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67)
- 2023(5049)
- 2022(4003)
- 2021(3663)
- 2020(2994)
- 2019(6535)
- 2018(6433)
- 2017(11120)
- 2016(5854)
- 2015(6355)
- 2014(5615)
- 2013(5492)
- 2012(4924)
- 2011(4466)
- 2010(4530)
- 2009(4118)
- 2008(4241)
- 2007(3770)
- 2006(3292)
- 2005(2768)
- 学科
- 济(22236)
- 经济(22216)
- 管理(19665)
- 业(19043)
- 企(16828)
- 企业(16828)
- 技术(10699)
- 技术管理(8755)
- 中国(7661)
- 方法(7077)
- 业经(5877)
- 数学(5845)
- 数学方法(5773)
- 地方(5531)
- 农(5498)
- 财(5443)
- 学(5208)
- 制(5059)
- 银(4628)
- 银行(4620)
- 行(4512)
- 融(4258)
- 金融(4258)
- 贸(4253)
- 贸易(4244)
- 易(4099)
- 税(3731)
- 农业(3692)
- 理论(3535)
- 税收(3463)
- 机构
- 大学(76699)
- 学院(75727)
- 济(33140)
- 经济(32525)
- 管理(29008)
- 研究(28978)
- 理学(24713)
- 理学院(24405)
- 管理学(24013)
- 管理学院(23846)
- 中国(22229)
- 科学(17377)
- 京(15902)
- 财(15524)
- 所(14176)
- 中心(13154)
- 研究所(13019)
- 江(12263)
- 农(11639)
- 财经(11502)
- 院(11273)
- 经(10493)
- 范(10392)
- 经济学(10349)
- 师范(10296)
- 业大(10287)
- 北京(9901)
- 州(9430)
- 经济学院(9321)
- 省(9170)
- 基金
- 项目(53734)
- 科学(43761)
- 基金(39635)
- 研究(39432)
- 家(35456)
- 国家(35198)
- 科学基金(30313)
- 社会(26326)
- 社会科(25056)
- 社会科学(25051)
- 省(21369)
- 基金项目(20857)
- 自然(18749)
- 自然科(18367)
- 自然科学(18364)
- 自然科学基金(18040)
- 划(17971)
- 教育(17234)
- 编号(14619)
- 创(14552)
- 资助(14297)
- 创新(13901)
- 重点(12792)
- 发(12528)
- 成果(11868)
- 国家社会(11758)
- 部(11354)
- 课题(10787)
- 新(10498)
- 制(10369)
共检索到121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持平 于文静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新征程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客观审视我国对外开放所处的历史方位,可以发现,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存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部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新征程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统筹好开放和发展、开放和改革、开放和创新、开放和安全,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提升开放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蒙玉英
本文展现了过去十年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波澜壮阔的国内改革形势,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落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税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改革与外交大局,深度参与国际税收治理,有力维护国家税收利益,提升中国税务话语权和影响力,保护跨境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相关工作及成效,并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国际税收治理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税务工作会议要求,认真谋划未来一个时期的国际税收工作,以“三个强化”“三个助力”倾情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富林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作出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的决策部署,在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成立30周年之际,为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政策性金融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在中国特色政策性金融发展之路上奋发拼搏的进出口银行,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与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同心共济,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在机遇中求发展,在变革中谋创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在全 何二龙
对外开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应对国际国内诸多挑战中形成的。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使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面对复杂国际国内问题,习近平对我国对外开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内容包括全面推动开放新格局、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等。本文首先对习近平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进行回顾,其次讨论了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研究习近平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天翔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显著扩张,参与机构不断丰富,开放力度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该文简要回顾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历程,介绍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现状及其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并就继续推进市场高水平开放、助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盛斌 黎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面对以“边境内”措施规制融合为特征的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中国的对外开放重点已由强调市场准入的市场型开放,转变为重视国内制度改革创新的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深化国内市场化改革,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参与全球经贸新规则制定。中国应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与谈判,推进贸易与投资自主创新制度改革,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贸治理,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国际经贸规则 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凯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动力。在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面临一系列挑战。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互鉴互容互通,内外统筹、提质增效、主动引领、有序开放,有利于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局面。新发展格局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改稿时常感受到作者们在文章主题上的"不谋而合",对不时出现的一两个新话题备感新鲜。但时隔不久就会发现,那一两个新话题在不知不觉间又成了新的"不谋而合"。由陌生到熟悉,这样的过程已经经历了多次,以至于有些司空见惯。今日停下笔来,无意间翻翻手边厚厚的杂志合订本,才猛然惊觉,原来在这无数的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间,我们已经与读者们共同见证了我国会计事业发展的诸多重大变化,原来我国会计事业早已踏上了新的征程。新环境新任务五年前,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全国会计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再铸辉煌》的演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晨曦成长起来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1985年组建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出身名门、本科起点、工科传统、行业成长、特色鲜明"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办学特质的真实写照。学校现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2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全日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少安
对外开放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分别有八大领域,各领域的开放及各领域内的开放有水平层次之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要扩大开放领域、提升开放层次,还要提高各领域开放水平、优化开放结构。战略意义上的开放不等于策略意义上的开放,后者更需要高度理性和专业化的决策。高水平对外开放须正确把握和顺应开放的基本规律,并对本国和世界各国发展及国际形势的现状和走势有准确的认知。目前存在的一些认知和判断偏差,比如,高估中国经济增长率、实力及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误判他国对外经济战略取向,对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和国际治理体系的规律认识不够等,需要得到纠正。应加强国际问题和国别、区域研究,不能简单地以“中国思维”思考和解决国际问题,通过竞争机制培育真正意义上的智库或思想市场,加快培养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寻求与美国等主要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允许不同地区相机选择不同的开放策略、重点和节奏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盼盼
2018年11月5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开幕。今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举办进口博览会,预示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口博览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致力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的主旨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俊杰 隋佳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以及省级数据展开研究,通过构建国内大循环指数,计算制造业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以衡量高水平对外开放,考察国内大循环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展国内大循环能显著促进制造业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内大循环对外资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企业的促进效应更大,在东部地区的促进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高等教育人才比重存在正向中介效应,但制度质量存在负向中介效应。本研究结论为加速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充分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作用以及国际循环的赋能作用,通过国内大循环吸收全球优质资源,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德铭
一、从内外贸的历史沿革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按照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对外贸易三大板块进行管理,在机构上是商业部、供销合作社、物资部和外贸部并存,最大特点是内贸和外贸分离、物资流通和商品流通分离、城市流通和农村流通分离,被称为"两分两不分":条块分割、内外贸分割,政企不分、经营权和所有权不分。
关键词:
全球化 营商环境 几点思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邱斌
<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新兴产业层出不穷,未来产业初现端倪,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不断形成,新动能和新模式日益加强。同时,我国今年上半年出口势头良好,必将为促进我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下良好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蕴 连欣
<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这明确指出了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方向路径,为新征程上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