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8)
2023(11170)
2022(10026)
2021(9608)
2020(8105)
2019(18902)
2018(19018)
2017(36993)
2016(20130)
2015(22632)
2014(22589)
2013(22315)
2012(20619)
2011(18379)
2010(18254)
2009(16591)
2008(15756)
2007(13630)
2006(11817)
2005(10191)
作者
(57418)
(47832)
(47236)
(44996)
(30492)
(22991)
(21547)
(18711)
(18324)
(16898)
(16504)
(15902)
(15104)
(14983)
(14661)
(14469)
(14334)
(13978)
(13621)
(13469)
(11760)
(11589)
(11542)
(10848)
(10647)
(10582)
(10573)
(10543)
(9540)
(9531)
学科
(76006)
经济(75923)
管理(55285)
(53403)
(43091)
企业(43091)
方法(35171)
数学(30185)
数学方法(29842)
(23373)
地方(18383)
中国(18262)
(18227)
(17943)
业经(17371)
农业(16201)
(13553)
贸易(13545)
(13283)
(13103)
(13097)
理论(13005)
环境(11977)
技术(11867)
(11439)
财务(11379)
财务管理(11355)
(11279)
银行(11236)
(10898)
机构
大学(276317)
学院(274582)
管理(113148)
(104993)
经济(102561)
理学(98565)
理学院(97465)
管理学(95852)
管理学院(95361)
研究(91679)
中国(69988)
(59934)
科学(58721)
(48873)
(46258)
(45855)
业大(44727)
中心(43165)
研究所(42048)
(40063)
北京(37939)
农业(37928)
财经(37559)
(37042)
师范(36736)
(34168)
(33798)
(32813)
师范大学(29862)
经济管理(29420)
基金
项目(195540)
科学(152912)
研究(142553)
基金(141401)
(123580)
国家(122543)
科学基金(105183)
社会(87178)
社会科(82305)
社会科学(82282)
基金项目(76886)
(76074)
自然(70543)
自然科(68833)
自然科学(68816)
自然科学基金(67590)
教育(64467)
(64306)
编号(59592)
资助(57758)
成果(47557)
重点(43139)
(42490)
(41168)
(40435)
课题(39586)
创新(37592)
科研(37435)
大学(36323)
教育部(36134)
期刊
(112869)
经济(112869)
研究(79785)
中国(49677)
学报(45327)
(44009)
科学(41830)
管理(39130)
大学(34142)
(33548)
学学(31915)
教育(30233)
农业(29735)
(27127)
金融(27127)
技术(23003)
业经(19034)
图书(17258)
财经(16967)
经济研究(16598)
(15566)
问题(14889)
理论(14833)
(14249)
科技(14118)
实践(13937)
(13937)
资源(13778)
(13116)
技术经济(12792)
共检索到396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丽丽  永春芳  
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背景下,本文利用对乌鲁木齐县200户种植大户资金借贷情况调查的数据,从农户资金借贷发生率、借贷金额、借贷渠道、借贷方式及借贷用途等方面描述和分析了乌鲁木齐县种植大户的借贷行为特征,并运用Logistic模型估计种植大户借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户借贷可得性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家庭耕地面积、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数、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对银行贷款政策的了解程度、贷款效率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艺洁  付万年  刘志有  
[目的]新疆绿洲县域作为干旱区承载人口的主体,而建设用地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建设用地配置效率进行研究,揭示绿洲县域建设用地配置的现状,有利于合理配置建设用地,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促进绿洲生态文明建设。[方法]文章以乌鲁木齐县为例,采用主成分和模糊综合分析法研究乌鲁木齐县建设用地配置情况,并对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县2005—2009年的评价等级为一般, 2010—2014年的评价等级为好, 10年的配置效率都达到了预期水平,从动态分析来看,建设用地配置效率波动幅度较大,从影响建设用地配置因素来看,主要受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土地市场、政府政策等影响。[结论]提出相应建设用地合理配置的对策建议:(1)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镇化水平;(2)引导土地市场走向科学化、规划化,充分发挥市场作用;(3)发挥政府职能,保证建设用地配置合理性;(4)制定土地集约利用的激励机制,保持县域均衡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萍  
在快速城镇化不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周边的生态敏感地区日益成为建设开发活动的热点,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需要加以协调。以乌鲁木齐县南山山前地区为例,提出了保护式旅游开发策略,并从限制性要素分析、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及空间分区管制、生态环境修复、村镇建设调整、旅游发展引导和景观风貌塑造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空间规划途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正平  王志强  
在我国一些城市的供热过程中,由于不同供热公司实行分段经营管理,供热公司之间难以协调一致,导致热价不能反映热力成本。本文按照面积计价和耗热量计价两种方式分别提出热源热价、一次网热价、换热站热价、二次网热价的确定方法,并以乌鲁木齐区域燃煤集中供热分段热价计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国内分类分段供热价格形成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琦  吴正平  胡洪波  张惠  
生态补偿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补偿机制是保障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手段。本文通过对新疆乌鲁木齐县"压粮节水"生态补偿机制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找出其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建立"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保障模式,并对现有的补偿政策体系进行优化,为资源型缺水城市的生态补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佳俊  蒲春玲  
[目的]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用作建造住宅的土地,农户对其享有获取收益、社会保障等权利,一旦退出,就意味着附着在上面的一切权益都会丧失。如何在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过程中保障农民正当的权益,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从农民的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政治权益的视角出发,从家庭特征、经济状况、住房状况、保障状况、社区状况、心理状况六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分析在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过程中农民权益的变化情况。[结果]由于在宅基地使用权退出过程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农户参与度较低,往往被动式地接受安排,造成权益受到直接的伤害,农户的经济状况、保障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等权益受到了一定的损害。[结论]在宅基地退出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农民参与力度不够、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完善、再就业难等问题,需要政府统筹协调。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更多地听取当地农民的意愿,切实合理地保障农民的权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玲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得到实现,城市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旅游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城市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城市旅游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和实施的依据。构建了旅游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城市旅游生态文明系统的综合评估,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城市旅游发展实际中,为城市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樊高源  杨俊孝  
[目的]在测算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基础上,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发展与土地碳排放间的关联效应,为乌鲁木齐市低碳土地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改进型灰色关联度模型、环境EKC模型。[结果](1)土地利用净碳排放总量递增趋势,净碳放量的持续上升显著地受建设用地碳排放增长的影响;(2)不同地类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效应呈现不同特点,建设用地对碳排放影响效应呈下降趋势,而耕地则在上升;(3)经济发展促进了碳排放增长,但在20142015年之间达到拐点,验证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存在。[结论](1)推动增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志有  徐馨怡  李慧  王生霞  
西部干旱绿洲区是典型生态脆弱区,土地生态风险反映区域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揭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环境演变关系,有利于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绿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整理分析2006—2015年土地、社会经济数据,从四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绿洲土地生态风险变化规律,揭示2016—2025年土地生态风险警情;研究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土地生态风险预警随之提升;最后提出相应土地生态风险管控机制:(1)统筹城乡发展,合理确定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冲  郑源  朱大胜  刘友英  李果  
为了评估乌鲁木齐的风能资源,分析了风速概率分布、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等模型。利用威布尔分布分析了该地区典型气象年不同月份的平均风速、标准偏差、尺度参数、形状参数、最频繁风速、最优风速、不同月份的风速和年平均风速概率分布及累积概率分布、不同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地区典型气象年不同月份的平均风速、标准偏差、尺度参数、最频繁风速和最优风速的最大值都发生在11月份,最小值都发生在6月份;不同月份的风速概率分布和累积概率分布都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变化曲线相似,其中11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最大,其值分别为147.87 W/m2和1295....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久文  肖春梅  
城市功能定位对于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标和动力源。进入新世纪以来,乌鲁木齐市依据其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地位和优势,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奋斗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功能定位,即建设"亚心之都、国际都市、商旅名城、宜居城市"。本文应用城市功能定位的相关理论,在对乌鲁木齐的现实城市功能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乌鲁木齐城市发展现状与城市功能定位之间的差距,提出建设宜居城市是实现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突破口,并且提出了一些实现城市功能定位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尚晓  何秉宇  
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确定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和生态城市综合指数测算了乌鲁木齐市当前的生态化水平、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和生态城市建设程度,从而对乌鲁木齐市未来跨越式发展下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艾力西尔·亚力坤  刘晓曼  蔡博峰  陈前利  冯彤  菊春燕  李松  张飞云  
[目的]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土地低碳利用的重要指标,对其时空调控是协同促进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的重要路径。[方法]文章研究基于乌鲁木齐市2005年和2012年1km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数据(CHRED)和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法,探讨乌鲁木齐市7个城区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从时间上看,乌鲁木齐市7个城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整体表现为"5增2减"的现象;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3 431.49万t上升到5 147.96万t,其中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最大,由2005年的2 885.15万t增加到2012年的4 139.15万t。(2)从空间上来看,城市向北部和东南部扩展明显,未利用地和耕地迅速减少,城市扩展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明显增加;中心城区和城市扩展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上升最快。(3)从土地利用转移上看,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明显,整体呈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园林地和水域等类型转移。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转移导致的碳排放强度增长最显著,均超过700万t/万hm~2。[结论]绿洲城市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时空差异较为显著,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扩张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控制绿洲城市扩张规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建立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核算体系与综合调控政策,将是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苏运友  夏咏  
本文在归纳自由贸易园区典型功能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对乌鲁木齐经济园区的外贸功能进行评价,发现出口加工和物流集散对乌鲁木齐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国际金融和边境贸易作用一般,外商投资和国际旅游作用不显著。乌鲁木齐园区外贸功能的提升需分阶段进行:先构筑以出口加工和物流集散为主导功能的外贸园区框架;随着功能的提升,再增设国际金融合作区和边境贸易区;待条件成熟,兴建自由投资区、国际生态旅游区和国际购物商城,并促进乌鲁木齐各经济功能区的联动发展,以全面提升其外贸功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海热提·涂尔逊  叶文虎  蒙雪琰  倪天麒  艾力西尔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支持系统和主要问题 ,提出了新世纪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及其目标、方针与重点 ,指出了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战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