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3)
- 2023(11493)
- 2022(9964)
- 2021(9535)
- 2020(7659)
- 2019(17781)
- 2018(17574)
- 2017(34306)
- 2016(18647)
- 2015(20918)
- 2014(21017)
- 2013(20763)
- 2012(18954)
- 2011(16958)
- 2010(16852)
- 2009(15379)
- 2008(14603)
- 2007(12545)
- 2006(10727)
- 2005(9298)
- 学科
- 济(74105)
- 经济(74026)
- 管理(51617)
- 业(48846)
- 企(40393)
- 企业(40393)
- 方法(33001)
- 数学(28226)
- 数学方法(27884)
- 农(20610)
- 中国(19449)
- 学(17751)
- 业经(16925)
- 财(16819)
- 地方(15595)
- 农业(13884)
- 贸(12854)
- 贸易(12846)
- 制(12593)
- 理论(12512)
- 易(12455)
- 和(12040)
- 环境(11546)
- 技术(11524)
- 教育(10576)
- 银(10404)
- 银行(10369)
- 务(10310)
- 划(10270)
- 财务(10245)
- 机构
- 大学(257640)
- 学院(257076)
- 管理(105276)
- 济(99123)
- 经济(96856)
- 理学(91610)
- 理学院(90594)
- 管理学(89042)
- 管理学院(88583)
- 研究(86210)
- 中国(62973)
- 京(55724)
- 科学(54113)
- 财(43974)
- 所(42627)
- 农(41156)
- 业大(39804)
- 中心(39091)
- 研究所(38999)
- 江(36590)
- 财经(35604)
- 北京(35179)
- 范(34912)
- 师范(34637)
- 经(32405)
- 农业(32183)
- 院(32180)
- 州(29973)
- 经济学(28355)
- 师范大学(27996)
- 基金
- 项目(181629)
- 科学(142531)
- 研究(134948)
- 基金(130610)
- 家(113452)
- 国家(112497)
- 科学基金(96598)
- 社会(83102)
- 社会科(78580)
- 社会科学(78556)
- 省(71208)
- 基金项目(70135)
- 自然(62990)
- 自然科(61467)
- 自然科学(61455)
- 教育(61425)
- 自然科学基金(60310)
- 划(60012)
- 编号(56498)
- 资助(52891)
- 成果(45576)
- 重点(40305)
- 部(39569)
- 发(38874)
- 课题(38511)
- 创(37884)
- 创新(35214)
- 项目编号(34653)
- 科研(34458)
- 教育部(33740)
- 期刊
- 济(108478)
- 经济(108478)
- 研究(75184)
- 中国(50396)
- 学报(40400)
- 科学(38265)
- 农(38243)
- 管理(37923)
- 教育(31456)
- 财(31005)
- 大学(30542)
- 学学(28577)
- 农业(26942)
- 技术(22189)
- 融(19947)
- 金融(19947)
- 业经(18680)
- 经济研究(16789)
- 财经(16177)
- 图书(14779)
- 问题(13944)
- 经(13692)
- 理论(13454)
- 科技(13246)
- 业(12901)
- 实践(12595)
- 践(12595)
- 资源(12107)
- 技术经济(12060)
- 现代(11856)
共检索到371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程恩富 张杨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化,现有的土地流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存在严重的私有化风险。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基础,亟须重温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农村和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二次飞跃论"的战略思想和方针,积极防范和纠正土地改革中私有化的巨大风险,保障土地流转沿着社会主义农村集体化、集约化道路发展。基于近40年的农业发展成就以及对于"十三五"时期的展望,综合我国农业生产力质的飞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享发展理念等时代新特征,可以得出邓小平提出的条件已经总体具备,新形势下必须促进而决不可无视"第二次飞跃"的战略方针。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二次飞跃"的科学理论指导,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分"与"统"思想、"四条底线"思想、"贫困村集体经济较弱"思想等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土地流转促进"第二次飞跃"的有效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程恩富 张杨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化,现有的土地流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存在严重的私有化风险。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基础,亟须重温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农村和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二次飞跃论"的战略思想和方针,积极防范和纠正土地改革中私有化的巨大风险,保障土地流转沿着社会主义农村集体化、集约化道路发展。基于近40年的农业发展成就以及对于"十三五"时期的展望,综合我国农业生产力质的飞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享发展理念等时代新特征,可以得出邓小平提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祥瑞 陶克涛 孟凡有 傅仲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即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笔者认为 ,新阶段应以市场为导向 ,在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动下 ,以利益为纽带 ,变小农经济为规模化效益 ,实施产业化经营 ,增强农业的竞争地位 ,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俊梁 张雅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治理结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保障。文章指出,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扩张很快,但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存在许多问题,致使合作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合作社内部的摩擦效应所抵消,合作社的组织资源未得到充分发挥。文章认为,为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效运作,在治理结构设计上要充分重视不同成员的能力差异与利益关系,区分两类决策类型并赋予不同的投票权,设立独立监事以加强合作社内部的监督与制衡。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治理结构 独立监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武惠恩 王志明
产业化:农业第二次飞跃的战略选择武惠恩,王志明一、农业产业化是农业自强自立,实现腾飞的必由之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引导千家万户农民进入日益发育的市场,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自强自立的高效益产业,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又一次重大而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支小青
企业经营方式的第二次飞跃:从商品经营到资本运营支小青在世纪之交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资本运营已经引起中国经济学界的广泛重视。中国能否顺利渡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能否切实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能否有效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已成为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简桂华
高要市位于广东省中部,西江中下游。全市总面积2109平方公里,人口68.6万,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5万人。全市共辖19个镇,全部是省的重点工业卫星镇。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飞跃发展。去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45.64亿元,比1992年增长42%;乡镇企业总产值30.7亿元,比上年增长54.2%,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22.54亿元,比上年增长71.5%;财政收入1.093亿元,比上年增长66.1%,农村人均纯收入1650元,比上年增加322元,增长24.2%。高要市去年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市。今年经济开局又呈现全面增长的好势头,第一季度乡镇企业总产值比去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志仓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业开始的,农业的生产力在改革的初期得到了较好的释放,农业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农村土地流转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改革的一个侧重点。如何认识这次改革,以及此次改革将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这将是本文的着重分析所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绍东 邰俊杰 卜俊煜 高雅婷 邓宏伟 陈文琦 姚瑾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已实现了从人民公社制度到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第一次飞跃",但仍需要向规模化经营和集体经济方向进行"第二次飞跃"。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考察了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两条路径,提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一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一条路径。而生产关系改革引领生产方式演进和生产力水平跃升,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二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二条路径。在对安徽小岗和贵州塘约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的改革可以明确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方向,着力改变目前农地集体所有权的"空置"状况,恢复和增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功能。在此基础上,分类设计农地制度的三类具体形式,一是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大中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引导种田大户和家庭联合农场发展的中小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三是引导"农户+公司"模式发展的农地股份公司。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东
列宁社会主义观的发展经历了二次飞跃:不仅在1917年十月革命实践中经历了第一次飞跃,而且在十月革命以后的七年实践探索中,特别是从1921年开创新经济政策道路,到1923年政治遗嘱、最后构想中,又实现了第二次飞跃与理论创新。第二次飞跃的三个显著标志,对落后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发展道路、工作重心与社会主义实质的理解上,都实现了理论创新。这是列宁主义思想发展的制高点,也是我们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在思想理论创新上最重要的源头活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聿颂
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山东省胶州市的经验黄聿颂农业规模化经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沿海发达地区农业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必然途径。胶州市是山东省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现总人口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3万人,全市耕地面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士明
乡镇企业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机制崔士明农村改革十多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据有关资料表明,1993年虽然全国资金短缺,乡镇企业仍然得到了持续高涨的发展,全年总产值达到2.9万亿元,上交国家税金950亿元,纯利润16...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俊梁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瓶颈。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二次飞跃要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关键措施。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贯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对生产关系调整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抵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各地农村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拓宽农民组织化领域,培养新时期的新型农民,夯实农民组织化发展的基础,要成为现阶段党和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农民组织化 农村改革 第二次飞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敏
组织与制度创新:中国农业第二次飞跃的关键唐敏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的准确判断,无疑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为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农业发展速度越来越低,一些大宗农产品处于徘徊和低水平的增长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辉
世界经济新形势与利用外资中的新问题──世界经济论坛第二次会议侧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彭辉最近,《中华工商时报》、中国民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联合召开了世界经济论坛第二次会议。政界、学术界及实业界有关人士出席了会议,并就世界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