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5)
2023(8996)
2022(7746)
2021(7062)
2020(6165)
2019(14195)
2018(13865)
2017(26845)
2016(14835)
2015(17282)
2014(17667)
2013(17530)
2012(17066)
2011(15717)
2010(16194)
2009(15457)
2008(15557)
2007(14460)
2006(12860)
2005(11882)
作者
(46423)
(39187)
(38887)
(37432)
(24943)
(18743)
(17871)
(15256)
(14674)
(13977)
(13478)
(13066)
(12480)
(12445)
(12360)
(12169)
(11888)
(11550)
(11307)
(11247)
(9992)
(9732)
(9466)
(8883)
(8874)
(8819)
(8625)
(8582)
(8010)
(7790)
学科
(84665)
经济(84593)
管理(40402)
(35972)
方法(32447)
(28882)
企业(28882)
数学(28412)
数学方法(28126)
(19759)
地方(19586)
中国(18404)
(17446)
(15995)
业经(14529)
地方经济(13302)
(12933)
(12141)
贸易(12134)
(11668)
农业(11492)
(11206)
理论(11098)
(10875)
金融(10873)
(10606)
银行(10573)
环境(10441)
(10121)
(9521)
机构
大学(234053)
学院(230934)
(102178)
经济(99972)
研究(83419)
管理(82532)
理学(69780)
理学院(68907)
管理学(67590)
管理学院(67142)
中国(62600)
科学(51257)
(49908)
(45506)
(44019)
(40439)
研究所(39737)
中心(37710)
(36479)
财经(36017)
业大(33798)
经济学(33037)
(32370)
农业(31964)
(31828)
北京(31782)
师范(31513)
经济学院(29543)
(28886)
(28522)
基金
项目(142484)
科学(110278)
研究(103266)
基金(101909)
(88693)
国家(87964)
科学基金(73579)
社会(65513)
社会科(61886)
社会科学(61863)
(55356)
基金项目(53199)
教育(47866)
(46391)
自然(46177)
自然科(45036)
自然科学(45018)
自然科学基金(44203)
资助(42935)
编号(41843)
成果(35765)
重点(32539)
(32030)
(31580)
课题(29235)
(28206)
教育部(27256)
科研(27152)
大学(27137)
国家社会(26944)
期刊
(121850)
经济(121850)
研究(72083)
中国(45534)
学报(39083)
(36729)
(36699)
科学(33978)
管理(30103)
大学(28900)
学学(27136)
教育(24477)
农业(24412)
(21106)
金融(21106)
技术(20435)
经济研究(20002)
财经(19425)
业经(16932)
(16894)
问题(16040)
技术经济(13530)
(12879)
统计(12842)
(12810)
图书(11763)
(11699)
世界(11453)
理论(10968)
国际(10926)
共检索到358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勤  
从宏观角度介绍了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从政府、政策和政治三个角度阐述了宏观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分析框架。在政府部分,讨论了政府的三个特征:善良的还是邪恶的、抽象的还是具体的、机会主义的还是党派型的;在政策部分,介绍了新政治经济学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般框架;在政治部分,对利益集团、改革和非民主政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靳卫萍  
新政治经济学以使用经济学现代方法对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的研究为核心,成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新发展。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作为新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是政治对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的影响。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的出现对当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则表现在研究形式和研究方法所做的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晓茵  
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初创期的构建还是成熟期的改造,都至少涉及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因素。近三十年来,随着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兴起,社会保障研究也不断进步:一方面侧重解释实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帮喜  刘充  赵峰  黄阳华  
现有文献对收入分配调整、经济结构变动和宏观效率提升三者之间的关系鲜有系统性研究。本文将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拓展为由固定资本、一般性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组成的"马克思—斯拉法"型三部类结构表,并利用中国1987—2015年的投入产出表,刻画投资驱动型增长下收入分配与宏观效率之间的关系。文章测算了中国经济的工资—利润曲线,再根据实际与潜在收入分配结构之间的偏离度,评价了中国宏观效率提升的空间。结果表明,利润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符合马克思的理论预测;利润率的下降主要归因于外延式增长方式下固定资本投资快速增长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宏观经济效率的分析表明,在传统增长方式之下,改善宏观经济效率的空间极为有限,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进  
作为新政治经济学在公司治理领域的应用,公司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就是研究"公司治理的政治性决定因素"。在新政治经济学视野里,公司作为一个政治约束的经济体,利益不一致性必不可少,当然解决利益冲突的机制就不可能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单纯的市场解决机制,而表现出更多的政治机制。这些政治性因素包括利益集团之间政治权力角逐及投票行为、共同代理人(政治家或政府官员)行为偏好与选举体制等都深刻地影响了公司治理的政治均衡,从而影响各种利益相关者(股东和雇员)权利保护程度、公司内部权力平衡及其治理模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明  白永秀  
本文在一个以控制权收益为基础的晋升激励框架下,考察中国经济周期的形成。本文研究发现,由于政府保持着经济的控制权,政府组织中晋升激励体制的周期性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成因,中国的经济周期本质上是"晋升体制周期"和"宏观调控"结合的产物,这推翻了学界"宏观调控是经济周期的应对手段"的一贯认识。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用以刻画这一逻辑。进一步的经验实证支持了上述逻辑。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进一步的产权改革以适度放松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将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爱平  
传统发展经济学包括早期发展经济学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古典主义思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但都存在缺陷。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吸收新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开展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从利益关系、主体行为、制度安排、激励结构等方面建立发展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并针对发展中国家现实问题确立研究内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科  王宝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研究乡村振兴的出发点,乡村振兴可以抽象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以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作为研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以"使用价值空间"为核心范畴,将乡村振兴过程抽象为一个"完全使用价值空间"在数量上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由此构建一个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既定的前提条件,从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中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政策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金永军  陈柳钦  万志宏  
就地方债发行的法理基础、制度约束以及地方债属性而言,地方债趋同于公司债而非国债。我国在地方债发行的法理基础和相关配套约束制度缺位的前提下,2009年发行的地方债实质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有银行等多方博弈的短期制度均衡,其发行制度和市场表现必然趋同于国债。完善我国地方债发行制度的现实路径应分两步走,即先完善地方债发行配套制度支持,后确立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财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胜洲  
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并兴盛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相互关联、互动发展的产物,不仅体现了经济学研究范围和领域从经济福利扩展到经济权利,还体现了经济学研究主题从资源配置到权利配置的转变,这反映在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三大问题之上:得到什么、得到多少、如何得到。西方政治经济学兴盛的趋势也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以人为本”的中国政治经济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建勤  
本文从微观角度阐述了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按选民、政党和议会三个层次展开分析。本文在选民部分讨论了选民投票的动机,包括关键投票人模型和高尚投票人模型,介绍了选民投票的方式,包括诚实投票和策略投票;在政党部分重点介绍模型化政党行为的不同方法,并指出现有理论的不足;在议会部分主要着眼于议会制下政府组建的问题,分析不同类型政府存在的可能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福前  徐丽芳  
一、概述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研究主题,通货膨胀则是经济波动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价格总水平的波动与就业从而产出的波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价格波动与产出波动之间是否存在着明显的替代性?经济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斌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建立了中国20多年市场化转轨的成功制度分析框架,被认为是“中国市场维护型的财政联邦理论”,但同时也引发一些学者的异议。事实上,目前中国包括财政体制在内所面临的问题,使财政联邦主义理论的解释存在诸多限制。本文通过对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和方法的梳理,提出理解中国市场化条件下的分权改革政策,需要建立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统一解释框架,而第二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也是中国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一个组成部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彤娟  郭小静  刘宇飞  
本文在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对地区产业集聚进行界定,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维度构建PDTC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6年北京市的产业集聚程度基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劳动力成本、资本、区域交换网络、对外经济联系程度、市场规模以及区域外部市场对内部市场的替代或挤压度是影响北京地区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其中劳动力成本对北京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为负,其余五个因素的影响为正。总的来看,基于政治经济学框架的分析模式能够较好地解释地区产业集聚现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再高  覃剑  
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文章对区域产业集聚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包含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大子系统在内的PD TC模型,用以分析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并以广东省为案例进行了实证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