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54)
- 2023(16416)
- 2022(13855)
- 2021(12899)
- 2020(10882)
- 2019(24481)
- 2018(24082)
- 2017(46847)
- 2016(25374)
- 2015(27778)
- 2014(27322)
- 2013(26605)
- 2012(24316)
- 2011(21717)
- 2010(21850)
- 2009(19789)
- 2008(19099)
- 2007(16851)
- 2006(14796)
- 2005(12487)
- 学科
- 济(101660)
- 经济(101560)
- 业(76684)
- 管理(69904)
- 企(53999)
- 企业(53999)
- 农(49590)
- 方法(45010)
- 数学(40505)
- 数学方法(40003)
- 农业(32416)
- 财(26194)
- 业经(25842)
- 中国(25460)
- 贸(20769)
- 贸易(20761)
- 易(20299)
- 制(20241)
- 学(19438)
- 地方(19343)
- 策(16559)
- 技术(16365)
- 务(15704)
- 财务(15661)
- 财务管理(15627)
- 银(15501)
- 银行(15439)
- 环境(14943)
- 企业财务(14875)
- 行(14722)
- 机构
- 学院(353163)
- 大学(346898)
- 济(148816)
- 经济(146115)
- 管理(137766)
- 理学(120712)
- 理学院(119468)
- 研究(119148)
- 管理学(117356)
- 管理学院(116731)
- 中国(90066)
- 农(81965)
- 科学(74767)
- 京(70681)
- 财(64671)
- 农业(64016)
- 业大(62491)
- 所(60442)
- 中心(56639)
- 研究所(55385)
- 财经(52134)
- 江(52127)
- 经(47861)
- 经济学(45113)
- 范(42971)
- 北京(42763)
- 师范(42408)
- 院(42299)
- 经济学院(41004)
- 农业大学(40624)
- 基金
- 项目(249572)
- 科学(196950)
- 基金(183177)
- 研究(176662)
- 家(162503)
- 国家(161152)
- 科学基金(138007)
- 社会(114106)
- 社会科(108153)
- 社会科学(108125)
- 省(98548)
- 基金项目(97051)
- 自然(91176)
- 自然科(89182)
- 自然科学(89154)
- 自然科学基金(87595)
- 划(82677)
- 教育(80303)
- 资助(74225)
- 编号(70173)
- 重点(56424)
- 部(55200)
- 成果(54699)
- 发(54516)
- 创(52611)
- 创新(49291)
- 科研(48421)
- 国家社会(47985)
- 课题(47456)
- 计划(46908)
- 期刊
- 济(158407)
- 经济(158407)
- 研究(94710)
- 农(81467)
- 中国(62787)
- 学报(61668)
- 农业(55674)
- 科学(54889)
- 财(47274)
- 大学(47066)
- 管理(46822)
- 学学(45391)
- 融(34110)
- 金融(34110)
- 业经(32057)
- 技术(29226)
- 教育(29096)
- 业(27897)
- 经济研究(24969)
- 财经(24559)
- 问题(22038)
- 经(21185)
- 版(19112)
- 业大(17922)
- 世界(17420)
- 技术经济(17221)
- 科技(17216)
- 理论(17004)
- 统计(15944)
- 贸(15811)
共检索到505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贝倍 王善高 周应恒
随着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市场化改革程度进一步加深,劳动力成本、土地流转租金的增加,粮食价格的下降减少了农户种粮的利润空间,价格是农户生产决策的重要考量,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背景下,研究农户对粮食价格的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水稻为例,利用2012—2017年江苏省农户微观面板数据,从粮食内部种植结构、品质调整及要素投入3个角度,研究微观农户生产决策对稻谷价格的反应。研究结果发现:农户会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根据其预期价格调整当期生产决策。当稻谷预期价格下降0.1元时,稻谷播种面积占比将下降0.013;水稻价格的下降促使农户倾向于种植普通品种,但"优稻优价"是农户选择种植优质品种的主要考量因素;当稻谷价格下降时,会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更多使用机械替代劳动力。由此得出的政策启示为粮食价格领域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充分观测农户粮食生产的成本利润空间;深入贯彻"差别定价,优质优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朝柱 章红霞 丁志超 冯娜娜
利用黑龙江、四川、安徽3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户对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及最低收购价下降的认知,并基于小农户和规模户的视角实证分析了最低收购价下降对农户稻谷种植面积的影响,最后考察了如果取消最低收购价政策,农户稻谷种植面积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农户对最低收购价政策了解程度较高,规模户对最低收购价下降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小农户。2)全样本回归显示最低收购价下降对农户稻谷种植面积减少有显著的正影响,分别对小农户和规模户回归时发现,最低收购价下降仅对小农户稻谷种植面积的减少产生显著的正影响,而对规模户并没有显著影响。3)如果取消最低收购价,与小农户相比,规模户减少稻谷种植面积的意愿会更加强烈。
关键词:
最低收购价 种植面积 小农户 规模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蒲娟 余国新
本文采用新疆棉区5个地州、13个县市1726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从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角度,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棉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效果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评价总体较好;不同种植规模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评价具有差异;种植规模、性别、受教育程度、本人经历、家庭规模、棉花收入占比、是否有合作社、是否有专职技术人员等是影响农户评价各项服务的显著因素。并从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和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去凡 王数 张凤荣 张蚌蚌 石建初
以历史统计资料和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探讨了地下水位下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对曲周县主要种植模式需水量及投入产出分析得出: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灌溉成本的增加,制约曲周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成本的增加会促使农民耕种收益更高、风险更大的经济作物,增加了农村经济的风险,同时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曲周县地下水位在快速下降,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粮食安全风险。建议曲周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最优化配置,完善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农业,同时应用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耕地的播种面积,达到提高粮食产量和持续土地利用的目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万江 李琪
基于全国11省1 646户农户调研数据,文章分析了农户兼业、生产性服务与水稻种植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兼业农户比重和平均兼业水平都很高的背景下,兼业导致的"劳动力流失效应"在纯农户和兼业农户的种植面积决策中均有所体现,并且在一兼农户中表现最为显著,而"投资效应"仅体现在纯农户的种植面积决策上。接受生产性服务有助于提高各类农户的种植面积,能够缓解种稻劳动力流失对种植面积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能够缓解一兼农户农业收入比重下降对种植面积造成的负面影响。由此,加强粮食产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纯农户粮食生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林萍 陈松全
利用2010年8—10月对福建省浦城和永安的农户购买水稻种植保险调查的数据,对福建省水稻种植保险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对影响农户购买水稻种植保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性别特征、种植规模、对水稻种植保险的认识及是否有听说过理赔等,对农户购买水稻种植保险的影响显著,而教育程度、种植年限及产量变异系数对购买决策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印礼 李大兵 张目
辽宁本是一个工业大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在国家工业化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工业倾斜政策,在共和国的建设中,辽宁长时期将工业作为发展重心,而农产品长期短缺。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辽宁农业以现代大工业为依托,厚积薄发,由粮食短缺到自给有余,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形成了农业种植结构的区域特色。面对入世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根据推进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需要,辽宁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善高 雷昊
[目的]在土地流转费用迅速攀升的背景下,系统研究土地流转费用上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方法]使用2012—2016年江苏省物价局调研的微观农户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土地流转费用上涨对土地转入户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土地流转价格上涨对土地转入户的农业生产决策和农业生产方式会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而言,面对土地流转费用上涨,土地转入户会调节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表现为减少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而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同时,土地转入户还会调整作物种植品种,表现为减少普通粮食作物种植而增加优质粮食作物种植。此外,土地转入户在农业生产中还会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表现为减少劳动力的使用而增加机械的使用。[结论]面对土地流转价格上涨,土地转入户会基于利润目标来采取相应的农业生产策略,因此土地转入户的农业生产收益会在一定范围内有所保证,但需要警惕的是土地流转价格上涨会使土地转入户减少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而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当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发生较大逆转时,这会影响我国粮食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迪明 杨肖丽 江金启 张广胜
根据辽宁省粮食主产区水稻种植户277份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发现,58.84%的农户在生产中存在外包行为,74.37%的农户愿意扩大未来的种植面积。选取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特征为主变量、农户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为控制变量,实证分析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生产环节外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进一步分析发现,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生产环节外包对其土地经营规模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生产环节外包对其土地经营规模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农户 生产环节外包 土地规模经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娟娟 沈淘淘
本文基于吉林省玉米种植小农户的调研问卷得到的相关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二元Logit计量模型,对玉米临储政策改革实施后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化收购后,玉米价格已经成为影响农户种植决策最为主要的因素,随着市场价格逐渐回归合理水平,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增强;由于补贴政策发布不及时、不明确,玉米生产者补贴对农户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家庭特征中,户主文化程度越高,种植结构调整意愿越强,而家庭从事玉米种植的劳动力人数越多,种植结构调整意愿越弱;生产特征中,玉米单产越多、植玉面积越大,农户越倾向于保持玉米种植,而随着玉米种植成本的增加,农户越倾向于改变种植结构。
关键词:
玉米市场化改革 农户种植决策 玉米价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利国 刘芳 王慧芳
利用江西省339户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离散选择模型对水稻种植农户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调查数据显示,37.76%的水稻种植农户选择了销售合同、生产合同、合作社和垂直一体化等产销关系更紧密的农业生产方式。实证研究表明,年龄、固定资产转化损失情况、交易过程顺畅情况、是否参加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家庭成员非农职业情况等五个因素显著影响水稻种植农户产销关系更加紧密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一些政策涵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福夺 李忠义 尹昌斌 何铁光
以南方稻区农户农田轮作绿肥为例,基于506户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对其绿肥种植决策行为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从农户意愿来看,在充分尊重农户追求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农田引入绿肥进行土壤肥力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能够得到多数农户的支持。从各因素的影响机制来看,农户年龄、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收入、农户对绿肥种植的社会和生态福利认知水平以及外部因素是影响其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个体特征和家庭禀赋,外部因素对农户绿肥种植决策正向促进作用更明显,尤其是政策宣传和种植补贴影响十分显著。据此,提出应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保障其追求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权利;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绿肥种植的综合福利认知;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加强绿肥示范基地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农户绿肥种植补贴标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靖飞
农户对农作物品种的认知直接影响其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对于农户重复购买优良品种、扩大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非常有利。本文利用实证研究方法,以江苏省22县(市)36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农户水稻品种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水稻品种认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农业生产决策者是否户主、性别、是否兼业,农户水稻种植面积,农户购种对象,农户所处经济区域,农户换种是否因为种子广告、是否因为农技人员推荐以及是否因为政府良种补贴政策等,农户水稻品种认知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水稻品种 认知 线性概率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静斐 陈志钢 Filipski Mateusz 王建英
为了解耕地经营规模及耕地质量禀赋对农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以广西2014年典型地区的水稻种植为例,利用Poisson模型和Logit模型,以耕地经营规模及其质量禀赋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分析其对农户水稻生产环节外包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经营规模扩大会使农户更倾向于生产环节中采用外包,尤其是在整地、收获这些劳动密集型环节;耕地肥沃程度会显著提高农户在生产环节采用外包服务的可能性和频率;出于外包成本的考虑,随着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户会减少在诸如灌溉等作业频繁的生产环节的外包可能性,也会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向红玲 陈昭玖
农业分工深化关键在于提高农业迂回生产程度,将规模经济与分工经济相结合进行分析,探寻适度规模经营下分工深化的路径和发展模式,从而推动规模经济向分工经济转化。以分工深化——农业迂回生产为理论突破口,结合分工深化、农业规模经营相关理论,基于江西623份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规模经营意愿、农业分工深化迂回生产之间影响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物质资本迂回和人力资本迂回显著影响农户规模经营意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迂回程度越高,农户规模经营意愿越强,物质资本迂回对农户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相对更强;农业机械服务、化肥农药种子服务、雇工服务等方面生产性服务对农户规模经营呈显著正向影响,劳动用工来源、农户兼业等情况对农户规模经营影响相对较弱。因此,提出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雇工经营等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农业迂回生产程度,推动农业分工进一步深化,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