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1)
2023(10618)
2022(8792)
2021(7960)
2020(6717)
2019(14716)
2018(14736)
2017(27051)
2016(14881)
2015(16858)
2014(16694)
2013(16227)
2012(15609)
2011(14335)
2010(14761)
2009(14152)
2008(14115)
2007(13021)
2006(11871)
2005(10912)
作者
(45054)
(37522)
(37456)
(35656)
(23899)
(17930)
(16965)
(14577)
(14229)
(13444)
(12876)
(12580)
(12230)
(12064)
(11941)
(11421)
(11238)
(10859)
(10781)
(10608)
(9806)
(9225)
(9017)
(8592)
(8350)
(8331)
(8316)
(8288)
(7769)
(7495)
学科
(79525)
经济(79435)
管理(48852)
(39676)
(34628)
企业(34628)
方法(25842)
数学(21769)
数学方法(21474)
(19587)
地方(19399)
中国(19327)
(16082)
业经(15510)
(15133)
(14856)
技术(14239)
地方经济(13358)
(12498)
金融(12491)
理论(12252)
(12111)
银行(12076)
(11827)
(11671)
环境(10597)
(10144)
农业(9800)
技术管理(9789)
教育(9387)
机构
大学(222860)
学院(220690)
(95274)
经济(93206)
研究(80305)
管理(78241)
理学(65266)
理学院(64474)
管理学(63227)
管理学院(62795)
中国(61559)
科学(48100)
(47904)
(44560)
(41523)
研究所(37048)
(36119)
中心(35970)
(35659)
财经(34322)
(30941)
业大(30782)
北京(30551)
经济学(30296)
(30045)
师范(29708)
(28829)
农业(28096)
(28049)
经济学院(26764)
基金
项目(137289)
科学(107224)
研究(100842)
基金(97986)
(85530)
国家(84818)
科学基金(71698)
社会(65437)
社会科(61915)
社会科学(61895)
(54462)
基金项目(50367)
教育(45966)
(44816)
自然(43861)
自然科(42847)
自然科学(42832)
自然科学基金(42061)
资助(40085)
编号(39438)
成果(33887)
重点(31091)
(30221)
(29970)
(29673)
课题(28857)
创新(28427)
国家社会(27494)
教育部(25438)
大学(25407)
期刊
(118374)
经济(118374)
研究(72286)
中国(50958)
学报(37556)
(36114)
管理(33326)
(33283)
科学(32648)
大学(28368)
教育(27545)
学学(26544)
(22383)
金融(22383)
农业(22011)
技术(21038)
经济研究(19598)
财经(19035)
业经(16911)
(16638)
问题(14493)
技术经济(12995)
统计(11857)
(11812)
图书(11779)
(11301)
(11039)
(10942)
科技(10845)
世界(10394)
共检索到358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佳慧  刘玉红  刘玉锋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一直是经济法学界研究和讨论的主题,寻找一个支点,使两者在经济法的理论和实践中达到平衡是学者们孜孜以求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无法作出简单的价值评价,解决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取舍时公平优先或者效率优先的问题,而应是在具体的制度建构上把握经济法的特性,找到公平与效率最佳结合的落脚点。在本文中,笔者引入法律经济学的观点,力求在确定一个新标准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季萍  
随着现代理性主义的发展,人类对理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刻。马克思.韦伯首先将理性分为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并对二者进行深入分析,在他看来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将认识重心从实质理性向形式理性转化的过程。而我国现代经济法肩负着促进市场发展、克服政府失灵、克服市场失灵的重担,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公众对法治的呼唤尤为强烈,这种对秩序的呼唤,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形式理性的呼唤。因而在这种形势下给我国现代经济法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形式理性为核心并与实质理性形成有机统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禹希  
文章分析了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首先,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对称性,责任形式有限。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对国家意志渗透效率进行强化和主动落实国家经济赔偿责任来加强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通过加强意志渗透、立法监管和信息公开,能够规范和约束权力主体的行为;通过完善赔偿制度、加强赔偿程序和责任追究,能够保障受害方的合法权益。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维护公共利益和促进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惠建利  
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非常年轻的法律部门,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关于经济法产生的理论,学者的分析多集中于经济法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较少论及其思想基础。然而,法律思想在新的法律部门产生中起着重要的影响,追溯影响经济法产生的法律思想,对加深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意义重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月华  
本文首先概述了关于经济法价值取向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接着论述了效益是经济法基本价值取向这个观点,认为效益是经济法基本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效益是经济法基本价值的体现,从宏观调控法领域、市场规制法领域、社会分配法领域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法领域等方面给予了论证和分析,接着从经济法立法、执法和司法环节研究和探讨了如何保障和实现经济法的效益价值取向,最后探讨了经济法价值取向与其他集中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学华  
社会整体效益原则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虽然经济法学界在研究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时分歧很大,但是不同学者总结出的基本原则中大多都有关于效益或效率的基本原则,只是在具体用语上有所差别。社会整体效益原则的提出是基于对“效益”及“效率”的语言学和经济学分析,因为“效益”及“效率”最早来源于经济学中。社会整体效益原则对经济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出这一基本原则在国有企业法、反垄断法和宏观调控法中的具体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水林  高寒  
在我国法学界,"法律行为"有两种不同含义,一是民法上的含义,意指意思效果行为。这也是法律行为的原初含义。另一是法理学上的含义,意指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经济法的法律行为应采何意?从相关的论述看,多是在法理学意义上使用的。笔者之见,法律行为应回归其原初含义,而最能反映经济法特征的法律行为就是"干预行为",即公共经济组织的"公意"表示及执行行为,包括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立新  
针对中国当前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传统部门法面临着挑战。经济法的公平价值体现在通过保障国家调节和规范国家经济调节权,克服因市场与(或)政府的失灵所带来的不公平。中国当前的社会公平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而中国经济法也是为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缺陷和社会公平问题而产生的。因此,中国经济法应该担负起解决当前社会公平问题的主要任务,实现其社会公平价值。其价值可以通过制定、完善和实施相关经济法得以实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勇  
经济法的公平原则是社会本位的,因此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的,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法的公平原则应当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几方面的内容。并且以起点公平与机会公平为主,兼顾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逐步向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迈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金艳  
经济法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其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和经济理论、法律文化背景。尽管经济法律规范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古罗马法中垄断禁止性法律的出现,然而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出现则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近代社会,自然法学的逐渐衰退,导致相应的法律观念发生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根本性变化,法律应逐渐对个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屈振辉  
调整对象是经济法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它理应与经济学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中国的官方经济学,理应成为研究中国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的重要路径。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经济法学在以法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经济法时,却多是从西方经济学出发而忽略了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个路径。本文在研究中国经济法学界对该问题以往各种论说的基础上,提出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经济关系应当是特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而且对经济法的这种界定能很好地将整个经济法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包容在内。笔者也相信这种研究能对中国经济法学有所裨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金文  
经济法价值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准确把握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对于构筑经济法理论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试图从研究经济法的根本价值着手,提出确立经济法根本价值的判别标准,认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是社会整体利益,它是经济法区别于其它法律部门的标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克鹏  
入世后 ,外国商品、服务和经营者的大量涌入必然引致我国经济关系的变化 ,尤其是具有社会公共利益性质的经济关系 ,因此需要以此为调整对象的经济法及时作出回应。在影响经济关系的基础上 ,入世还将对经济法的立法根据和价值选择产生影响 ,并要求经济法具有政府干预和干预政府的“双刃剑”功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晓伟  
史文清教授主编的《新编经济法教程》最近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有幸在该书付梓时通读了这本新著。读后深深地觉得这是一本颇有特色和新意的经济法专著兼教材。《新编经济法教程》不落俗套,打破了经济法专著和教材惯有的以法为本的撰写体例,开拓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