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7)
2023(14460)
2022(12659)
2021(12056)
2020(10222)
2019(23445)
2018(23621)
2017(44724)
2016(25339)
2015(29220)
2014(29460)
2013(28163)
2012(25858)
2011(23468)
2010(23849)
2009(21616)
2008(20745)
2007(18363)
2006(16224)
2005(14248)
作者
(72162)
(59148)
(59113)
(56192)
(37542)
(28386)
(27023)
(23429)
(22631)
(21459)
(20086)
(19764)
(18839)
(18762)
(18254)
(18228)
(18078)
(17615)
(17193)
(16820)
(15063)
(14831)
(14390)
(13565)
(13518)
(13447)
(13358)
(13040)
(12133)
(11855)
学科
(88027)
经济(87917)
管理(68360)
(62568)
(51516)
企业(51516)
方法(39705)
数学(33858)
数学方法(33420)
中国(29644)
(25630)
(22660)
(20460)
业经(20004)
(19534)
理论(19449)
教育(17813)
地方(17605)
(17377)
贸易(17369)
(16886)
农业(16306)
(15811)
技术(15794)
银行(15755)
(15172)
(15068)
(14174)
金融(14165)
(13774)
机构
学院(350101)
大学(345703)
管理(131308)
(128661)
经济(125427)
研究(117109)
理学(112823)
理学院(111490)
管理学(109336)
管理学院(108711)
中国(85099)
(74964)
科学(73473)
(61479)
(60112)
(56761)
研究所(54557)
(52650)
中心(52165)
业大(52115)
(50143)
师范(49656)
财经(48726)
北京(47880)
技术(44890)
农业(44665)
(44016)
(42836)
(42785)
师范大学(39291)
基金
项目(231979)
科学(180234)
研究(175899)
基金(161560)
(140154)
国家(138862)
科学基金(117478)
社会(104306)
社会科(98363)
社会科学(98339)
(94088)
教育(85772)
基金项目(85749)
(79400)
编号(76514)
自然(75928)
自然科(74073)
自然科学(74052)
自然科学基金(72665)
资助(66757)
成果(63713)
课题(54895)
重点(52597)
(50923)
(49789)
(48580)
项目编号(46692)
(45392)
创新(44979)
大学(43885)
期刊
(144618)
经济(144618)
研究(104426)
中国(74211)
教育(61512)
学报(55406)
(51547)
科学(49374)
管理(49209)
(45111)
大学(41404)
学学(38325)
技术(36305)
农业(36002)
(28853)
金融(28853)
业经(25323)
经济研究(23073)
财经(22968)
职业(21575)
图书(20051)
(19616)
问题(18848)
(18253)
理论(17114)
(16577)
论坛(16577)
科技(16510)
实践(15770)
(15770)
共检索到520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广军  刘兰明  龙伟  陈长江  方建超  游新娥  
本文阐述了职业院校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演化历程,提出了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总体框架、基本内涵和主要表现,给出了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实施建议。按照能力导向、知行合一原则,以培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核心,将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关键能力标准体系分为关键通用能力、关键专业能力、关键社会能力和关键职业操守四个方面,具体细化为自我学习管理能力、数字运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中文外语能力、计划组织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晓敏  
当前,职业院校发展要充分依据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大背景,深入思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职业院校实施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既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还能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霍玉敏  
在知识经济和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双重背景下,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已经出现诸多局限。在新形势下,适应国情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国勇  
"软能力"作为体现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生的学习和以后人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有关"软能力"研究的现状,对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理论内涵进行界定,对如何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软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认为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和养成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佐彬  
文章分析了高校对团学干部培养的重要意义,梳理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团学干部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团学干部选拔机制存在不足,高校缺乏对团学干部的培训,当前团学干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在不断减弱,高校对团学干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完善等,并提出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团学干部选拔机制,重视对团学干部的监督与定期考核,注重对团学干部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通过不断推进高校团学干部的有效培养,来促进高校的不断向前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金春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已占据重要地位。高职生的就业状况,关系到高职院校在市场经济中的声誉和作用,关系到高职院校是否能稳步向前发展。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总体来看,当前各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程度都有所提高,但由于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和高职生就业的效果。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符合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引导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形成科学、向上的就业观,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如俊  
文章针对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践定位,结合有关文献,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提出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内涵、价值;剖析了国内职业院校成熟的常见四类实践教学体系;分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内容;综述了实践教学中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树根  
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和学校的新课题。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经济社会需要众多有思想、有才干的创业者活跃于市场经济中,文章以研究建立一套创业教育培养体系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创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现状和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秋月  顾建军  
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阐述与可操作性表达,更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必要途径。提升与发展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养是加快推进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求。文章借鉴相关学者劳动素养的研究成果,分析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养的内涵,并借助德尔菲法构建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调查发现中职学生劳动素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劳动素养发展存在文化困惑、技术赋魅、制度空位、资源壁垒等问题。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养培养应建立基于劳动素养的课程育人体系,建立校企劳动资源互补合作机制,构建劳动素养考核评价机制,营造劳动校园文化氛围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端祥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从高职院校自身的角度,特别是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为例,来探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宁晓明  
高等教育国际化、人力资源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当今的大学生要具有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要具有核心竞争力。文章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出发,论述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提升渠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立万  李红兵  陈强  刘利利  
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作为高端人才,新形势下提升其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一项迫切任务,但我国现有的部分研究生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影响了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诠释及对影响内外部问题的分析,探索了新形势下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雪梅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职业能力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社会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实际需求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针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了职业技能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其次,分析了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重要性;最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具体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鸣  
把目前职业学校普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上升到关注对学生终身发展教育上来,并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为此,提出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概念,并就此课程体系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开发和应用作了阐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帅  徐宏  
在全球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出来。这考验着并不完善的国内高校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对发达国家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分析、比较和研究,总结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我国国情,在充分完善我国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理论的同时,引入新媒体打造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新平台,扩大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人群,及时完成高校就业服务指导,突破创新高校就业服务形式,完善我国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