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1)
- 2023(15962)
- 2022(13737)
- 2021(13149)
- 2020(10803)
- 2019(24682)
- 2018(24771)
- 2017(46307)
- 2016(26146)
- 2015(29634)
- 2014(29578)
- 2013(28379)
- 2012(25604)
- 2011(23470)
- 2010(23879)
- 2009(21548)
- 2008(20607)
- 2007(18320)
- 2006(16336)
- 2005(14261)
- 学科
- 济(96994)
- 经济(96896)
- 业(67049)
- 管理(62654)
- 农(48741)
- 企(45730)
- 企业(45730)
- 方法(39138)
- 数学(33771)
- 数学方法(33283)
- 农业(32486)
- 中国(30431)
- 教育(25021)
- 业经(24461)
- 地方(23175)
- 学(23135)
- 财(20535)
- 理论(20133)
- 制(17316)
- 贸(16067)
- 贸易(16058)
- 发(15956)
- 技术(15757)
- 易(15557)
- 环境(14369)
- 和(14207)
- 策(13874)
- 教学(13741)
- 银(13118)
- 银行(13073)
- 机构
- 学院(353071)
- 大学(352151)
- 管理(133254)
- 济(130642)
- 经济(127480)
- 研究(121094)
- 理学(115836)
- 理学院(114453)
- 管理学(112182)
- 管理学院(111533)
- 中国(85369)
- 科学(76889)
- 京(76257)
- 农(72240)
- 所(61223)
- 业大(57696)
- 范(57210)
- 师范(56796)
- 财(56420)
- 研究所(55920)
- 农业(55451)
- 中心(54864)
- 江(53834)
- 北京(48336)
- 师范大学(45708)
- 财经(45163)
- 州(43322)
- 教育(43304)
- 院(43271)
- 技术(42708)
- 基金
- 项目(241133)
- 科学(189706)
- 研究(184410)
- 基金(169576)
- 家(147003)
- 国家(145566)
- 科学基金(123997)
- 社会(111934)
- 社会科(105354)
- 社会科学(105329)
- 省(97753)
- 教育(90384)
- 基金项目(89816)
- 划(82504)
- 编号(80116)
- 自然(79043)
- 自然科(77133)
- 自然科学(77115)
- 自然科学基金(75653)
- 资助(68548)
- 成果(66494)
- 课题(57045)
- 重点(55247)
- 部(53749)
- 发(53572)
- 创(50113)
- 年(46871)
- 项目编号(46624)
- 创新(46408)
- 教育部(45936)
- 期刊
- 济(148092)
- 经济(148092)
- 研究(108532)
- 中国(80042)
- 教育(72988)
- 农(72684)
- 学报(56697)
- 科学(51821)
- 农业(49666)
- 管理(45065)
- 大学(44152)
- 学学(40171)
- 财(40157)
- 技术(35446)
- 业经(29582)
- 融(28114)
- 金融(28114)
- 业(24167)
- 经济研究(21256)
- 财经(20587)
- 职业(19906)
- 问题(19731)
- 图书(19427)
- 版(18231)
- 经(17573)
- 科技(17119)
- 资源(15922)
- 技术经济(15722)
- 业大(15695)
- 坛(15669)
共检索到527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农业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就没有农村现代化。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本质区别,它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其提供人力支持。新型职业农民不能自发成长,需要精心培育,其中,职业教育与培训是重要途径。但是,如何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复制,人们对它的研究也刚刚起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入选理由聚焦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热点,研究了职业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系、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模型及培育理念等基本问题。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提出创新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智奇 齐国 杨慧 赵娉 白瑜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又一新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农民开始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需要凝聚共识营造培育环境,需要创新机制加快培育进程,特别是需要政策跟进和制度安排创造培育条件。本文在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现实需求及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基础上,立足我国农民素质和农民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富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职业人",而解决"农民荒"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注意精准锁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和培育对象,实行分类培养、分型发展;要通过前瞻性的制度与政策体系的构建,拓展新型职业农民来源渠道;要坚持和凸显政府为主导、院校为主体、涉农企业积极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构建原则;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激活培育主体,强调协同培育;要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注重顶层设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富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职业人",而解决"农民荒"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注意精准锁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和培育对象,实行分类培养、分型发展;要通过前瞻性的制度与政策体系的构建,拓展新型职业农民来源渠道;要坚持和凸显政府为主导、院校为主体、涉农企业积极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构建原则;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激活培育主体,强调协同培育;要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注重顶层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郝天聪 章志平
当前,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究竟由谁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为双赢之策,既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一个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平台,又可以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困境。为了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探索自身的变革路径,还需要国家政府提供制度政策上的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刘新志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培育目标、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从顶层设计、做到分类管理与精准培育相结合、改革培育模式和培育内容、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水玲 赵奎皓
调查研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农村有强烈情感,对教育培训和应用农业科技持积极期待,且具有丰富的农事实践经验与能力。尊重释放这些潜在优势与经验能力,是优势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的逻辑起点。构建"一主多元"教育培育体系,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明确发展定位、教授从业技能,关怀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建立表达高期望、提供机会促进发展是优势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效果提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教育培育 优势视角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成明 张棉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在新型职业农民生成主体、培育途径及培育环境等多重视阈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农民群体综合素质之限、培育理念之滞、生成主体认知偏差以及农业补贴、农业保险和土地制度不完善等多重困境。可以通过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营造新型职业农民良好培育环境等途径破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困境,实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奉越 陈科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既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其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得以彰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民生工程,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利益相关者的类别、属性以及社会关系网络,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运行机制,并从政府、培育机构、农民、行业企业等多个利益相关者层面提出相应的促进路径,以助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健康有序地实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志玉
首先,对近三年来山东省职业院校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三方面特征。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提炼了山东省职业院校在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存在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培育体制、宣传力度、培育方式、培育手段、实训条件及后续服务等方面。在对被调查农民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市场化运作、资格认定、培育模式、培育方式和课程设计六个方面设计了山东省职业院校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秋红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于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呈现出政府支持明显加大但外部支撑仍显薄弱、培育工作不断深化但培育体系有待健全、培育范围不断扩大但培育主体有待挖掘的状况。应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的契机,发挥政府职能、优化外部环境,构建科学的培育体系、提高培育的精准性,拓宽培育主体来源、不断培育新能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培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芳玲 肖宁月 刘平
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农职院校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阵地。结合山西农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有益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农村职业教育 农职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立民 钟宇红 马浩
"农民荒"实际上是农业接班人危机的一个突出表现,主要表现为自然村庄不断消失,农业人口数量下降以及以老、妇、幼为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现代职业人",是产业农民也是专业农民,是一种职业表征而不再具备身份属性。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农民荒"的主要出路。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通过合理界定其培育对象与范围,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培育体系,创新多样化的培育模式以及要加大法律政策及制度供给来提升培育的实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