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7)
- 2023(12442)
- 2022(10983)
- 2021(10424)
- 2020(8801)
- 2019(20292)
- 2018(20177)
- 2017(38706)
- 2016(21691)
- 2015(24864)
- 2014(25238)
- 2013(24369)
- 2012(22369)
- 2011(20147)
- 2010(20273)
- 2009(18223)
- 2008(17683)
- 2007(15524)
- 2006(13609)
- 2005(12052)
- 学科
- 济(78949)
- 经济(78828)
- 管理(65198)
- 业(59077)
- 企(50435)
- 企业(50435)
- 方法(35860)
- 数学(30487)
- 数学方法(30114)
- 财(22502)
- 中国(21667)
- 农(21301)
- 制(19141)
- 业经(18711)
- 学(16950)
- 理论(16927)
- 地方(15389)
- 技术(14356)
- 务(14072)
- 贸(14043)
- 贸易(14036)
- 财务(14001)
- 财务管理(13971)
- 农业(13763)
- 易(13632)
- 教育(13337)
- 和(13332)
- 企业财务(13256)
- 体(13198)
- 银(13020)
- 机构
- 学院(303237)
- 大学(299199)
- 管理(118456)
- 济(115376)
- 经济(112612)
- 理学(102258)
- 理学院(101119)
- 管理学(99430)
- 研究(99423)
- 管理学院(98880)
- 中国(72048)
- 京(64494)
- 科学(60643)
- 财(55024)
- 所(49755)
- 农(45676)
- 江(45019)
- 研究所(45006)
- 中心(44520)
- 业大(43963)
- 财经(43529)
- 北京(40945)
- 范(40328)
- 师范(39976)
- 经(39434)
- 技术(37365)
- 州(36558)
- 院(36250)
- 农业(35555)
- 经济学(33626)
- 基金
- 项目(205029)
- 科学(160703)
- 研究(155530)
- 基金(145511)
- 家(125386)
- 国家(124303)
- 科学基金(106920)
- 社会(94256)
- 社会科(89073)
- 社会科学(89050)
- 省(82149)
- 基金项目(77719)
- 教育(74269)
- 自然(69136)
- 划(68528)
- 自然科(67470)
- 自然科学(67458)
- 编号(66304)
- 自然科学基金(66222)
- 资助(60029)
- 成果(54528)
- 课题(46703)
- 重点(46156)
- 部(45364)
- 创(43168)
- 发(43056)
- 制(40660)
- 项目编号(40400)
- 创新(40081)
- 教育部(39247)
共检索到445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世平
新形势下高职毕业生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脱离了企业需求,对此,可以运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以解决。广大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更新观念,推动工学结合机制的有效创新,为学生、企业和高职院校搭建沟通平台,从而实现三方的互利共赢。
关键词:
高职人才 培养机制 工学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四清
文章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探索将就业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需求与专业设置互动反馈,围绕市场需求动态调整设置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导向互动反馈,以提高培养质量提升就业竞争实力;就业导向与工作实绩互动反馈,以科学量化指标评价校内就业工作;就业结果与教学效果互动反馈,以就业结果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形成社会需求、人才培养与就业结果的良性互动反馈机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就业导向 人才培养 就业结果 互动反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金河 周晓刚
当前,地方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办学理念落后、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滞后、师资队伍建设亟待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比较薄弱与现代大学制度亟待建立等共性问题,通过对这些共性问题成因的研究,文章提出要转变办学理念、办学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完善地方性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体系、按照"现代职业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等,提升地方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地方性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端祥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从高职院校自身的角度,特别是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为例,来探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蕤
中医药发展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人才和人才培养是中医医院共同面临的永恒课题。人才的培养与留存成败关系到医院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人民健康的福祉,作为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管理部门,理应殚精竭虑,奋力作为。
关键词:
医医院人才培养 中医药 创新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蕤
中医药发展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人才和人才培养是中医医院共同面临的永恒课题。人才的培养与留存成败关系到医院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人民健康的福祉,作为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管理部门,理应殚精竭虑,奋力作为。
关键词:
医医院人才培养 中医药 创新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霍玉敏
在知识经济和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双重背景下,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已经出现诸多局限。在新形势下,适应国情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形势 高校 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刘永泽 翟胜宝
本文通过对当前形势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国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变动趋势,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理解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予以具体阐释。本文还探讨了我国会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提出了新形势下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对策,希望促进我国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相子国
本文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应当将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分为学术型、高级应用型和普通应用型三类目标加以差别培养,学术型主要为攻读会计学硕士、博士以及学术研究做好基础准备;高级应用型则主要培养会计专业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普通应用性旨在培养中小型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为此应当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现行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
会计学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巴秀丽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司法助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在国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司法改革的大环境下,司法助理专业应如何适应新形势,改变原有人才培养观念,并创新提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渐进式实践教学为途径的"一二三四"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能对高职院校司法助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司法助理 培养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子成
对新形势下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王子成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技术掌握的程度,取决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对人才层次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国家应在普及中等教育的基础上,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雪飞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转变,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转变。人才培养问题逐渐成为公立医院发展的风向标。公立医院作为医疗行业的服务主体,将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的核心,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关键。重视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和研究人才培养的痛点难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出解决方案,对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存在问题 培养举措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青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改革,需要产业企业深度参与,基于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是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趋势和长期任务。文章从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两方面,分析现状与提出建议,为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建言献策。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机制 职业教育改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丽丽
指出人才做为货运代理业中的主导因素对于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积极推进货运代理人才的培养对于货运代理企业的升级转变有直接的影响,并论述了我国货运代理企业的人才现状、人才要求特点、人才培养途径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货运代理 物流专业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晓燕
浙江省作为职业教育大省,在中高职衔接模式上做了很多尝试,于2000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3+2中高职衔接模式、2012年开始实施"五年一贯制"。通过分析浙江省护理专业多年实施中高职贯通模式的利弊,调研浙江省中职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与需求,旨在探索中高职"五年制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创新中高职衔接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