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0)
- 2023(5545)
- 2022(4651)
- 2021(4300)
- 2020(3536)
- 2019(7601)
- 2018(7814)
- 2017(13372)
- 2016(7934)
- 2015(9016)
- 2014(8506)
- 2013(7426)
- 2012(6324)
- 2011(5763)
- 2010(5913)
- 2009(5429)
- 2008(5044)
- 2007(4653)
- 2006(4023)
- 2005(3431)
- 学科
- 管理(18727)
- 济(18383)
- 经济(18361)
- 业(14403)
- 企(11827)
- 企业(11827)
- 教育(8217)
- 中国(8030)
- 教学(7504)
- 理论(7460)
- 农(7177)
- 方法(5982)
- 业经(5312)
- 学法(4937)
- 教学法(4937)
- 贸(4871)
- 贸易(4868)
- 易(4726)
- 财(4724)
- 数学(4579)
- 研究(4523)
- 农业(4453)
- 数学方法(4438)
- 工作(4353)
- 制(4179)
- 学理(4171)
- 学理论(4171)
- 地方(4116)
- 学(3958)
- 和(3789)
- 机构
- 学院(94126)
- 大学(92354)
- 研究(31333)
- 管理(30190)
- 济(30119)
- 经济(29192)
- 理学(25317)
- 理学院(25017)
- 管理学(24279)
- 管理学院(24112)
- 中国(21463)
- 京(19563)
- 科学(18990)
- 范(16086)
- 师范(15947)
- 所(15608)
- 江(15585)
- 农(15213)
- 技术(14441)
- 财(14276)
- 中心(14229)
- 研究所(14084)
- 业大(13861)
- 职业(12873)
- 州(12863)
- 教育(12365)
- 北京(12253)
- 农业(11993)
- 师范大学(11808)
- 院(11752)
- 基金
- 项目(60861)
- 研究(50724)
- 科学(46301)
- 基金(38284)
- 家(32476)
- 国家(32155)
- 社会(27778)
- 省(27623)
- 教育(27229)
- 科学基金(27165)
- 社会科(26094)
- 社会科学(26087)
- 编号(23990)
- 划(22294)
- 成果(21043)
- 基金项目(19707)
- 课题(18323)
- 年(16771)
- 自然(16311)
- 自然科(15932)
- 自然科学(15928)
- 自然科学基金(15592)
- 资助(15419)
- 项目编号(14588)
- 重点(14533)
- 创(13843)
- 发(13751)
- 规划(13208)
- 性(13061)
- 创新(12648)
共检索到149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霍玉敏
在知识经济和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双重背景下,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已经出现诸多局限。在新形势下,适应国情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形势 高校 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刘永泽 翟胜宝
本文通过对当前形势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国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变动趋势,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理解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予以具体阐释。本文还探讨了我国会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提出了新形势下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对策,希望促进我国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蕤
中医药发展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人才和人才培养是中医医院共同面临的永恒课题。人才的培养与留存成败关系到医院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人民健康的福祉,作为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管理部门,理应殚精竭虑,奋力作为。
关键词:
医医院人才培养 中医药 创新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蕤
中医药发展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人才和人才培养是中医医院共同面临的永恒课题。人才的培养与留存成败关系到医院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人民健康的福祉,作为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管理部门,理应殚精竭虑,奋力作为。
关键词:
医医院人才培养 中医药 创新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龚添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是高职院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规定着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要达到的标准,也是进行教育评价、评估的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了"技术型""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的发展,随着"工匠精神"正式的提出与获得高度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新探索并对其解构与重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工匠型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强
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必须关注"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应当关注"全面",高等职业教育目的不可忽视"发展"。培养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应当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的的基本定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目的 定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关云飞 肖贻杰 徐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 培养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银霞
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后,不同类型高校出现了培养目标趋同和定位不清的问题,导致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千校一面,人才培养的比例和结构严重失调。如何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有助于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升核心竞争力。文章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高校对学术性和职业性职能的不同侧重、现代产业结构中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这三种视角下的不同人才类型,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关键词:
高校 人才类型 培养目标 定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卓宝 王孙禺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若干特色李卓宝王孙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类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高等学校是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所培养的人才大多数将成为21世纪我国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和领导人才。因此,...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子成
对新形势下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王子成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技术掌握的程度,取决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对人才层次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国家应在普及中等教育的基础上,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端祥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从高职院校自身的角度,特别是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为例,来探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雪飞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转变,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转变。人才培养问题逐渐成为公立医院发展的风向标。公立医院作为医疗行业的服务主体,将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的核心,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关键。重视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和研究人才培养的痛点难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出解决方案,对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存在问题 培养举措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相子国
本文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应当将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分为学术型、高级应用型和普通应用型三类目标加以差别培养,学术型主要为攻读会计学硕士、博士以及学术研究做好基础准备;高级应用型则主要培养会计专业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普通应用性旨在培养中小型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为此应当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现行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
会计学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四清
文章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探索将就业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需求与专业设置互动反馈,围绕市场需求动态调整设置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导向互动反馈,以提高培养质量提升就业竞争实力;就业导向与工作实绩互动反馈,以科学量化指标评价校内就业工作;就业结果与教学效果互动反馈,以就业结果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形成社会需求、人才培养与就业结果的良性互动反馈机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就业导向 人才培养 就业结果 互动反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晓欣 闫志利 杨帆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中职学生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规定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与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数次演变,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连,表现出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由就业导向转向升学和就业导向并重、由培养专门人才转向复合型人才等特征。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中职教育必须基于人才培养的类型与层次,面对生源多元变化的现实,妥善处理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就业与升学的关系,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中职教育的价值追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