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6)
- 2023(15107)
- 2022(12872)
- 2021(12189)
- 2020(10342)
- 2019(23785)
- 2018(23299)
- 2017(44715)
- 2016(24173)
- 2015(27100)
- 2014(26694)
- 2013(26260)
- 2012(24099)
- 2011(21634)
- 2010(21554)
- 2009(20003)
- 2008(19805)
- 2007(18052)
- 2006(15621)
- 2005(13428)
- 学科
- 济(100964)
- 经济(100866)
- 业(75037)
- 管理(66152)
- 企(51848)
- 企业(51848)
- 农(50680)
- 方法(44599)
- 数学(39915)
- 数学方法(39387)
- 农业(34001)
- 业经(24892)
- 中国(24865)
- 财(24696)
- 地方(23960)
- 学(19630)
- 制(18966)
- 技术(18936)
- 贸(18624)
- 贸易(18616)
- 易(18095)
- 银(14912)
- 银行(14864)
- 环境(14793)
- 务(14619)
- 财务(14572)
- 财务管理(14531)
- 行(14124)
- 融(13854)
- 金融(13850)
- 机构
- 学院(340582)
- 大学(334739)
- 济(139084)
- 经济(136314)
- 管理(132389)
- 理学(114885)
- 理学院(113596)
- 研究(112302)
- 管理学(111521)
- 管理学院(110888)
- 中国(85770)
- 农(76022)
- 科学(71604)
- 京(68868)
- 财(60996)
- 农业(58926)
- 业大(58419)
- 所(56984)
- 中心(54558)
- 研究所(52064)
- 江(51407)
- 财经(48534)
- 经(44117)
- 范(43944)
- 师范(43502)
- 北京(41888)
- 经济学(41853)
- 州(41112)
- 院(39680)
- 经济学院(38087)
- 基金
- 项目(235455)
- 科学(185330)
- 基金(170366)
- 研究(170077)
- 家(149721)
- 国家(148420)
- 科学基金(127165)
- 社会(108043)
- 社会科(102099)
- 社会科学(102066)
- 省(94843)
- 基金项目(91211)
- 自然(82849)
- 自然科(80882)
- 自然科学(80862)
- 自然科学基金(79409)
- 划(78176)
- 教育(77343)
- 编号(69337)
- 资助(68082)
- 成果(54850)
- 重点(53089)
- 发(51933)
- 部(51348)
- 创(50753)
- 创新(47628)
- 课题(47092)
- 科研(45329)
- 国家社会(44957)
- 教育部(43362)
- 期刊
- 济(152221)
- 经济(152221)
- 研究(91359)
- 农(76011)
- 中国(65368)
- 学报(56676)
- 农业(51554)
- 科学(51519)
- 财(47282)
- 管理(43724)
- 大学(43285)
- 学学(41340)
- 教育(31904)
- 融(31616)
- 金融(31616)
- 业经(30840)
- 技术(30207)
- 业(26091)
- 财经(22993)
- 经济研究(22263)
- 问题(21759)
- 经(19710)
- 版(19027)
- 技术经济(17388)
- 科技(16998)
- 资源(16840)
- 统计(16646)
- 策(15771)
- 业大(15580)
- 世界(15504)
共检索到494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志红
随着中国贫困标准线的提高,贫困发生的因素更加复杂多样化。我国连片特困地区的致贫因素受自然环境、资本投入、个人能力和社会制度等综合多维因素影响。因此,贫困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赖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救济式扶贫。由此建议:通过促进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渐用发展式扶贫最终取代救济式扶贫;综合考量贫困发生原因,多方面实施扶贫工程;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确保贫困地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宜红
生态补偿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深入分析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户对生态补偿扶贫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3县512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对生态补偿扶贫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户对生态补偿扶贫的满意度总体较高,且对其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是否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收入来源、家庭人均收入、政策了解程度、政策认可程度、政策实施公平程度等。因此,政府要加快提升农户素质,强化生态补偿向低收入群体倾斜,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多元化生态补偿举措,同时要加大生态补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体对生态补偿的认可度,以更好发挥生态补偿政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作用。
关键词:
生态补偿扶贫 满意度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宜红
生态补偿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深入分析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户对生态补偿扶贫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3县512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对生态补偿扶贫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户对生态补偿扶贫的满意度总体较高,且对其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是否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收入来源、家庭人均收入、政策了解程度、政策认可程度、政策实施公平程度等。因此,政府要加快提升农户素质,强化生态补偿向低收入群体倾斜,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多元化生态补偿举措,同时要加大生态补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体对生态补偿的认可度,以更好发挥生态补偿政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作用。
关键词:
生态补偿扶贫 满意度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渊基
运用DEA模型开展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构建从经典DEA模型到Bootstrap方法的两阶段评价模型,以武陵山湖南片区20个贫困县(市、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该区域旅游扶贫绩效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存在较大地区差异性。引入生命周期模型分析显示,该区域旅游扶贫效率形态主要为潜力期和朝阳期,尚处于成长阶段,应分别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龙
[目的]贫困问题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旅游扶贫可以带来精神和物质双重作用,探讨旅游扶贫的效应对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利用统计分析法对相关年鉴和国民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利用扶贫效应评价指标和指数模型,对其扶贫效应进行评价。[结果]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效应以及总体的扶贫效应的隶属度值分别为0.290、0.506、0.254和0.331,分别对应一般、很强、较强和很强,整体上说明旅游扶贫在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效应很明显。同时根据最终评分可以看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效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结论]以继续推进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脱贫为目标,加强该片区内经济效应的建设,完善交通体系建设,促进旅游发展进而加快脱贫步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香荷
近年来,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问题依然严峻: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慢;整体收入水平偏低,与其他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经济总量增速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缺乏;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下一步,扶贫脱贫工作需从多个方面抓起。一是加速推进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二是加快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扶贫脱贫 精准扶贫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香荷
近年来,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问题依然严峻: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慢;整体收入水平偏低,与其他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经济总量增速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缺乏;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下一步,扶贫脱贫工作需从多个方面抓起。一是加速推进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二是加快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扶贫脱贫 精准扶贫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智彬 刘青
"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战略选择,需要配套的教育扶贫方案,定向农村职业教育是服务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基于定位培养人群、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以及管理模式,确立发展面向精准扶贫战略的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思路。通过加大投入、构建区域政府推进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统筹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多方联动,建立完善区域内职业院校跨区域帮扶合作机制,建设师资队伍,推进服务"精准扶贫"的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定向农村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课题组 刘兆征
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贫困程度最深、攻坚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扶贫脱贫面临农民进取意识不足、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公共服务相对落后、农产品销售难、扶贫脱贫合作缺乏等困难,建议开展和推进思想文化专项扶贫、功能农业脱贫、金融和电商扶贫、省级扶贫统筹、合作扶贫脱贫等行动。
关键词:
集中连片 特困地区 精准脱贫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智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贫困的地域分布和特征呈现出新的格局,经济发展的减贫效应弱化及"滴漏"式扶贫思路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扶贫工作的要求,导致减贫速度放缓、贫困人口再次增加的因素等也应纳入贫困机理的范畴进行研究。
关键词:
致贫机理 金融扶贫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世夫 郑海霞 徐莎莎
[目的]在扶贫开发战略中成长起来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和经济效率直接决定着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方法]文章以茶叶、蔬菜代表武陵山片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扶贫产业,利用集中度指数、扩张弹性系数、单位面积的产值能力和产量能力以及单位产量的产值能力等指标进行扶贫产业发展的规模特征及其经济效率评价。[结果]"十一五"期间以来武陵山片区扶贫产业发展的产业地位逐渐提高、规模扩张优势显著、规模收益递增、投入规模扩张率高于产出规模扩张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比较经济效率差距持续扩大。[结论]扶贫产业亟待根据产业发展的生态化、集聚化和融合化等趋势,在规模扩张中强化特色产品的品质建设和效率优势品种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完善产业化组织及其能力建设,提高扶贫产业的经济效率和致富能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丽 匡远配
扶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致富是中国新一轮减贫的重点,片区扶贫是把片区作为主战场,以片区的形式组织扶贫开发。选取武陵山片区有代表性的41个县为样本,采用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的相关数据,基于密度、距离和整合的3D框架分析县域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经济中心距离越远、基于面积的经济密度越高、扶贫资金越多的县,贫困发生率越高,反映出经济发展与扶贫工作不同步、偏远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以及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扶贫精准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应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县域经济密度和减贫绩效"双赢";加快基础设施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学博 李现康 张蚌蚌
通过构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促进劳动力非农就业动态理论模型,探析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对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效应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4—2020年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857户家庭的追踪数据,验证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对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促进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有效促进了家庭非农就业占比和跨区域就业。政府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协助对接企业就业等措施,有效促进了搬迁前无非农就业经历家庭非农就业人数增加和非农就业地点变化。机制分析发现,农业特色产业扶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定向劳务派遣、组织招工会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促进家庭非农就业占比的政策效应中存在中介效应。研究提出,应当针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群体分类开展就业创业扶持,着力稳定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群体就业规模。加强公共服务与后续扶持政策结合,助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群体更好地实现经济融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民 贾先文
农业是连片特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基础和保障。连片特困地区具备发展农业的优势和条件,但"行政区行政"和"切变"效应导致了基础设施、市场与农业组织"碎片化",农业产业过度竞争、结构趋同和规模不经济。跨行政区协同合作是破解连片特困地区农业发展瓶颈的有效路径,利用协同思维,加强各行政区合作,协同构建跨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跨域农业组织,跨域布局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打造农业地域品牌,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以实现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目标。为此,政府应给与连片特困地区政策支持,制定法律法规,促进农业产业跨域一体化建设;建立农业发展规划与协调委员会,搭建农业产业统筹协调发展平台;引领多元化投入机制构建,发挥资金的协同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凯 林惠 甘畅 邓楚雄
采用SBM模型和熵权TOPSIS分别测算武陵山片区42个国家级贫困县2010—2016年旅游扶贫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度模型探析旅游扶贫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耦合关系。结果表明:①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在小幅度波动中稳步上升,但各国家级贫困县旅游扶贫效率差异显著。②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综合指数较低,经济增速缓慢,区域差异显著。③研究期内,旅游扶贫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较高且呈持续上升态势,二者处于良性协调发展状态;旅游扶贫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双向正相关关系,相较于旅游扶贫效率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区域经济水平的增长对提升旅游扶贫效率作用更加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