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7)
2023(7938)
2022(6734)
2021(6465)
2020(5542)
2019(12423)
2018(12520)
2017(23146)
2016(13182)
2015(15240)
2014(15061)
2013(13839)
2012(12368)
2011(11104)
2010(11706)
2009(10484)
2008(9877)
2007(8874)
2006(7810)
2005(7118)
作者
(34575)
(28449)
(28108)
(27335)
(18051)
(13645)
(12932)
(10934)
(10837)
(10410)
(9751)
(9507)
(9026)
(9016)
(8889)
(8659)
(8623)
(8429)
(8380)
(8130)
(7273)
(7083)
(6977)
(6570)
(6527)
(6489)
(6464)
(6336)
(5852)
(5538)
学科
(44455)
经济(44407)
管理(33537)
(29557)
(24836)
企业(24836)
方法(20844)
数学(18299)
数学方法(17705)
中国(14232)
(13445)
理论(12598)
教学(10826)
业经(10364)
教育(9997)
(9381)
(9258)
(8754)
贸易(8746)
(8486)
地方(8423)
(8416)
农业(8406)
技术(7944)
(7693)
银行(7679)
(7370)
学法(7055)
教学法(7055)
(6991)
机构
学院(172539)
大学(162422)
管理(61711)
(60542)
经济(58887)
研究(53561)
理学(52259)
理学院(51722)
管理学(50257)
管理学院(49971)
中国(40334)
(34993)
科学(32433)
(28658)
(28400)
技术(27502)
(26633)
职业(25722)
中心(25665)
(25153)
(24411)
师范(24194)
研究所(23835)
业大(23487)
(23389)
北京(22144)
财经(21856)
(19751)
(19578)
农业(19496)
基金
项目(109468)
研究(86258)
科学(85494)
基金(73688)
(62899)
国家(62324)
科学基金(53838)
社会(49403)
(47630)
社会科(46652)
社会科学(46642)
教育(45673)
编号(39778)
(39068)
基金项目(37535)
自然(34453)
自然科(33731)
自然科学(33725)
自然科学基金(33054)
成果(32191)
资助(31893)
课题(29600)
(25989)
重点(25736)
(23669)
(23609)
项目编号(23429)
(23145)
规划(22343)
创新(21819)
期刊
(70534)
经济(70534)
研究(50006)
中国(42152)
教育(39073)
管理(25189)
(23931)
学报(22830)
技术(22719)
(21952)
科学(21232)
大学(17980)
农业(16420)
职业(16393)
学学(16245)
(15422)
金融(15422)
业经(13239)
经济研究(11651)
图书(10608)
技术教育(10421)
职业技术(10421)
职业技术教育(10421)
(10338)
论坛(10338)
财经(10217)
统计(9345)
(9102)
(8890)
(8711)
共检索到265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端祥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从高职院校自身的角度,特别是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为例,来探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丽丽  
工学结合是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财经高职院校由于实习单位点多面广、实习岗位的特殊性,增加了实习成本和风险,这一直是困扰开展工学结合的难题。文章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娜  
高职院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仲英  
本文介绍了我院探索工学结合的主要模式,健全工学结合的保障措施,提高工学结合的教学实效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紫婷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推进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学生、企业、院校的桥梁,实现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荣辉  吕红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目标,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毕业学生不能很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而形成着眼学校特色培育、适合地方社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学校发展所需,也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过程中,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于"能力标准、模块课程、工学交替、职场鉴定"的"四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解决了人才规格与行业要求不适应等问题,获得了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建华  刘慧娟  
我国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实施主体上的误区;二是培养过程上的误区。为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和实施双主体、全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改革,从而实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娄淑敏  何向华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师"在传授技能知识时,是传统意义上的"师傅"。然而传授这些技能的能力、技巧和方法时,又可以扮演"教练"的角色。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专业技能,是"导师""教练""师傅"三个角色的统一。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相子国  
本文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应当将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分为学术型、高级应用型和普通应用型三类目标加以差别培养,学术型主要为攻读会计学硕士、博士以及学术研究做好基础准备;高级应用型则主要培养会计专业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普通应用性旨在培养中小型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为此应当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现行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巴秀丽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司法助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在国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司法改革的大环境下,司法助理专业应如何适应新形势,改变原有人才培养观念,并创新提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渐进式实践教学为途径的"一二三四"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能对高职院校司法助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建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文章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出现的问题入手,重新思考工学结合的内涵,探索与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市场因素",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提出了有益的思考与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强  武振华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推崇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全面推行这一模式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还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仁华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由于制度层面的原因,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要创新思路,在深刻理解"工学结合"内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探索"工学结合"的路径。文章从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两方面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秀荣  
一、导言高职院校是以实施高等职业技术学历教育与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机构,通过教育与培训,使受教育者掌握技术与就业本领,从而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加强校企合作能够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也是走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两张皮"的必然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子成  
对新形势下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王子成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技术掌握的程度,取决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对人才层次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国家应在普及中等教育的基础上,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