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1)
- 2023(15589)
- 2022(13394)
- 2021(12782)
- 2020(10610)
- 2019(24374)
- 2018(23988)
- 2017(46137)
- 2016(24618)
- 2015(27739)
- 2014(27129)
- 2013(26824)
- 2012(24462)
- 2011(22171)
- 2010(22030)
- 2009(20540)
- 2008(19298)
- 2007(16711)
- 2006(14742)
- 2005(13130)
- 学科
- 济(97164)
- 经济(97059)
- 管理(69171)
- 业(67517)
- 企(56843)
- 企业(56843)
- 方法(43246)
- 数学(37330)
- 数学方法(36952)
- 中国(33730)
- 融(28126)
- 金融(28124)
- 银(26855)
- 银行(26821)
- 行(25909)
- 农(25706)
- 财(24955)
- 业经(22405)
- 贸(21220)
- 贸易(21202)
- 制(20787)
- 易(20718)
- 地方(20595)
- 学(18852)
- 农业(17207)
- 理论(16623)
- 务(16311)
- 财务(16240)
- 财务管理(16214)
- 和(15483)
- 机构
- 大学(339488)
- 学院(338658)
- 济(142171)
- 经济(139240)
- 管理(133945)
- 研究(117152)
- 理学(115699)
- 理学院(114456)
- 管理学(112687)
- 管理学院(112076)
- 中国(94018)
- 京(72432)
- 科学(68872)
- 财(63358)
- 所(57791)
- 中心(54004)
- 研究所(52737)
- 财经(51386)
- 农(49666)
- 江(46952)
- 经(46850)
- 业大(46453)
- 北京(46453)
- 范(44345)
- 师范(44000)
- 经济学(43434)
- 院(42470)
- 州(39225)
- 经济学院(39205)
- 农业(38767)
- 基金
- 项目(229849)
- 科学(181288)
- 研究(172067)
- 基金(167638)
- 家(144926)
- 国家(143746)
- 科学基金(123567)
- 社会(108959)
- 社会科(103371)
- 社会科学(103346)
- 基金项目(88353)
- 省(87297)
- 教育(78646)
- 自然(78578)
- 自然科(76763)
- 自然科学(76746)
- 自然科学基金(75365)
- 划(73951)
- 编号(70620)
- 资助(69378)
- 成果(57648)
- 部(51541)
- 重点(51373)
- 发(49641)
- 课题(48347)
- 创(48182)
- 国家社会(44965)
- 创新(44899)
- 教育部(44821)
- 项目编号(43797)
- 期刊
- 济(153131)
- 经济(153131)
- 研究(104052)
- 中国(64047)
- 管理(49939)
- 学报(49042)
- 科学(47260)
- 财(46407)
- 农(45533)
- 融(42068)
- 金融(42068)
- 教育(37895)
- 大学(37524)
- 学学(35100)
- 农业(31654)
- 技术(28059)
- 经济研究(26023)
- 财经(24798)
- 业经(24306)
- 经(21273)
- 问题(19337)
- 图书(17970)
- 贸(17700)
- 理论(17101)
- 业(16996)
- 国际(16299)
- 世界(15988)
- 技术经济(15886)
- 现代(15506)
- 实践(15444)
共检索到503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柳钦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石油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紧,石油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因此,为应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未来走势,保障中国金融体系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安全和长期稳定发展,中国迫切需要制定石油金融体系。本文认为,新形势下中国石油金融体系构建的战略取向为:多层次构建石油交易市场体系;多渠道营造石油银行系统;多途径形成石油基金组合以及多方位灵活运用石油外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柳钦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石油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紧,石油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因此,为应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未来走势,保障中国金融体系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安全和长期稳定发展,中国迫切需要制定石油金融体系。笔者认为,新形势下中国石油金融体系构建的战略取向为:多层次构建石油交易市场体系;多渠道营造石油银行系统;多途径形成石油基金组合;多方位灵活运用石油外汇等等。
关键词:
石油金融 石油金融化 石油金融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柳钦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石油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石油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因此,为应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未来走势,保障中国金融体系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安全和长期稳定发展,中国迫切需要制定石油金融体系。文章认为,新形势下中国石油金融体系构建的战略取向为:多层次构建石油交易市场体系,多渠道营造石油银行系统,多途径形成石油基金组合,多方位灵活运用石油外汇,等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曾燕萍 安振
长期以来,中国油气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石油运输面临进口来源多元化程度低、运输方式单一、海上运输能力薄弱、国内承运比例低等问题,石油运输安全面临诸多隐患和严重威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全面推进中国石油运输安全带来新的机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应积极推动能源国际合作,多元化石油进口来源;加强管道建设,多样化运输方式;提高国内石油开发储备能力,优化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
石油运输安全 一带一路 多元化战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建 杨丹 董秀成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带来了机遇。中国石油企业通过分析国际石油市场环境确定跨国并购目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并购的方式在国际上寻求稳定的油源,保障国内石油供应,以实现国家石油安全和企业国际化、全球化的目标。但在并购过程中不应急于求成,应借鉴跨国石油企业并购的成功经验,运用并购理论科学慎重选择并购目标,控制并购风险,有效进行整合,实现并购效益。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石油 跨国 并购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丁蕊
针对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新形势下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改善自身劣势的现实问题,通过对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设性发展战略,以期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新形势 中小物流企业 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仁金 马杰 万学鹏
"走出去"成为我国石油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保证国内能源安全和满足社会石油需求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给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机遇,本文通过研究金融危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提出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上要适时调整目标市场选择和"走出去"形式选择,同时要采取多样化的项目发展战术、不拘一格的项目组织策略,政府加大保障支持力度,共同促进我国石油企业开展海外油气合作。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石油企业 走出去 战略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小济
一枚硬币两面看,重新 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正当人们在谈论“信息网络把各国经济编织为一体,创造着无国界经济的可能性”时,东亚地区爆发了剧烈的金融风潮。货币、银行和股市三重危机交织并发的危机席卷了除中国(大陆)之外的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并波及欧美,而且至今危机仍在加深和蔓延。发展中国家不能不审视形势,重新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晨燕
一、中国对非援助面临的基本形势(一)不断推进同非洲国家的友好交往是中国的长期对外政策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非洲国家独立后,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联合自强,谋求和平、稳定与发展,非洲联盟等地区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海洲 周诚君
30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改革事业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新形势下,中国正面临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大契机。但在新一轮的全球平衡中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文章提出以下十点建议:一是打破认识误区,加强宣传教育;二是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准备,做好基础梳理工作;三是以加快推进中美BIT谈判为契机,推动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领域标准的提高;四是加快实施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五是以服务业领域扩大对外开放为突破口,取消限制,推动实质性扩大开放;六是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七是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八是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内改革;九是开放的同时也要注重监管;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华俊
在政府对粮食安全战略进行调整并将其提升为首要工作任务之后,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自给战略?这是一个亟需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国粮食自给率变化的基础上,总结了未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粮食自给战略:以口粮自给为重点,审慎放开饲料与工业用粮;以加强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质量并重;统筹粮食贸易战略制定,高效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强化粮食产业的全球布局,保障粮源的有效供给;改革粮食安全储备体制,提高储备效率;拓展食物来源,减少粮食损耗和浪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惠芬
为保障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石油供应,必须稳定地取得国外的石油资源,但现实是,中国的石油地缘形势严 峻。中国石油地缘的战略对策是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国石油安全的地缘战略环境:改善中美关系,开展石油外交,在东北亚与 日本、韩国合作,在东南亚加强战略投入,在南沙海域实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关键词:
石油安全 地缘 战略 中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汉昌
指出中国的石油跨国企业加快了进入国际市场步伐,但现有研究对于这个重要产业的全球化战略研究却相对不足,并以CGMS模型为基础,融入石油产业特性后构建了中国的石油产业全球化战略的理论模型CPGS,拓展了全球化理论在行业的应用。
关键词:
石油业 全球化战略 绩效 CPGS模型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费兆奇 殷剑峰 刘康
本文采用利率、汇率、股价、房价、信贷和国际油价缺口构建了新形势下我国的金融条件指数(FCI),并考察了FCI对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在确定FCI各变量权重时,我们基于联立结构模型,明确设定所有金融变量通过总需求进而影响通货膨胀,同时允许国际油价直接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FCI对通货膨胀和GDP增长率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说明FCI可以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金融条件指数 货币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玉军 邓灵昭
金融科技对金融的影响是国家、社会、学术界等非常重视的课题。现阶段越来越多金融科技正应用于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创新的行为中。我国作为全球新兴的金融体系市场,更需要加强对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视。文章就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予以梳理,总结了金融科技的重要内核和应用场景,对未来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给与政策性建议。现阶段无论是银行、证券,还是保险等都有较大业务交叉,纷纷开始大资管、大投行的多条线业务并行发展,因此金融机构都应该更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到科技金融研发中,保持团队能具有开发持续性迭代产品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金融科技与监管的一体两翼式发展结构,从政策面引导金融科技良好发展,加大金融对实业稳步辅助。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区块链 人工智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