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8)
- 2023(9901)
- 2022(8383)
- 2021(7707)
- 2020(6200)
- 2019(14184)
- 2018(13870)
- 2017(26447)
- 2016(14511)
- 2015(16017)
- 2014(16068)
- 2013(15693)
- 2012(14809)
- 2011(13791)
- 2010(14563)
- 2009(13433)
- 2008(13052)
- 2007(11874)
- 2006(10935)
- 2005(10130)
- 学科
- 济(67492)
- 经济(67440)
- 管理(42766)
- 业(38987)
- 企(30166)
- 企业(30166)
- 方法(24113)
- 数学(21461)
- 中国(21091)
- 数学方法(21023)
- 地方(20631)
- 农(19844)
- 业经(15094)
- 环境(14536)
- 农业(13372)
- 财(13306)
- 学(12857)
- 银(11842)
- 银行(11825)
- 策(11757)
- 发(11743)
- 融(11732)
- 金融(11732)
- 行(11577)
- 贸(11508)
- 贸易(11495)
- 地方经济(11322)
- 制(11264)
- 易(11083)
- 技术(10063)
- 机构
- 学院(208589)
- 大学(203318)
- 济(87686)
- 经济(85745)
- 管理(78724)
- 研究(76792)
- 理学(66501)
- 理学院(65702)
- 管理学(64298)
- 管理学院(63902)
- 中国(59165)
- 科学(46636)
- 京(44357)
- 财(40506)
- 所(39395)
- 研究所(35413)
- 农(35353)
- 中心(34904)
- 江(33762)
- 财经(30529)
- 业大(29534)
- 范(29282)
- 师范(29013)
- 北京(28937)
- 院(28006)
- 经(27524)
- 州(27350)
- 农业(27072)
- 经济学(25664)
- 省(24653)
- 基金
- 项目(133346)
- 科学(105848)
- 研究(99479)
- 基金(94763)
- 家(82066)
- 国家(81357)
- 科学基金(69885)
- 社会(62418)
- 社会科(59248)
- 社会科学(59237)
- 省(54441)
- 基金项目(48495)
- 教育(45492)
- 划(45363)
- 自然(44396)
- 自然科(43284)
- 自然科学(43278)
- 自然科学基金(42449)
- 编号(40673)
- 资助(40085)
- 发(34796)
- 成果(33411)
- 重点(30617)
- 课题(29961)
- 部(28537)
- 发展(28164)
- 创(27790)
- 展(27641)
- 创新(25886)
- 国家社会(25069)
共检索到333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民忠
尚在观飞雪,蓦然春已至。本期“新闻观察”栏目,我们给读者带来的是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进展扫描,有关土地开发的新政策精神,以及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新规定要义。期望通过这番新闻“料理”,使读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有益的启迪。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本文实证研究政府创新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减税、研发加计扣除三种政府创新政策对中国企业私人性质的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主要发现是:从混合效应来看,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造成挤出效应,而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政策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对私人创新投入产生挤入效应。这些效应在不同所有制类型和创新投入水平不同分位区间的企业中,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从交叉效应看,总样本中,政府创新补贴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政策及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私人创新投入均形成相互抵消的挤出效应。而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政策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之间,对企业私人创新投入形成相互补充的挤入效应。这些交叉效应在不同所有制类型和创新投入水平的不同分位区间中,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性。上述经验证据既为创新政策领域研究增添了重要的中国经验,也为中国政府创新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鲁成 滕旭东 苗红 吴菲菲 王小丽
创新激励和负责任创新是创新政策中的两种重要理念,其平衡态直接影响着创新政策质量。本文阐述了负责任创新与创新激励理念及基本关键词,并用基本关键词与语义相似词共同构建了表征创新政策理念的词库,在此基础上对2014-2016期间的创新政策理念平衡态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首先,该期间创新政策中这两种理念处于非平衡态,但有其阶段合理性。其次,自2016年以来,负责任创新理念日益受到重视,但关注"创新质量"、"负责任创新"、"科技伦理"、"社会利益"等仍显不足。最后,创新激励理念中,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环境需要加强。本研究为分析评估创新政策理念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并证明具有可行性,其实践意义有助于厘清我国创新政策改进方向,进一步提升创新政策质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佳 吴小萌
本文利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资金支持和创新激励双重作用下专精特新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专精特新政策的实施对于提升企业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于不同特征企业的绩效水平存在差异性影响。其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更易受到专精特新政策的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政策实施效果较好,西部和东北地区尚未普遍享受到政策红利。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要进一步完善专精特新政策体系,强化政府资金支持对企业生产经营及技术创新的放大效应,同时构建企业融通生态体系,加大对特定地区的政策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彦红
本文利用2011-2021年A股上市流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创新政策激励对流通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政策激励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企业绿色创新绩效,而这一促进作用随着创新政策激励增大逐步减弱并呈现非线性的影响特征。从机制作用分析来看,环境规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创新政策激励对流通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创新政策激励对流通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在民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促进作用方面更为显著。为进一步提升流通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本文提出加强创新政策与环境规制的衔接,强化区域差异化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共享绿色创新资源,推动企业绿色创新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建立绿色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梁睿昕 李姚矿
本文选取2015—2020年沪深A股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技术归纳企业年报中政府补贴部分的创新关键词,精确科学地度量政府创新补贴水平,并进一步分析两类政府创新政策如何影响数字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实证结果表明,创新补贴对数字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呈现U型效应,而税收优惠政策对数字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生抑制效应。交叉效应结果表明,两类政策工具对数字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形成相互抑制的效应。渠道机制表明,政府创新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市场对数字企业的正面预期,缓解数字企业融资约束同时提升数字企业价值,从而影响数字企业创新活动。本研究丰富了关于数字企业创新在微观层面的实证检验,为我国政府创新政策的精准施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登明 葛蓉 黄露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诗贤 祁毓
区域生态环境政策制定需要协调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制度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作为识别生态环境保护的外生冲击,基于2006—2016年中国县级面板数据,采用PSM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区位导向型生态环境政策对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并识别地方政府在面临生态环境约束条件下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的实施提升了生态功能区的环境质量和生态质量,但同时导致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相对下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同时,抑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缺口;财政收支缺口越大的县,地方政府发展工业的激励越强,进而面临着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的风险,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未得到明显提升,这与生态功能区的激励结构有关。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约束性"的生态环境政策需要做对"激励",考虑政策实施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稳定政策实施的预期。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公共服务 激励扭曲 生态功能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学文 田华 陈劲
阐述了使命驱动型创新政策的内涵和基本逻辑,构建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的使命驱动型创新政策体系的基本架构。研究强调:使命驱动型创新政策打破了市场失灵理论的局限性,强调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型,主动投资、干预创新的全过程;做好国家创新战略方向的引领;主动决策和承担创新的重大风险;创造新的市场或机会等。构建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使命与战略、普适性政策、专项政策和产业政策四大层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敬一 范纯增
我国税收对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作用主要是依靠分散在各类税种中的零星规定来实现的。这既限制了税收政策对环境资源的调控力度,又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文章指出,激励型税收机制通过让环境资源参与成本分摊,可以在个体追求自己利益的过程中,促进环境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进而可提高生态经济效益。最后,文章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为建立我国生态税收制度设计了基本框架。
关键词:
生态经济效益 税收政策 激励机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启林
由于R&D是反映创新活动的重要指示器 ,世界各国政府都对R&D活动实施多种激励政策 ,特别是税收激励政策。本文在分析比较国外R&D税收激励政策的基础上 ,提出了R&D税收激励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R&D 税收激励 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显强 郭秀锐 胡涛
本文着重探讨了激励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过程。该方法体系从农业环境经济系统的起始元——农户入手 ,建立了农户环境经济行为模式 ,进而通过指向农户的环境经济政策激励机制模型分析 ,寻找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包。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环境经济政策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忠
自然生态空间(以下简称“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既有政策,多侧重于限制开发,从正向激励角度扩大生态空间的政策较少。本文从生态空间的概念与特征入手,探讨了正向激励的可行性,在分析既有激励措施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加强规范体系建设、健全分级分类实施体系和构建监督反馈体系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