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5)
- 2023(9454)
- 2022(8174)
- 2021(7723)
- 2020(6473)
- 2019(14563)
- 2018(14596)
- 2017(28934)
- 2016(15796)
- 2015(17677)
- 2014(17338)
- 2013(17077)
- 2012(15695)
- 2011(14449)
- 2010(14881)
- 2009(14269)
- 2008(14069)
- 2007(12632)
- 2006(11458)
- 2005(10441)
- 学科
- 济(60055)
- 经济(59992)
- 管理(46734)
- 业(43719)
- 企(35747)
- 企业(35747)
- 方法(25728)
- 数学(22558)
- 数学方法(22196)
- 农(18802)
- 中国(18354)
- 财(17322)
- 制(15196)
- 贸(15135)
- 贸易(15127)
- 易(14797)
- 业经(13554)
- 银(12621)
- 银行(12601)
- 策(12520)
- 行(12089)
- 农业(11446)
- 学(10954)
- 融(10884)
- 金融(10882)
- 地方(10339)
- 务(9765)
- 财务(9727)
- 财务管理(9705)
- 理论(9568)
- 机构
- 学院(225207)
- 大学(222451)
- 济(94744)
- 经济(92641)
- 管理(85566)
- 研究(75873)
- 理学(72787)
- 理学院(72027)
- 管理学(70815)
- 管理学院(70400)
- 中国(60850)
- 财(48326)
- 京(46252)
- 科学(43527)
- 所(38623)
- 财经(37022)
- 中心(34555)
- 研究所(34412)
- 江(34291)
- 经(33392)
- 农(33347)
- 北京(29579)
- 范(29466)
- 师范(29237)
- 业大(29075)
- 经济学(28460)
- 州(27773)
- 财经大学(27222)
- 院(27062)
- 农业(26163)
- 基金
- 项目(138167)
- 科学(109021)
- 研究(105011)
- 基金(99692)
- 家(85190)
- 国家(84494)
- 科学基金(72173)
- 社会(65894)
- 社会科(62453)
- 社会科学(62438)
- 省(53967)
- 基金项目(51350)
- 教育(49188)
- 划(45566)
- 自然(45292)
- 编号(44471)
- 自然科(44223)
- 自然科学(44208)
- 自然科学基金(43421)
- 资助(42061)
- 成果(37904)
- 部(31219)
- 课题(31158)
- 重点(31121)
- 发(30166)
- 创(29106)
- 性(27479)
- 项目编号(27203)
- 创新(27163)
- 教育部(27078)
- 期刊
- 济(109839)
- 经济(109839)
- 研究(71996)
- 中国(42027)
- 财(35842)
- 管理(32933)
- 农(31262)
- 学报(29267)
- 融(28799)
- 金融(28799)
- 科学(28753)
- 教育(25291)
- 大学(22645)
- 农业(21309)
- 学学(21256)
- 业经(19344)
- 经济研究(18915)
- 技术(18886)
- 财经(17882)
- 经(15388)
- 贸(14328)
- 问题(14321)
- 国际(13037)
- 商业(11683)
- 理论(11627)
- 技术经济(10688)
- 现代(10681)
- 实践(10422)
- 践(10422)
- 统计(10291)
共检索到347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震龙 朱松华 郑泽华
本课题坚持货币政策短期有效的命题 ,同时也强调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绩效的主要是长期因素。未到位的制度转轨引致包括短期因素在内的综合因素积累 ,在经济转型期以内生性通货萎缩为释解。其根源在于经济结构和投融资体制广泛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扭曲 ,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传导绩效。一方面 ,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处于梗阻状态 ;另一方面 ,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架难以适应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广泛的货币替代等新形势发展 ,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加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首先要解决的是通货萎缩的内生性问题 ,其核心在于重建适应于经济结构变化的投融资制度 ,在政策层面 ,应该搭配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成 李一帆 刘子扣 韩笑
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目标的角度明确了新形势下中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内涵和功能,基于总量管理和结构优化的视角阐释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理论逻辑,分析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的改进机制,并运用月度数据构建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类检验具体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利率、信贷、投资和经济产出的调控效应,研究发现,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传统货币政策的基础上拓展货币政策调控的边际效应与有效性边界,具备"总量管理"和"结构优化"功能,兼具"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调控特征;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引导市场利率下降,其中中期工具相较短期工具引导利率下降的效果更优;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短期有效刺激信贷、投资和经济产出,但是欠缺长期影响能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迈克尔·巴尔 王宇
金融危机后实行的低利率政策促进了经济恢复,但可能会造成潜在的金融风险积累,威胁金融稳定。为了应对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各国中央银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从低利率向高利率的转变使得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以及二者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催生了英国养老基金危机和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等金融风险事件。货币政策目标与金融稳定政策目标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非一致性。但是,货币政策不能对金融不稳定风险无动于衷。中央银行应当将货币政策重点放在总量目标上,同时使用“贴现窗口”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来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金融风险 贴现窗口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泽彩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财政收入增长注入稳定性。文章指出,新形势下应聚焦战略、因情施策、做好“加减法”、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等,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效力,支持稳经济大盘。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新形势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凤钗
2012年我国对外经济显现资本外流和国际收支顺差减少的新形势,以往通过外汇占款被动投放货币的外部约束正逐渐放松,同时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我国货币发行机制问题,认为现在正是货币当局改革货币发行机制的良机;认为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货币具有灵活、微调等优点,有利于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匡国建 林平 何伟刚
本文对国内外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在执行货币政策中的作用进行了纵横比较,对金 融监管与货币政策职能分离后,我国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执行货币政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 了在新形势下提高我国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执行货币政策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分支机构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同时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从而影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及加速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亚平 王蕊
借助可变系数的结构VAR模型,考虑外生冲击的波动性,对1996—2016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货币冲击对GDP的短期和中期影响显著降低;比较而言,货币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会产生较明显的负向冲击,但总体波动幅度不大。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毕海霞 郭幼佳
面对新常态下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将发生新的转变,传导效果更加不确定,疏通的难度也增大,以利率调节为主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模式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转型的主要目标。对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利率走廊机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转型;继续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健全与市场化相适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断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传导机制的作用;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市场的比重,以提高我国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凯
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全面分析 ,认为在实体经济发生根本性的结构变化之后 ,与原有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是造成货币政策低效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的情况下 ,只有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机构传导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改革 ,才能保证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丽丽
随着金融市场及环境的不断变化,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仅依靠传统途径,还可以通过资产价格途径来影响消费和投资。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影响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等资产价格的变动,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行为。但目前这种资产价格传导途径是否顺畅,还存在什么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证实了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不是很顺畅,并从中分析原因,给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效率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 传导途径 顺畅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村璞 何静
突破原有的线性框架约束,使用非线性方法对我国的货币传导渠道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存在三条,分别是信贷渠道、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每一条渠道都有各自的门限值,各条渠道不同的门限值造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非对称性特征,同时也形成了每一条传导渠道的非对称性。
关键词:
货币传导 非线性 非对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朝晖
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组成细分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从分析公开市场操作目标的"宣布效应"、资产证券化、居民融资渠道的变化、金融合并等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讨论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变化,希望能给我国金融阶层以启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