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2)
- 2023(7965)
- 2022(6855)
- 2021(6325)
- 2020(5151)
- 2019(11661)
- 2018(11737)
- 2017(21435)
- 2016(11857)
- 2015(13347)
- 2014(13488)
- 2013(13172)
- 2012(12858)
- 2011(12134)
- 2010(12547)
- 2009(12015)
- 2008(11960)
- 2007(10922)
- 2006(10342)
- 2005(9750)
- 学科
- 济(67673)
- 经济(67593)
- 管理(30779)
- 业(24022)
- 企(21080)
- 企业(21080)
- 方法(19798)
- 学(17941)
- 地方(17116)
- 数学(16322)
- 数学方法(16059)
- 中国(16034)
- 制(13188)
- 业经(12694)
- 地方经济(12419)
- 财(11997)
- 农(11524)
- 体(10825)
- 理论(10678)
- 融(10040)
- 金融(10040)
- 教育(9074)
- 银(9065)
- 银行(9028)
- 行(8791)
- 和(8734)
- 经济学(7993)
- 体制(7986)
- 环境(7820)
- 发(7601)
- 机构
- 大学(183287)
- 学院(178312)
- 济(78352)
- 经济(76647)
- 研究(73265)
- 管理(58522)
- 中国(54362)
- 理学(48398)
- 理学院(47690)
- 管理学(46651)
- 管理学院(46309)
- 科学(44461)
- 京(40712)
- 所(39332)
- 财(37355)
- 研究所(35276)
- 农(31867)
- 中心(31012)
- 江(29595)
- 财经(27911)
- 北京(26732)
- 范(26552)
- 师范(26211)
- 院(25798)
- 经济学(25330)
- 经(25195)
- 农业(24959)
- 业大(24926)
- 省(22900)
- 州(22637)
- 基金
- 项目(105390)
- 科学(81021)
- 研究(75429)
- 基金(74985)
- 家(66856)
- 国家(66278)
- 科学基金(54354)
- 社会(47795)
- 社会科(45025)
- 社会科学(45007)
- 省(39962)
- 基金项目(37792)
- 教育(35481)
- 自然(34394)
- 划(34364)
- 自然科(33536)
- 自然科学(33521)
- 自然科学基金(32921)
- 资助(32096)
- 编号(29321)
- 成果(26791)
- 重点(24711)
- 发(23668)
- 部(23540)
- 课题(22042)
- 创(20646)
- 教育部(20042)
- 大学(20026)
- 国家社会(19844)
- 科研(19694)
共检索到303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基于新政治经济学“政治决策的本质影响政策选择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结果”的基本观点,阿伦·德雷泽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和转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改革和转轨的共性和差异,论证了改革和转轨的经济与政治约束,尤其是政治约束对改革和转轨战略选择的影响,并讨论了改革与转轨的关键组成部分———重组与劳动的重新配置、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背后的政治问题,从而建立了“改革和转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经济改革和转轨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它提示我们必须重视约束改革和转轨的政治因素,在改革和转轨战略的路径选择上,应当考虑政治因素对经济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新政治经济学 改革和转轨 政治和经济约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通过对决策机制、承诺与信誉、再分配、公共物品和经济增长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阿伦.德雷泽建构了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论证了决策的政治本质对政策选择,进而对经济结果的影响,促进了政治学与经济学研究的整合,为新政治经济学的成型和统一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范式,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正在深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也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颜鹏飞 马瑞
一个国家有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的民族形式并取得话语权的经济学体系?这是从软实力角度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经济学界的现状与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惊人的相似,其特点是作为舶来品的、并取得话语霸权的英法"世界主义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黎文靖
本文运用新政治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在分析中国转轨经济的重要制度特征——政府干预的基础上,结合这一届政府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区分不同的所有权性质的影响,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和相关实证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文章评述我国现有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并提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卢周来
一个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标准的改革方案,将可能因利益不一致性,而无法被采纳;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是做实"卡尔多补偿",使方案符合"帕累托改进";而要做实"卡尔多补偿",改革受益者的事前承诺并不可信,只能依赖于国家承诺。中国改革促进了经济增长,是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标准的,但也遇到了利益不一致问题。在此背景下,由于利益相对受损者并没有及时得到补偿,加之贴现率太高,因而坚持后续改革的积极性下降;而既得利益者则由于预期后续改革将轮到他们分担更多成本,因而也变得保守起来。由此导致了所谓"改革冷漠症"出现。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国家及时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再分配政策,使改革成果为大众所共享。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进
当前公司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在国际上已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前沿研究方向,是新政治经济学在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重要拓展与应用。公司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是公司治理的公共政策及其公司治理模式都内生地由政治机制决定,反过来,政治决策是受经济利益影响的。以这一核心命题为主线,本文从如下三个方面对这类文献进行了梳理:利益集团之间政治权力角逐及政治联盟;共同代理人(政治家或政府官员)公共政策取向;选举体制与公司治理的政治的均衡。最后本文对公司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滕泰复
经济转轨形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滕泰本文认为,经济转轨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利益调整和利益冲突。同时,由于经济转轨是由政府控制下的计划经济转向以交换为主的市场经济,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政府权威控制程度的不断下降。此外,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的交叉阶段,也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滕泰
经济转轨形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滕泰一、中国同前苏联、东欧国家转轨的不同道路与结果中国市场化过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先农村后城市、先易后难、先局部实验后全局推广、在旧体制外培育新的增长点、先增量改革后存量调整等。从现象上表现为价格、体制的双轨制以及从沿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勇
新政治经济学极大地拓展了我国公共企业改革视界,其若干理论范式给予后者许多有益启示:由公共选择理论及其活化的新公共管理,可谨慎借鉴其民营化理念及做法运用于我国公共企业改革;由产权理论可领悟我国公共企业改革之关键乃是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包括政企分开,明晰产权和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由委托代理理论可获知应建立对我国公共企业代理人员之良好激励机制;由制度变迁理论可体认我国公共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应凸显建构和实施有效产权制度、领导建设公共责任导向的公共企业非正式约束等制度供给职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朝华
1980年代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改革引发了大量关于改革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也为经济改革政策的制定与推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宏观失衡和对这种失衡的迅速调整能力的缺乏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华盛顿共识不是改革的教条,各国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制定改革政策;改革要有一个较强的政治基础,避免政府干预中的寻租行为有利于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制定经济改革政策;改革不一定是危机的逻辑延伸,改革与否是各利益团体博弈的结果;在改革目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改革政策推进的顺序安排直接影响改革的进程等。这些历史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
经济改革 历史经验 政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晶
樊纲认为改革不是简单的政府决策,而是一个社会内生的、整个社会共同选择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经济社会中各利益集团的利益相互冲突、其相互关系不断发展、调整的"博弈"过程。中国之所以选择渐进式改革,是由于改革旧体制阻力较大,即无法进行存量改革时,先通过增量改革来发展新体制。随着增量改革的积累,逐步改革整个经济的体制结构,为"存量"的最终改革创造条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胜洲
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并兴盛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相互关联、互动发展的产物,不仅体现了经济学研究范围和领域从经济福利扩展到经济权利,还体现了经济学研究主题从资源配置到权利配置的转变,这反映在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三大问题之上:得到什么、得到多少、如何得到。西方政治经济学兴盛的趋势也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以人为本”的中国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
新政治经济学 权利配置 以人为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旭菲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国家干预的背景下仍然出现各种经济问题,引起了一些学者对政治、制度与经济的相互作用的关注,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新政治经济学浪潮。其特点是:将主流经济学长期视为外生变量排除在外的制度性因素重新纳入经济研究体系。它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春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晏智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