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1)
- 2023(8126)
- 2022(6780)
- 2021(6569)
- 2020(5461)
- 2019(11791)
- 2018(11718)
- 2017(21978)
- 2016(12289)
- 2015(13613)
- 2014(13135)
- 2013(13071)
- 2012(11815)
- 2011(10550)
- 2010(11055)
- 2009(10521)
- 2008(10379)
- 2007(9404)
- 2006(8485)
- 2005(7755)
- 学科
- 农(45234)
- 济(44868)
- 经济(44814)
- 业(42741)
- 管理(33755)
- 农业(29920)
- 财(23563)
- 企(22405)
- 企业(22405)
- 业经(15508)
- 中国(15283)
- 制(14706)
- 财政(12995)
- 方法(12846)
- 地方(11932)
- 数学(10846)
- 数学方法(10699)
- 政(10596)
- 体(10419)
- 策(10316)
- 农业经济(10106)
- 务(9775)
- 财务(9759)
- 财务管理(9714)
- 村(9309)
- 农村(9302)
- 企业财务(9182)
- 发(9076)
- 度(8889)
- 银(8889)
- 机构
- 学院(160122)
- 大学(151963)
- 济(66801)
- 经济(65359)
- 管理(60304)
- 研究(53661)
- 理学(51143)
- 理学院(50694)
- 管理学(49887)
- 管理学院(49609)
- 农(45863)
- 中国(45697)
- 财(37913)
- 农业(34510)
- 京(31575)
- 科学(30732)
- 业大(28492)
- 江(27905)
- 所(27355)
- 中心(27237)
- 财经(25148)
- 研究所(23694)
- 经(22582)
- 省(22082)
- 州(21377)
- 农业大学(20846)
- 范(20736)
- 师范(20607)
- 北京(19375)
- 经济管理(19187)
- 基金
- 项目(98825)
- 研究(79350)
- 科学(77328)
- 基金(69377)
- 家(58651)
- 国家(57964)
- 科学基金(49942)
- 社会(49889)
- 社会科(46680)
- 社会科学(46671)
- 省(41461)
- 基金项目(36502)
- 编号(36121)
- 教育(35534)
- 划(32193)
- 成果(29666)
- 自然(29268)
- 自然科(28569)
- 自然科学(28564)
- 自然科学基金(28020)
- 农(27255)
- 资助(27166)
- 课题(23833)
- 发(22681)
- 性(21876)
- 部(21867)
- 重点(21767)
- 创(20720)
- 制(20639)
- 年(20629)
共检索到269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红兵
一、深化改革强化职能实现财政支农工作思路的重大转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指明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财政部门必须按照全会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总结过去支农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改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阳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发力,对"三农"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也对财政支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同时,必须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农思路,为促进"三农"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三中全会开启"三农"发展新征程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是农业现代化滞后,经济社会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仍是城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宝田
新形势下的财政支农特点、问题与对策财政部农业司张宝田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农业发展又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只有正确地分析这些情况和问题,才能把握时机,采取必要措施,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旭宏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我们必须调整财政支农政策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鼓励财政支农资金在机制和制度上创新,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导向作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
财政支农 政策 效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世祥
通过总结回顾近年来广西财政宣传工作主要成效,分析研判当前财政宣传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共同研究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对于圆满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任务、推动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充分认识加强财政宣传的极端重要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林作明
近些年来,国家财政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明显进展。但是财政支农工作中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成威 詹卉
风险社会大背景下,财政与货币协同需要思维方式创新与理论工具重建,应与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与目标相匹配,应基于未来而不是过去、基于不确定性而不是确定性的视角来思考财政与货币协同问题。当前和未来,我国面临经济“三重压力”,财政与货币协同应致力于引导预期与构建发展的确定性,如此,才能在短期以超常规政策稳住经济大盘,在长期以激发潜力提升国家战略竞争能力。在此思维框架下,可得到一些“颠覆性”认知,包括:政府赤字预示着私人部门的盈余;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政府债务是“资产”而非“负债”;财政“不可能三角”会变为“可能三角”;赤字以及货币发行与通货膨胀无必然联系。未来,我国应从战略上考量财政与货币协同问题,“纾困”需要发挥好货币作为“水库”和财政作为“沟渠”的协同作用,运用市场化方式将利率降至合理水平以降低国家发展成本。
关键词:
不确定性 财政与货币协同 赤字货币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世学
对在新形势下做好营林工作的思考李世学营林是林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林业的基础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营林生产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调整工作思路,力求...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刚
围绕公共财政体制建立的要求 ,需要寻求财政审计的突破口。要积极探索财政决算审计与市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结合 ,适应现代财政管理理念 ,积极探索财政性资金绩效审计。要切实提高财政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公共财政 财政审计 素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笃刚
近年来,农民工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各级党委、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工就业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文章以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为例,围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职能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就业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从广饶县农民工就业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建议等四个方面分别作了论述,阐述了当前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农民工就业 培训 现状与不足 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雪梅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傅建
财政部门实施企业财务会计监管,《企业财务通则》(下称《通则》)主要针对的是国有企业,而且管理几乎是全过程的、全方位的。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深化推进,企业财务会计监管制度逐步规范化、法制化,但同时也出现了企业财务会计监管缺位、管理职能日渐弱化的现象。本文试图分析现行企业财务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加强企业会计监管的思路。一、财政部门实施企业财务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林邦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财政系统主动作为,靠前发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大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民生保障,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伟
破解中国“三农”困境,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农村城市化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可在城市化快速扩张的同时,“三农”问题却并未随之消失,反而更加突显,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探讨的即是诸如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城市化高度发达地区“三农”问题的成因及破解途径。
关键词:
城市化 公共财政 三农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丽霞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闭幕不久,大会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各方面改革再次指明了方向,在医药卫生事业方面,《决定》指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绘制了蓝图。对于医院来讲,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不是某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