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1)
- 2023(7334)
- 2022(6273)
- 2021(5620)
- 2020(4675)
- 2019(9849)
- 2018(9614)
- 2017(18861)
- 2016(9736)
- 2015(10811)
- 2014(10237)
- 2013(10070)
- 2012(8941)
- 2011(8222)
- 2010(8222)
- 2009(7628)
- 2008(7061)
- 2007(6334)
- 2006(5412)
- 2005(4778)
- 学科
- 济(48710)
- 经济(48680)
- 管理(27612)
- 业(26934)
- 企(21890)
- 企业(21890)
- 地方(15045)
- 方法(14641)
- 农(13031)
- 数学(12289)
- 数学方法(12169)
- 业经(11644)
- 中国(11267)
- 产业(9969)
- 地方经济(9883)
- 贸(8523)
- 贸易(8519)
- 农业(8249)
- 易(8178)
- 制(7847)
- 技术(7240)
- 学(7008)
- 体(6861)
- 环境(6844)
- 融(6683)
- 金融(6682)
- 销(6655)
- 供销(6642)
- 财(6629)
- 和(6554)
- 机构
- 学院(135688)
- 大学(129627)
- 济(60076)
- 经济(58939)
- 管理(52421)
- 研究(48005)
- 理学(45279)
- 理学院(44803)
- 管理学(44120)
- 管理学院(43873)
- 中国(34390)
- 科学(28084)
- 京(26843)
- 所(23811)
- 财(22866)
- 研究所(21594)
- 中心(21590)
- 农(20488)
- 江(20138)
- 财经(18351)
- 业大(18199)
- 范(18132)
- 师范(17997)
- 院(17858)
- 经济学(17636)
- 州(16524)
- 经(16509)
- 北京(16424)
- 经济学院(15895)
- 农业(15866)
- 基金
- 项目(93597)
- 科学(75402)
- 研究(71544)
- 基金(66992)
- 家(57698)
- 国家(57286)
- 科学基金(49834)
- 社会(46527)
- 社会科(44371)
- 社会科学(44366)
- 省(39032)
- 基金项目(35224)
- 划(31646)
- 教育(31638)
- 自然(30366)
- 自然科(29674)
- 自然科学(29669)
- 编号(29624)
- 自然科学基金(29111)
- 资助(26218)
- 发(23616)
- 成果(22628)
- 重点(21536)
- 创(20672)
- 课题(20665)
- 发展(19760)
- 部(19733)
- 展(19461)
- 创新(19350)
- 国家社会(19265)
共检索到200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冬新 杨延龙
半个多世纪以来,东亚合作以构建区域内多边合作框架机制来促进本地区和平与发展,以构建区域一体化为目标,谋求建立东亚共同体。进入21世纪后,东亚合作驱动力减弱,制约了东亚合作进程。2008年以来,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给全球化带来巨大冲击。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全球化进程。新形势下,疫情将成为促进东亚区域合作的新驱动力,区域合作力度将大大增强。同时,东亚供应链面临结构性调整,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将成为现实需求。
关键词:
东亚合作 供应链 东亚共同体 区域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威毅
本文探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市场机制作用、克服"诸候经济"消极影响,提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东盟经济合作关系、交通设施与低碳经济合作等方面新的合作思路。
关键词:
新形势 泛珠三角 区域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兴明
外资在国内的抢购粮食行为再次拉响了粮食安全的警报。文章以农业产业链为对象,分析了在农资供应、粮食生产和购销、粮食加工及制成品销售等方面潜藏的危机。文章从政府扶持、做大做强粮食国企、培植品牌和打击粮食投机等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打造我国安全农业产业链的思路。
关键词:
新形势 农业产业链 危机分析 粮食安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夏善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晓涛
中日韩生产网络是我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在逆全球化和疫情的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区域化、近岸化、本地化趋势,日韩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与北美和欧洲生产网络相比,中日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我国在中日韩生产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也还不突出。当前,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着美国因素的挑战,日韩自身也更关注维持产业竞争优势和产业链自主可控。同时,中日韩产业合作面临新机遇,包括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大量高技术人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RCEP等经贸合作协议的推进等。未来,要积极寻找中日韩利益共同点,构建优势互补、协同高效、开拓创新、利益相容的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先军 龙雪洋
提升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是保障数字智能时代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基础。在总结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新态势的基础上发现,美国以安全之名对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实施“长臂管辖”并强化本国制造能力,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动荡期,加之美国对华“脱钩”和联合盟友孤立中国,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严峻的断链和断供风险,集成电路产业的周期性波动进一步加剧了竞争风险。但是,着眼于科技自立自强和前沿技术突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技术和产品加速突破,有效地缓解了外部力量的影响,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得到有效缓解。未来,在美国进一步强化“脱钩”威胁、全行业在人工智能牵引下加快复苏、国内技术实力和设备材料限制下,提升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韧性和安全需要发挥国家的主动行为能力强化政策供给,大力推动先进制程突破和成熟制程产能扩张,以长期的战略部署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加速“划时代产品”培育以及产业生态的建设,保障极端条件下的安全运行,驱动产业的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构建数字智能时代的国家竞争优势。
关键词:
集成电路产业 产业链 韧性 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晶晶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出并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思想,为新地区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积极推进“10+3”合作,着力发展“10+1”;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支持东盟为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所作的努力;以“10+3”机制为契机,深化中、日、韩三国合作。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应在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东盟国家从中切实受益;继续坚定不移地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大国作用;切实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处理同有关国家的海上领土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发展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切实推进三国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建设性的合作精神发展中美关系。
关键词:
新地区主义 东亚区域合作 中国 外交作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玲玲
论述了区域物流金融的内涵、优化区域物流金融产业的意义与我国区域物流金融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区域物流金融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
物流金融 区域物流 第三方物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玉主 富景筠
2009年美国推动TPP合作以来,亚太区域合作进入一个新的框架重构阶段,决定亚太区域合作未来的主要是目前正在推动的亚太框架(TPP)和东亚框架(RCEP)的发展。本文总结了国内部分专家在近期举行的一次专题会议上阐述的观点,认为下一步亚太地区最有可能形成强TPP和弱RCEP并行的新型双框架模式。
关键词:
亚太合作 TPP RCEP 框架重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锐 许菲
新冠疫情暴发后,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饱受打击并进入新的解构阶段,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大,日本经济进一步衰退。从产业链转移的视角看,疫情冲击下的"逆全球化"为东亚区域一体化创造了机遇。伴随东亚国家在防疫及各领域合作加强,区域性短距离供应链有所完善,东亚成为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日本推动经济安全策略调整,旨在提振国民经济、优化海外产业链、主导区域一体化进程。日本的东亚区域合作由相对被动转向更加主动,并突出塑造力建设。不过,世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日本与周边国家多领域分歧加大、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掣肘等因素,制约着日本东亚区域合作的动向及进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陶海东
美古两国关系正常化,不仅为两国带来经济与政治上的利好,也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对构建和平公正的国际经贸新秩序起到推动作用。从中国视角而言,美古关系的改善,为中国与古巴在油气领域的合作带来更多机遇。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古开展经贸合作的几个阶段以及国际经贸新形势对推进中古油气合作的影响,由此提出充分利用美古关系改善推进中古油气合作的有效措施,为我国制定和调整灵活的油气合作外交战略提供依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庞德良,段玉彬
日本从 2 0世纪 6 0年代开始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如“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构想。进入新世纪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快 ,日本东亚区域合作政策也进行了调整 ,面临着几种选择 :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韩组成东亚区域合作体、与东亚各国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但无论哪种选择都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顺利实现区域合作重心的转移、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及改变不合理的分工体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任建国
从行业发展和监管实践看,山东保监局近年来履行监管职责的过程,是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大胆创新的过程。在行业发展目标上,确立了保险强省建设目标。2008年,针对山东保险业"大而不强"的状况,提出"实现由保险大省向保险强省新跨越,努力建设一个‘大而强,快而优’的新山东保险市场"的战略目标,并在全国较早地开展保险强省目标体系研究工作。这一目标的提出和广泛深入的讨论,突破了一个时期以来行业安于现状、审慎有余、创新不足的观念和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施子海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能源资源的消耗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将继续处于爬坡时期,能源资源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从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的对外依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任晶晶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出并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思想,为新地区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积极推进“10+3”合作,着力发展“10+1”;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支持东盟为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所做的努力;以“10+3”机制为契机,深化中、日、韩三国合作。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应在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东盟国家从中切实受益;继续坚定不移地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大国作用;切...
关键词:
新地区主义 东亚区域合作 中国 外交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