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1)
- 2023(13114)
- 2022(10854)
- 2021(10060)
- 2020(8087)
- 2019(17665)
- 2018(17468)
- 2017(33338)
- 2016(18002)
- 2015(19829)
- 2014(19408)
- 2013(19092)
- 2012(17770)
- 2011(16262)
- 2010(16582)
- 2009(15771)
- 2008(15431)
- 2007(14032)
- 2006(12817)
- 2005(12044)
- 学科
- 济(75546)
- 经济(75467)
- 业(54314)
- 农(47580)
- 管理(40514)
- 农业(31948)
- 企(29871)
- 企业(29871)
- 中国(27340)
- 银(22491)
- 银行(22479)
- 地方(22452)
- 方法(22030)
- 制(21525)
- 业经(21443)
- 行(21347)
- 数学(18706)
- 数学方法(18524)
- 融(18017)
- 金融(18015)
- 财(15009)
- 发(14520)
- 贸(14465)
- 贸易(14450)
- 易(13995)
- 度(12812)
- 制度(12808)
- 体(12107)
- 学(11962)
- 发展(11607)
- 机构
- 学院(247476)
- 大学(238772)
- 济(105363)
- 经济(103042)
- 管理(91665)
- 研究(88615)
- 中国(78184)
- 理学(76299)
- 理学院(75492)
- 管理学(74316)
- 管理学院(73869)
- 农(58697)
- 京(51139)
- 科学(50990)
- 财(49453)
- 所(44887)
- 农业(44579)
- 中心(43436)
- 江(41078)
- 研究所(39900)
- 业大(39418)
- 财经(37275)
- 经(33735)
- 范(33592)
- 师范(33296)
- 州(33257)
- 北京(32537)
- 院(31103)
- 经济学(30623)
- 银(30482)
- 基金
- 项目(155426)
- 科学(122037)
- 研究(121011)
- 基金(109478)
- 家(93763)
- 国家(92808)
- 科学基金(79194)
- 社会(77227)
- 社会科(72686)
- 社会科学(72669)
- 省(63693)
- 基金项目(57055)
- 教育(53675)
- 编号(52318)
- 划(51602)
- 自然(46869)
- 自然科(45728)
- 自然科学(45718)
- 自然科学基金(44865)
- 资助(43796)
- 成果(42314)
- 发(40016)
- 课题(36136)
- 重点(34941)
- 部(33755)
- 发展(32888)
- 创(32866)
- 农(32393)
- 展(32333)
- 性(31665)
- 期刊
- 济(132528)
- 经济(132528)
- 研究(81425)
- 农(63237)
- 中国(61169)
- 融(46296)
- 金融(46296)
- 农业(41522)
- 财(35398)
- 学报(34792)
- 科学(34027)
- 管理(31849)
- 教育(29676)
- 业经(27747)
- 大学(27726)
- 学学(26341)
- 技术(21590)
- 业(19974)
- 经济研究(18892)
- 问题(17632)
- 财经(17625)
- 农村(16633)
- 村(16633)
- 经(14995)
- 农业经济(14993)
- 世界(13953)
- 版(13091)
- 经济问题(12742)
- 技术经济(11959)
- 贸(11895)
共检索到409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振意 王豆仙
农发行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业务范围、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支农力度显著增强,但其信贷投向基本以农业产业为依托,抗风险能力低、赢利水平低,且受自然条件、市场环境的影响极大。在宏观紧缩的经济形势下,农发行防控信贷风险的难度日益加大,寻求控制风险的手段与方式更迫切。本文试就新形势下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信贷风险防范之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合金 贺潇颍
如何防范银行信贷风险,不仅要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还需要从微观基础进行考察。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银行信贷风险的构成特征、企业融资结构和企业税负的深入研究,认为我国银行信贷具有较高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税收负担过重所引起的企业内部融资比例过低、负债率过高和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要防范我国银行的信贷风险,政府需采取切实的措施较大幅度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提高企业内部融资比例,减轻企业融资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从微观层面维护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融资结构 企业税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子云
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国有粮食企业改制也进一步深化,给直接为粮食流通服务的农发行信贷资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主要原因是:企业贷款缺乏物质保证,企业资产质量差,企业经营行为亟待改进,国家政策调整对信贷资产质量影响较重,农发行自身素质低。防范信贷风险措施:加强银行员工培训,优化监管环境,完善有效资产抵押手续,主动参与企业改制,支持购销与加工企业联合经营,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适时推行等量对冲等。
关键词:
信贷风险 政策调整 封闭管理 资产保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建丽 杨书浩
农业发展银行抵押贷款风险已成为其经营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农发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抵(质)押贷款风险的防范上,尤其是对粮食、棉花、房地产等抵(质)押物的管理,更是风险管理的核心。
关键词:
农业发展银行 抵押贷款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霞 宋岩 孟庆霖 穆健 张纳川 徐晓萱 刘通
内部审计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而数字化审计是企业防范经营管理风险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电网企业开展数字化审计的必要性,提出基于数字化审计的风险防范策略和路径。通过实践证明,基于数字化审计的风险防范策略能够有效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升审计质量与监督能力,提高风险防控水平,促进审计部门发挥“免疫系统”的职能作用。
关键词:
风险防范 新形势 数字化审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付发理
在今年贯彻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决策部署,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高速增长,在防止经济过快下滑、支持经济回暖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风险。本文分析了在当前信贷高增长背景下需要重点关注的七大信贷风险,以及可能影响信贷资产质量变化的因素,提出从加强宏观经济分析、实现信贷结构优化、加强信贷精细化管理、控制集团客户中的关联贷款、防止银行资金对投机性活动的支持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保持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宽松货币政策 信贷 风险识别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万堂
邮政金融业务与其他金融业务不同,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存在着不规范的种种隐患,由于当时的经济环境的制约,央行没有更多的精力对邮政金融进行系统的、规范的、全面的监控,同时,其他商业银行基本上是垄断经营,市场受不到任何冲击,在当时也忙于发展业务,无暇顾及名不见经传的邮政金融。这就决定了加入WTO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勇
一、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非理性跟进集团客户部分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存在认识误区,对其经营风险、投资风险以及关联交易风险认识不足,把集团客户简单等同于优质客户。同时,受"羊群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和修军 郑华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晓卫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的银行业信贷也高速增长,在支持经济企稳回升的同时,面临的风险骤增。银行业应该贯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精神,结合实际,全面管理新形势下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关键词:
银行风险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风险管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坤林 殷菡笑
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性和长期性持续影响国际粮食市场的稳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大国。在新形势下,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但是,研究发现中国在利用国际粮食资源方面依然存在国际市场循环压力点风险、国际供应链断点风险、国际运输断点风险等。为有效应对国际粮食资源利用风险,在借鉴其他国家主要做法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实际提出如下对策:立足国内,稳步提升国内粮食供应保障能力;放眼国际,构建多渠道的海外粮源体系;衔接断点,推动国内外双向循环发展;互通有无,建立区域粮食安全体系。
关键词:
国际粮食资源利用 风险防范 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均宝
近年来,法治中国建设已摆上党和国家重要议事日程,依法治国进程不断加速:2004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依法治国提出明确要求;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一个时期以来,执法不当、执法过错或行政不作为、以权谋私、以税谋私、涉税贪腐等时有发生。如何在当前新形势下有效防范和控制税收执法风险,推进依法治税已成为税务系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