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8)
2023(5638)
2022(4873)
2021(4725)
2020(3902)
2019(8443)
2018(8341)
2017(15651)
2016(8552)
2015(9570)
2014(9204)
2013(8980)
2012(8019)
2011(6790)
2010(7141)
2009(6880)
2008(6956)
2007(6116)
2006(5483)
2005(5113)
作者
(21933)
(17966)
(17755)
(17316)
(11235)
(8634)
(8125)
(6773)
(6648)
(6587)
(6015)
(5945)
(5633)
(5603)
(5382)
(5360)
(5304)
(5232)
(5130)
(5023)
(4414)
(4364)
(4233)
(4104)
(4089)
(4024)
(3959)
(3915)
(3630)
(3518)
学科
管理(29050)
(27217)
经济(27175)
(25364)
(23545)
(21519)
企业(21519)
财政(12415)
中国(10936)
(10802)
(10427)
财务(10404)
财务管理(10356)
(10072)
(10031)
企业财务(9779)
方法(8774)
业经(7315)
地方(7223)
数学(6859)
(6728)
数学方法(6678)
(6529)
银行(6526)
农业(6513)
(6445)
贸易(6440)
(6418)
制度(6416)
(6385)
机构
学院(108922)
大学(104624)
(42827)
经济(41791)
管理(38660)
研究(36731)
理学(31849)
理学院(31545)
(31173)
中国(30991)
管理学(30953)
管理学院(30764)
(22117)
科学(20893)
财经(19640)
(19281)
(18271)
中心(17452)
(17397)
研究所(16287)
(15095)
北京(14481)
(14428)
(14308)
师范(14220)
财经大学(13879)
(13522)
(13166)
业大(12616)
经济学(12425)
基金
项目(62706)
研究(50604)
科学(48493)
基金(43107)
(36121)
国家(35776)
社会(30691)
科学基金(30620)
社会科(28938)
社会科学(28931)
(25824)
教育(23525)
编号(22636)
基金项目(22039)
(20695)
成果(19884)
自然(18045)
资助(17780)
自然科(17606)
自然科学(17602)
自然科学基金(17232)
课题(15954)
(14350)
重点(14306)
(14268)
项目编号(14172)
(13715)
(13282)
(13274)
(12645)
期刊
(57127)
经济(57127)
研究(39266)
(30024)
中国(26417)
管理(15587)
(15234)
教育(14963)
(13151)
金融(13151)
学报(13092)
科学(11984)
业经(10396)
大学(10216)
农业(10110)
财经(10022)
经济研究(9952)
学学(9459)
技术(8884)
(8644)
会计(8478)
财会(7808)
(7405)
财政(7405)
问题(7029)
(6976)
(6421)
国际(5671)
理论(5254)
商业(5184)
共检索到186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翔  
"财政乱象"是指所有违背财经纪律和财政法律法规的各种现象。它是我国当前深化反腐倡廉中必须"坚决防止和有效避免"的监管问题。财政部部长肖捷指出,"专员办要认真思考,如何更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特别在查找监管漏洞和空白点方面,要注意提前发现问题,要坚决防止和有效避免财政领域乱象丛生问题的发生。"作为财政部派出机构,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查找监管中的漏洞和空白点,做到提前发现问题,既抓前头又抓后头,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翔  
第一,进一步加大预算管理监察力度。现代财政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预算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也是保障社会对财政运行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的重大举措。在新形势下,财政专员办工作职能转型要突出对预算编制的监督审核,在监督检查预算编制时,重点揭示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预算编制不完整、预算指标不细化、预算编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宝田  
新形势下的财政支农特点、问题与对策财政部农业司张宝田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农业发展又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只有正确地分析这些情况和问题,才能把握时机,采取必要措施,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伟  
破解中国“三农”困境,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农村城市化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可在城市化快速扩张的同时,“三农”问题却并未随之消失,反而更加突显,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探讨的即是诸如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城市化高度发达地区“三农”问题的成因及破解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靳海增  吴梦龙  马桂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这就为新时期下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财政部门能否适应时代要求更好发展,能否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骨干队伍。因此,我们对新时期加强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进行研究,认真分析当前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找准建设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内涵和总体目标,提出建设财政干部队伍的新思路、新措施,希望本文能为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程丽华  
认真履职,2019年监管局工作成效显著2019年是财政部派出机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按照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更名设立为财政部各地监管局,这是财政部派出机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一年来,各监管局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快转职能、转方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阳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发力,对"三农"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也对财政支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同时,必须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农思路,为促进"三农"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三中全会开启"三农"发展新征程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是农业现代化滞后,经济社会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仍是城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红兵  
一、深化改革强化职能实现财政支农工作思路的重大转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指明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财政部门必须按照全会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总结过去支农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改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当前,受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叠加影响,稳定和扩大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如何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就业的稳定器作用尤为重要。本文系统梳理了"十三五"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支持就业创业工作的有关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稳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做好稳就业工作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长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随着财政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化,必须与时俱进地对我国财政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本文围绕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通过新旧对比的方式,对新形势下财政职能的重新定位以及机制和手段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旭宏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我们必须调整财政支农政策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鼓励财政支农资金在机制和制度上创新,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导向作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安徽省财政厅党组紧扣解决问题这个核心,以开展五个专项行动和建立五类重点制度工作为抓手,紧密结合财政实际,把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贯穿始终,严把预算约束关、资金使用关、风险防控关和政风行风关,坚决反对"四风",推动教育实践活动与财政工作"两结合、两促进、两提高"。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坚持厉行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有恒  曾蔼祥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治理“三乱”,减轻农民和企业的负担,一直高度重视,发了不少文件,各级党政机关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治乱减负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不少地方和干部,对党中央的三令五申只当耳边风,“三乱”行为屡禁不止,农民负担一再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成威  詹卉  
风险社会大背景下,财政与货币协同需要思维方式创新与理论工具重建,应与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与目标相匹配,应基于未来而不是过去、基于不确定性而不是确定性的视角来思考财政与货币协同问题。当前和未来,我国面临经济“三重压力”,财政与货币协同应致力于引导预期与构建发展的确定性,如此,才能在短期以超常规政策稳住经济大盘,在长期以激发潜力提升国家战略竞争能力。在此思维框架下,可得到一些“颠覆性”认知,包括:政府赤字预示着私人部门的盈余;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政府债务是“资产”而非“负债”;财政“不可能三角”会变为“可能三角”;赤字以及货币发行与通货膨胀无必然联系。未来,我国应从战略上考量财政与货币协同问题,“纾困”需要发挥好货币作为“水库”和财政作为“沟渠”的协同作用,运用市场化方式将利率降至合理水平以降低国家发展成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坤  程瑜  
作为社会总需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消费增长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为主的拉动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措施,是使我国经济走向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严峻的形势下,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我们必须更多地依靠消费需求增长渡过难关,通过投资和消费"齐步走"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以确保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持续性。这意味着以降低税负、改善收入分配、提高就业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方向的财政政策的应用将至关重要。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应当而且必须在促进消费的政策体系中发挥其主动的适应性和应有的前瞻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