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0)
- 2023(15749)
- 2022(13381)
- 2021(12728)
- 2020(10510)
- 2019(24097)
- 2018(24000)
- 2017(45944)
- 2016(25074)
- 2015(28435)
- 2014(28132)
- 2013(27644)
- 2012(25119)
- 2011(22704)
- 2010(22619)
- 2009(20939)
- 2008(20207)
- 2007(17671)
- 2006(15696)
- 2005(14152)
- 学科
- 济(101185)
- 经济(101062)
- 管理(69104)
- 业(66440)
- 企(53178)
- 企业(53178)
- 方法(43213)
- 数学(37153)
- 数学方法(36716)
- 中国(31725)
- 农(30438)
- 财(24136)
- 业经(23294)
- 贸(20963)
- 贸易(20952)
- 学(20721)
- 易(20417)
- 制(20054)
- 农业(19994)
- 地方(19823)
- 银(16326)
- 理论(16294)
- 银行(16289)
- 和(15694)
- 行(15572)
- 环境(15227)
- 融(15064)
- 金融(15062)
- 技术(14557)
- 务(14431)
- 机构
- 大学(351705)
- 学院(350137)
- 济(144835)
- 经济(141781)
- 管理(136391)
- 研究(123272)
- 理学(117171)
- 理学院(115886)
- 管理学(113866)
- 管理学院(113249)
- 中国(93388)
- 京(76278)
- 科学(74518)
- 财(64547)
- 所(62226)
- 研究所(56431)
- 农(55529)
- 中心(54981)
- 财经(51664)
- 江(50596)
- 业大(50084)
- 北京(48938)
- 范(47611)
- 师范(47228)
- 经(47043)
- 院(44554)
- 经济学(43867)
- 农业(43094)
- 州(41095)
- 经济学院(39440)
- 基金
- 项目(235751)
- 科学(185704)
- 研究(175630)
- 基金(171169)
- 家(148838)
- 国家(147610)
- 科学基金(126271)
- 社会(111062)
- 社会科(105074)
- 社会科学(105048)
- 基金项目(90268)
- 省(89795)
- 自然(80408)
- 教育(80337)
- 自然科(78543)
- 自然科学(78525)
- 自然科学基金(77101)
- 划(76284)
- 编号(72153)
- 资助(70710)
- 成果(59523)
- 重点(52829)
- 部(52619)
- 发(50845)
- 课题(49835)
- 创(48666)
- 国家社会(45903)
- 创新(45441)
- 教育部(45339)
- 科研(44607)
- 期刊
- 济(162619)
- 经济(162619)
- 研究(108646)
- 中国(68409)
- 学报(53359)
- 农(52596)
- 管理(50901)
- 科学(50415)
- 财(47585)
- 教育(41638)
- 大学(40583)
- 学学(37740)
- 农业(36472)
- 融(31550)
- 金融(31550)
- 技术(29635)
- 经济研究(26747)
- 业经(26420)
- 财经(25022)
- 问题(21612)
- 经(21536)
- 图书(19718)
- 业(19024)
- 贸(18252)
- 理论(16931)
- 世界(16730)
- 技术经济(16628)
- 科技(16170)
- 国际(16116)
- 现代(15845)
共检索到524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硕怡
文章基于2007—2018年全国及31个省级区域的短面板数据,针对人口迁徙家庭化趋势下带来的各类需求增长与城镇就业岗位、公共服务与高等教育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导致的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存在的非均衡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了收入就业等经济因素,公共服务、高等教育等社会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及转移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开放劳动力市场下提供的收入水平越高、就业机会越多,城镇公共服务和高等教育供给度越强,对于劳动力迁徙的正向推力越显著。但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增强吸纳就业的空间与能力。在优化产业结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来推动就业,提供民生需求导向的公共服务,构建与城镇化布局相适应的教育资源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劳动力迁徙的建议。以期在后疫情时代更好地推动"六稳""六保"工作,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国内大循环。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口流动 公共服务 教育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硕怡
文章基于2007—2018年全国及31个省级区域的短面板数据,针对人口迁徙家庭化趋势下带来的各类需求增长与城镇就业岗位、公共服务与高等教育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导致的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存在的非均衡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了收入就业等经济因素,公共服务、高等教育等社会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及转移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开放劳动力市场下提供的收入水平越高、就业机会越多,城镇公共服务和高等教育供给度越强,对于劳动力迁徙的正向推力越显著。但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增强吸纳就业的空间与能力。在优化产业结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来推动就业,提供民生需求导向的公共服务,构建与城镇化布局相适应的教育资源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劳动力迁徙的建议。以期在后疫情时代更好地推动"六稳""六保"工作,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国内大循环。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口流动 公共服务 教育结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小琪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在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城镇化正面临转型的重要关头。应当以制度创新来引领、推动城镇化转型,变城镇化行政主导为市场和社会公众主导,变农民"被动型"城镇化为"主动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城镇化 转型 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翔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曼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既是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也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归纳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特征,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应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遵循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保护生态居首,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市化 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央党校"能源安全问题研究"课题组 曹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人炳
1 城镇计划生育实行社区管理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行政手段加以管理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城镇原有的计划生育管理方式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1.1 城镇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加大了管理的难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城镇中来自农村和外地市镇的人口增多,而且,城镇流动人口呈逐年增长之势。其中绝大部分属于育龄人群,主要来自农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生育仍以“传宗接代”、“多子多福”为主导,而且这部分人的特点是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往往是“户籍地管不着,居住地无人管”。 1.2 城镇个体工商户队伍不断扩大,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流向社会,原来的计划生育管理显得鞭长莫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由于个人选择职业更为自由,有些单位正式工作人员辞职下海;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优化组合,部分富余人员和停薪留职人员走向社会,一些亏损企业职工内退、放长假。企业对这部分人缺乏计划生育管理措施,他们的婚姻、孕情、生育节育措施落实情况不易掌握。 1.3 党政部门机构改革,政府权力下放,各级计划生育的行政约束机制受到冲击,力度减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武华
新形势下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城镇化率达45.68%。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杰 李庆云 韦颜秋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针对近年来城镇化含义的争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等研究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对新的历史时期新型城镇化之路究竟如何走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问题 演进动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士谋 陈维肖 陈振光 彭丽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步惊人,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城镇化冒进、土地流失、资源环境破坏的问题。为此,"十八大"之后,中国领导人多次提出在新常态化下健康稳定地发展新型城镇化。通过分析全球化的背景,提出了对中国城镇化4个特征的认识,并在中国国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走创新发展模式、逐步加强认识中国城市化规律性的问题,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重大策略的新思路,确定了中国应实施以人为本、改善环境、和谐城市、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新常态化下,应结合资源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合理规划,提升质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钟茂初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重要的发展战略。本文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推进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以及推进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土地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可能遭遇的障碍,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得以顺利推进的必要前提。并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遵循帕累托原则、卡尔多改进原则、罗尔斯公正原则、可持续性原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洪昉 冯建国 薛正旗 张颖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北京市提出在二道绿隔地区开展新一轮的平原造林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该文在空间布局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北京市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并从现实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包括科学布局城镇体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以及大力整治城镇环境4个方面。同时,该文基于规划、土地利用、资金支持、农民利益、绿色产业等多方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即从空间布局入手,优化人口与产业的结构;从规划入手,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规划设计;从政策入手,确保农民全面、持...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北京 新型城镇化 问题 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晗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七成以上,而这些七成以上的人口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仅是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农村发展问题备受关注。随着中国城乡社会的变迁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乡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以农村、农业、农民为核心的"三农"问题又一次引发了诸多实际反应。尤其在新型城镇化条件下,所引发"三农"问题日益突显,如土地资源配置、农民生存、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等等。现阶段应该依托新的历史时期,深化城乡统筹体系,以新型城镇化引导我国农村发展,进而解决"三农"问题,创建"新三农"发展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心愉 曾青云
在我国新城镇化全面推进的大潮下,成人转化学习开始了从认知领域向实践领域跨越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新城镇化建设的以人为本、文化传承、四化同步的特色,为成人转化学习带来了认识更新、方式肇新、行为自新的新形势。同时,新城镇化建设的四大战略任务,也给成人转化学习带来了体系化、开放化、实效化的新优势。
关键词:
新城镇化 成人转化学习 学习型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