)
- 划(63109)
- 资助(59056)
- 编号(58072)
- 成果(48076)
- 部(44332)
- 重点(43696)
- 发(41469)
- 创(40522)
- 课题(39885)
- 教育部(38205)
- 创新(37779)
- 国家社会(37665)
- 科研(37523)
- 期刊
- 济(121948)
- 经济(121948)
- 研究(84830)
- 中国(50665)
- 学报(45812)
- 科学(42344)
- 管理(40089)
- 农(39388)
- 财(34791)
- 大学(34442)
- 教育(32724)
- 学学(32115)
- 农业(28112)
- 技术(22452)
- 融(20621)
- 金融(20621)
- 经济研究(20324)
- 财经(19800)
- 业经(17972)
- 经(16938)
- 图书(16477)
- 问题(15965)
- 业(15194)
- 贸(13735)
- 科技(13630)
- 理论(13601)
- 世界(13160)
- 技术经济(13069)
- 版(12676)
- 实践(12279)
共检索到402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和晴
同样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意大利未来主义文学与中国新文化运动,都具有否定传统、简化书面语等共同特色,并分别对其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二者在运动起源、精神宣言和政治影响等方面,则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意大利未来主义文学因极端地否定传统,以及与法西斯主义的合流,而走向了历史的反面;而中国新文化运动则因其立足于思想的解放,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为新中国开辟了辉煌的前景。
关键词:
未来主义文学 新文化运动 比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鸣娟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在本世纪初世界文化大交流、大发展和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为把中国文化引向现代化和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引向成功勇开先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鲁迅、胡适为主要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提出了一系列改造中国旧文化的主张。对此,有人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运动,造成中国传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孙振东 康晓卿
已有关于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缺乏对1934年毛泽东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之前情况的关注。原因主要在于:沿袭学术界传统,忽视针对教劳结合的研究;对教劳结合概念的理解存在偏误;受研究者立场影响,忽视了部分教劳结合思想传播的形式和途径。后续研究的着重点在于:挖掘教劳结合思想早期传播的历史资料,直面原始文本的具体表述,探究其与中国共产党教劳结合实践的关系;重新审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教劳结合思想的传播,同时注意研究其他身份者对教劳结合思想传播的贡献;分析各种早期教劳结合运动和实践模式,甄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成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兴 蒲滢滢 黎洁
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虽然性质不同,但它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有着历史的内在联系:新文化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各种新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从而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姚晓锋
我国图书馆改革几经波折,最终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消除了思想和体制上的障碍,促成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全面改造,推动全国高校图书馆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洪峻峰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辛亥革命流产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部分思想代表对救亡方略重新选择的结果。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一起,以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新文化运动后来发展为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运动,而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之前,则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则是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还必须从经济上说起。一些论著论及五四运动(包括新文化运动)的经济背景,着重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封建主义的经济压迫和广大民众经济生活的破产,而这似乎难以说明问题。因为问题的关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晔
上海的渔阳里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这里见证了中共创建的时光。渔阳里初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渔阳里精神蕴含了中共理论宣传的深邃实践智慧。在中国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北方有李大钊,南方有陈独秀(上海)、杨匏安(广州)。1920年,上海法租界渔阳里,陈独秀,一个特殊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尹振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译介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的基础上,将这一学说应用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形成了包括实行商品经济、利用货币关系摧毁旧货币机构和建立新货币机构、清查旧货币和通行新货币、独占货币发行和统一货币制度、控制纸币发行数量和保证纸币流通信用、坚持经济发行货币和积极组织回笼货币、努力吸收储蓄存款和贷款投放生产事业等一系列思想在内的红色货币思想。以红色货币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第一次大规模建立货币体系的实践,全面推动了革命战争环境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为日后构建成熟的货币理论体系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红色货币 革命根据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尹振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译介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的基础上,将这一学说应用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形成了包括实行商品经济、利用货币关系摧毁旧货币机构和建立新货币机构、清查旧货币和通行新货币、独占货币发行和统一货币制度、控制纸币发行数量和保证纸币流通信用、坚持经济发行货币和积极组织回笼货币、努力吸收储蓄存款和贷款投放生产事业等一系列思想在内的红色货币思想。以红色货币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第一次大规模建立货币体系的实践,全面推动了革命战争环境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为日后构建成熟的货币理论体系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红色货币 革命根据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尹振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译介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的基础上,将这一学说应用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形成了包括实行商品经济、利用货币关系摧毁旧货币机构和建立新货币机构、清查旧货币和通行新货币、独占货币发行和统一货币制度、控制纸币发行数量和保证纸币流通信用、坚持经济发行货币和积极组织回笼货币、努力吸收储蓄存款和贷款投放生产事业等一系列思想在内的红色货币思想。以红色货币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第一次大规模建立货币体系的实践,全面推动了革命战争环境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为日后构建成熟的货币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红色货币 革命根据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永佶,王郁芬
为了解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必要对中国共产党的两位创始人李大钊和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的宣传,及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对中国人口问题的研究,作一个历史的考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换 刘儒 杨颖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广泛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发展的重要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生成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实践依托。从探寻救亡图存之路的中国革命的实践之需,多元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播阵地的平台支撑,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敢于斗争、不断进行思想解放的学术氛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播的理论话语四个维度,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传播的内生性逻辑,对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新境界、全面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奔腾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概述□马奔腾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经济学界的最突出变化是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入中国并得以迅速普及。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得以传入和普及。这是和当时的国际国内历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符定梦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了找到救国良方,在求知识于世界的过程中,对外国教育的经验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积极的介绍与传播。从政治的角度看,这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教育的角度看,这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思想源泉,为改造中国教育积累了知识,更新了观念。而从比较教育发展史的角度看,包括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对外国教育的介绍与传播客观上为比较教育的专业化准备了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