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6)
- 2023(13599)
- 2022(11508)
- 2021(10755)
- 2020(8829)
- 2019(19691)
- 2018(19255)
- 2017(37064)
- 2016(19872)
- 2015(22154)
- 2014(21603)
- 2013(21083)
- 2012(19369)
- 2011(17732)
- 2010(17718)
- 2009(16827)
- 2008(16595)
- 2007(14747)
- 2006(13193)
- 2005(12170)
- 学科
- 济(79614)
- 经济(79507)
- 管理(60971)
- 业(54870)
- 企(44943)
- 企业(44943)
- 方法(31630)
- 数学(27900)
- 数学方法(27619)
- 中国(25998)
- 财(24421)
- 农(23450)
- 制(22016)
- 贸(20029)
- 贸易(20016)
- 易(19650)
- 业经(18242)
- 银(16270)
- 银行(16261)
- 行(15628)
- 融(15015)
- 金融(15012)
- 体(14435)
- 农业(14411)
- 策(13967)
- 务(13732)
- 财务(13697)
- 财务管理(13665)
- 企业财务(12928)
- 地方(12815)
- 机构
- 学院(277155)
- 大学(275972)
- 济(128273)
- 经济(125900)
- 管理(104674)
- 研究(98822)
- 理学(88951)
- 理学院(88044)
- 管理学(86846)
- 管理学院(86307)
- 中国(79677)
- 财(63171)
- 京(57458)
- 科学(52645)
- 财经(48708)
- 所(48469)
- 中心(44892)
- 经(44398)
- 研究所(43118)
- 经济学(41465)
- 江(41171)
- 农(38987)
- 经济学院(37288)
- 北京(36860)
- 财经大学(36242)
- 院(35493)
- 范(34470)
- 师范(34214)
- 业大(33602)
- 州(32242)
- 基金
- 项目(177119)
- 科学(142335)
- 研究(135580)
- 基金(132057)
- 家(113260)
- 国家(112374)
- 科学基金(97236)
- 社会(90302)
- 社会科(85907)
- 社会科学(85896)
- 基金项目(67715)
- 省(65807)
- 教育(62421)
- 自然(58765)
- 自然科(57444)
- 自然科学(57429)
- 自然科学基金(56450)
- 划(55868)
- 资助(54463)
- 编号(54304)
- 成果(45595)
- 部(41853)
- 重点(40087)
- 制(39188)
- 国家社会(38767)
- 发(38563)
- 课题(38134)
- 创(37479)
- 教育部(36968)
- 性(35817)
- 期刊
- 济(145124)
- 经济(145124)
- 研究(92514)
- 中国(58414)
- 财(48893)
- 管理(41850)
- 农(37315)
- 科学(35564)
- 学报(35106)
- 融(34868)
- 金融(34868)
- 教育(29378)
- 大学(28224)
- 学学(26506)
- 经济研究(25617)
- 农业(25299)
- 财经(25164)
- 技术(22591)
- 业经(22425)
- 经(21793)
- 贸(19101)
- 问题(18610)
- 国际(17524)
- 世界(15964)
- 业(13589)
- 技术经济(12947)
- 理论(12843)
- 现代(12648)
- 统计(11868)
- 商业(11793)
共检索到435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成 李一帆 刘子扣 韩笑
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目标的角度明确了新形势下中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内涵和功能,基于总量管理和结构优化的视角阐释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理论逻辑,分析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的改进机制,并运用月度数据构建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类检验具体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利率、信贷、投资和经济产出的调控效应,研究发现,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传统货币政策的基础上拓展货币政策调控的边际效应与有效性边界,具备"总量管理"和"结构优化"功能,兼具"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调控特征;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引导市场利率下降,其中中期工具相较短期工具引导利率下降的效果更优;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短期有效刺激信贷、投资和经济产出,但是欠缺长期影响能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震龙 朱松华 郑泽华
本课题坚持货币政策短期有效的命题 ,同时也强调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绩效的主要是长期因素。未到位的制度转轨引致包括短期因素在内的综合因素积累 ,在经济转型期以内生性通货萎缩为释解。其根源在于经济结构和投融资体制广泛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扭曲 ,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传导绩效。一方面 ,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处于梗阻状态 ;另一方面 ,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架难以适应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广泛的货币替代等新形势发展 ,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加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首先要解决的是通货萎缩的内生性问题 ,其核心在于重建适应于经济结构变化的投融资制度 ,在政策层面 ,应该搭配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木荣 苏国强
货币政策手段是房地产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就是将住房的实物供求调控转化为房地产开发与需求的资金供求调控。本文把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工具,论文通过分析表明:利率政策、信贷政策以及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影响房地产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成本以及资金预算约束从而可以影响房价,但由于供给与需求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弹性的差异导致房地产价格调控存在不确定性,房价的调控还需要辅以其他政策工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晓明 施海松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识别资产价格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冲击的响应程度,发现各项贷款对于调控资产价格的效力最强,其次为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贷款增长对于股价膨胀起到了重要支撑和推动作用,同时贷款少增对股价收缩效应也非常显著。本文强调,信贷数量调控对于平抑资产价格波动十分关键,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Selective Credit Control)对于资产价格波动具有特殊调控效力。最后,本文提出了资产价格膨胀与资产价格收缩不同时期货币政策工具的搭配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 政策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红忠 童小龙 张卫平
在货币政策转型和调控工具多元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货币政策立场识别和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外部工具变量和事件研究法测算货币政策立场,然后研究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传导。考虑到转型时期内在的结构性特征显著,本文建立SV-TVP-SVA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在金融市场中主要通过影响利率和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传导,股市和信用利差传导受阻;存贷款基准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准备金率,预期管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准备金率和预期管理受货币政策转型的影响较小,货币政策转型主要体现为存贷款基准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所减弱,但仍发挥主导作用。总地来看,中国货币政策内含多重传导机制,"法定利率强,市场利率弱"格局有待进一步突破,货币政策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 多元调控 立场识别 转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泽彩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财政收入增长注入稳定性。文章指出,新形势下应聚焦战略、因情施策、做好“加减法”、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等,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效力,支持稳经济大盘。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新形势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勇 李开伟
文章通过构建信贷模型,以研究货币政策工具对我国信贷调控的动态影响机制,并构建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用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的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对信贷调控的影响与理论分析得到的动态影响机制比较吻合;债券利率对银行信贷调控中的作用在2010年后出现扭曲现象。由此,我国对其信贷的调控还应以贷款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的综合手段为主,而债券利率在信贷调控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关键词:
信贷调控 贷款利率 准备金率 债券利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匡国建 林平 何伟刚
本文对国内外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在执行货币政策中的作用进行了纵横比较,对金 融监管与货币政策职能分离后,我国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执行货币政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 了在新形势下提高我国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执行货币政策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分支机构 货币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蒋超良 周宏亮
一、市场货币流通量增长较快的三个阶段近几年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货币流通形势发生显著变化,其突出特点是现金投放和回笼规律打破,现金投放连续几年超经济增长。到今年上半年货币流通量已经超过1989年末货币流通量2344亿元的一倍多。形成这么大的货币流通量,期间经过了三个阶段变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维 张欣 孔艳丽 景国昌 张捷 贾伟 勾京成 梁叔翔 宋新红 庄岁林 李玲 董翠玲 孙长
中国近几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及传导作用似乎不太明显,其原因就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特别是一些环节受阻。因此,减少货币政策传导环节,尤其是减少货币政策执行中误导环节,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货币政策传导畅通工程,不仅是基层央行面临的任务,更是中国央行总、分行不得不关注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中介目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迈克尔·巴尔 王宇
金融危机后实行的低利率政策促进了经济恢复,但可能会造成潜在的金融风险积累,威胁金融稳定。为了应对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各国中央银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从低利率向高利率的转变使得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以及二者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催生了英国养老基金危机和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等金融风险事件。货币政策目标与金融稳定政策目标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非一致性。但是,货币政策不能对金融不稳定风险无动于衷。中央银行应当将货币政策重点放在总量目标上,同时使用“贴现窗口”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来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金融风险 贴现窗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炘 张哲
衍生产品是20世纪后期最重大的金融创新,衍生产品惊人的增长速度和OTC市场上有限的透明度引起了其在现代金融市场上作用的热烈讨论。其对金融市场和货币传导机制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分析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生柳荣 何建勇
近年来,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着力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逐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本文基于银行业经营视角,从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功能特点出发,阐述分析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六大传导机制,并探讨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实施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最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新平 贾炳汉 梅淳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必要保证。本文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操作工具 ,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操作工具的发展与现状 ,深入分析了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操作工具 中央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