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4)
2023(5186)
2022(4140)
2021(3912)
2020(3040)
2019(7121)
2018(7420)
2017(13166)
2016(7269)
2015(7932)
2014(7972)
2013(7607)
2012(6996)
2011(6332)
2010(6496)
2009(6056)
2008(6181)
2007(5333)
2006(5047)
2005(4794)
作者
(20666)
(17483)
(17426)
(16772)
(11181)
(8249)
(7784)
(6657)
(6594)
(6236)
(6015)
(5750)
(5728)
(5721)
(5720)
(5505)
(5138)
(5114)
(4986)
(4831)
(4585)
(4315)
(4300)
(4007)
(3979)
(3921)
(3894)
(3652)
(3575)
(3481)
学科
(31917)
经济(31876)
(23800)
管理(21307)
(18938)
企业(18938)
方法(13746)
技术(11426)
数学(11402)
数学方法(11299)
(9845)
中国(9557)
(8103)
业经(7784)
(7257)
理论(7179)
农业(6988)
(6574)
(6434)
技术管理(6211)
(5486)
劳动(5468)
体制(5454)
教育(5383)
(5176)
金融(5173)
(5060)
银行(5042)
(4921)
(4738)
机构
大学(106932)
学院(105404)
(48819)
经济(47964)
研究(39351)
管理(38741)
理学(33071)
理学院(32748)
管理学(32259)
管理学院(32059)
中国(29110)
(23041)
科学(22740)
(22186)
(20219)
(18447)
研究所(18307)
财经(17058)
中心(16657)
(16383)
经济学(16284)
(15638)
业大(15264)
北京(14618)
经济学院(14493)
农业(14441)
(14355)
师范(14198)
(13695)
财经大学(12701)
基金
项目(67313)
科学(53534)
研究(50817)
基金(49048)
(43234)
国家(42886)
科学基金(36389)
社会(33097)
社会科(31392)
社会科学(31386)
(25916)
基金项目(24854)
教育(24307)
自然(22081)
(21786)
自然科(21599)
自然科学(21596)
自然科学基金(21222)
编号(20143)
资助(19743)
成果(16650)
(15642)
重点(15631)
(15247)
(14520)
国家社会(14514)
创新(14388)
课题(14374)
教育部(13680)
(13297)
期刊
(55403)
经济(55403)
研究(35542)
中国(27355)
教育(16964)
(16890)
(16658)
管理(16245)
学报(16164)
科学(15573)
技术(12908)
大学(12565)
学学(11676)
农业(11074)
财经(9436)
经济研究(9216)
(8841)
金融(8841)
(8386)
技术经济(7523)
业经(7259)
问题(6900)
(6389)
科技(6085)
(5347)
论坛(5347)
职业(5285)
世界(5245)
(5171)
理论(5000)
共检索到168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永志  
新技术革命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劳动过程的某些新变化 ;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进一步分离 ;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关系和生产经营管理进一步发展。新技术革命也引发了劳动与资本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 ;劳动与资本变换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进一步强化 ;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进一步深化。然而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并没有过时 ,因为整个物质生产过程的根本性质没有变 ,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也没有发生根本的质变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实质依然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丘舜平,张炳申  
由于新技术革命引起的各种社会经济变化,都将波及劳动就业,所以劳动就业领域急需研究对策。本文拟通过分析新技术革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探讨广东劳动就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盛绍宽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基于资本主义形式下的大工业的革命本性而提出的一个与人的全面发展直接相联系的特定的历史概念。它的基本涵意就是指通过教育这个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使工人掌握物化在机器与人工业中的科学原理,以及据此建立的生产工艺,从而使大工业生产能够得以顺利进行,并使工人获得与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相适应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它的实现也是和不断打破与消灭和私有制相联系的旧分工直接相联系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珊  
对亚当·斯密将劳动的生产性与劳动的物质规定性联系在一起这一错误成分的批判以及对生产劳动是与资本交换的劳动这一正确见解的发挥,马克思完成了对生产劳动理论的科学革命。马克思从社会形式规定性的角度回答了为何提供服务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以及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几乎不表现为生产劳动。通过将生产劳动置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过程中,马克思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呈现了生产劳动的全貌,不仅在“质”上从劳动的社会形式规定角度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基础,还在“量”上阐明了生产劳动之于资本积累的决定性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锋  
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化的新特点南开大学经济学系研究生李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商品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劳动商品化理论,怎样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商品化的新变化,成为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邢德茂  
新的技术革命热潮对千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顺应新的技术革命的潮流,不失时机地抓好干部教育工作,大大提高干部队伍的现代管理水,我们就不可平能在本世纪末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一、教育的发展决定着技术的进步历史表明,自然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科学革命导致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都不是无条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岳宏志  寇雅玲  
我们认为,马克思没有提出所谓的“一般生产劳动”范畴。全世界经济学界对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百年误解都源于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误读。由此,可以得到三个“无关论:”(1)生产劳动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无关;(2)生产劳动理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无关;(3)生产劳动理论与三次产业划分理论无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懿波  陆利行  乔旭  
从我国农作物研究和生产的体制改革、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农作物生产配套技术、发展高技术产业带动农业的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与新技术革命进行了讨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睦欣  庞德良  
西方主流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理论由于抛弃了肇始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劳动范畴,将全部经济活动甚至部分非经济领域的社会活动都看作是生产性的,使其既不能说明产业结构转换是由什么因素驱动的,也不能说明产业结构的变迁是如何发生的。遵循这一理论的政策议程不仅没有使发展中国家实现向富裕国家的转变,反而使其陷入过早的"去工业化"泥潭。马克思基于资本视角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分类及其增长效应的分析,不仅科学地阐明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内在动因,而且给出了不同于西方主流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三个基本遵循:一是实现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国民经济生产结构中的按比例协调配置;二是实现物质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劳动的按比例协调配置;三是实现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按比例协调配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申米玲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的,他分别从劳动过程一般的角度;从商品生产的角度以及资本生产的角度对生产劳动作出了专门分析和阐述。马克思在论述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时,将第三产业中的服务分为两种,即可以物化的服务劳动和纯粹的服务劳动,并肯定这些服务都是生产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饶咸曾  
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以其广泛性和深入性影响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导致各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作为现代经济生活中心的银行体系,也自然受到这一浪潮的波及。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不断地增强着银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银行又以杠杆调节作用,推动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本文试图探索一些发达国家在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金融业发展方面的相互影响及作用,以期寻求借鉴,促进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更好地为现代化服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帅相志  
当前,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正在篷勃发展。这次新技术革命对我国来说,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又是一次良好的发展机会。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证明,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因此,我们要抓住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跨越某种阶段,采用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形势对于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比较低的劳动生产率等,的确是一个严重的挑战。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其主要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德明  
90年代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前景的因素甚多,有些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如技术革命;有些是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遗留下来的问题,如美国的赤字和国际经济失衡,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和南北问题,资金短缺和国际金融,保护主义和国际贸易,苏联、东欧国家演变,原油价格和能源问题,新自由主义和调整改革。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侯怀恩  宋殿宾  孟兆江  
当今,农业与相关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世界农业正孕育着一场革命,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压力,我们需加强农业新技术和理论的研究,抢占制高点,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改革科技体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信息农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克  
当前,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以电子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必然会对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面对这场技术革命,结合我国的具体情祝,研究一下技术革命对发达国家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探讨一下我国是否可以借鉴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