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9)
2023(6980)
2022(5809)
2021(5631)
2020(4854)
2019(11295)
2018(10886)
2017(20684)
2016(10734)
2015(12115)
2014(11432)
2013(11697)
2012(10956)
2011(10134)
2010(10105)
2009(9455)
2008(9421)
2007(8203)
2006(7262)
2005(6996)
作者
(29142)
(24062)
(24057)
(23068)
(15502)
(11433)
(10929)
(9439)
(9429)
(8556)
(8480)
(8087)
(7813)
(7726)
(7726)
(7681)
(7187)
(7043)
(6956)
(6427)
(6049)
(5992)
(5574)
(5573)
(5563)
(5469)
(5258)
(4858)
(4745)
(4740)
学科
(50004)
经济(49958)
(26128)
管理(25264)
方法(22007)
数学(19985)
数学方法(19823)
中国(19345)
(18531)
企业(18531)
(13011)
贸易(13001)
(12767)
(11422)
银行(11414)
(11339)
(11135)
(11129)
(10983)
(10901)
保险(10809)
(10259)
金融(10259)
关系(8361)
业经(8286)
地方(7659)
(7486)
(7038)
农业(6998)
(6861)
机构
大学(153462)
学院(147795)
(76359)
经济(75281)
研究(59481)
管理(55294)
中国(51920)
理学(46335)
理学院(45790)
管理学(45164)
管理学院(44854)
(35793)
(33917)
科学(30624)
(29343)
财经(28005)
中心(26446)
研究所(26426)
经济学(25931)
(25906)
经济学院(23350)
北京(22797)
(21386)
财经大学(21280)
(20504)
(20481)
(17927)
师范(17807)
科学院(17702)
研究中心(17045)
基金
项目(94756)
科学(76310)
基金(73860)
研究(70237)
(64488)
国家(64076)
科学基金(54637)
社会(48774)
社会科(46397)
社会科学(46386)
基金项目(37404)
自然(33004)
自然科(32338)
自然科学(32329)
自然科学基金(31823)
资助(31558)
教育(31234)
(30776)
(27754)
编号(25327)
(23597)
中国(22571)
国家社会(22400)
成果(21753)
重点(21735)
教育部(20828)
(20217)
人文(19292)
(19160)
大学(18710)
期刊
(80946)
经济(80946)
研究(55008)
中国(33412)
(26089)
管理(22642)
(22440)
金融(22440)
科学(20602)
学报(20334)
(18474)
大学(16676)
学学(15374)
经济研究(15238)
财经(14722)
(13092)
教育(12878)
(12768)
农业(12461)
国际(12362)
世界(11413)
技术(11362)
问题(10772)
业经(9103)
(8413)
统计(7848)
技术经济(7816)
理论(6965)
(6568)
经济问题(6371)
共检索到243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颜少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10年来,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当前,在美对华遏制持续深化、俄乌冲突加剧世界格局演变、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演进、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变等新形势下,需要高度重视美国对“一带一路”的战略制衡和在其战略拉拢和舆论影响下相关国家的战略疑虑,以及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一些国家的战略防范等战略竞争风险,外部环境中的地缘政治风险与安全风险,建设推进过程中宏观经济风险与投融资风险、国际舆情风险,以及自身存在的短板和体制机制等不健全带来的国内风险。要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分类施策化解有关战略竞争对冲风险,巩固以中国周边为基础的“一带一路”建设基本面,全面加强“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义桅  郑栋  
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面临不少挑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非传统安全挑战。从触发因子所属范畴来看,非传统安全可分为外源性、双源性以及内源性三类;从行为主体属性来看,可以分为非国家行为体、多元行为体以及国家行为体三类。各类非传统安全都需妥善应对,审慎处理。为此本文提出从国家、周边、国际三大层面参与一带一路安全建设的思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华中南  王雪莹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本文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华中南  王雪莹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本文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曾燕萍  安振  
长期以来,中国油气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石油运输面临进口来源多元化程度低、运输方式单一、海上运输能力薄弱、国内承运比例低等问题,石油运输安全面临诸多隐患和严重威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全面推进中国石油运输安全带来新的机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应积极推动能源国际合作,多元化石油进口来源;加强管道建设,多样化运输方式;提高国内石油开发储备能力,优化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鸣  
受全球疫情蔓延、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等多种因素影响,“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税收风险明显增大。为维护我国企业境外税收合法权益、有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文章梳理了境外突出税收风险及具体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企业层面、政府层面、国际合作层面提出应对策略,以积极应对大变局背景下的税收挑战,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造有利环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廖石云  肖彦  刘章胜  
基于我国参与的两个典型跨境PPP项目:PAYRA项目和牙买加高速公路项目,分析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PPP项目主要面临的政治环境风险、法律制度风险、经济风险、宗教文化风险和其他风险,并针对各项风险提出加强政治合作、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合同规范、进行宗教文化交流以及成立PPP项目库等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作奎  陈思杨  
欧亚大陆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工程之一,对中欧两大市场加强合作对接至关重要。但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着多重风险,主要包括:欧盟分裂或解体风险,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欧俄之间的相互制裁,乌克兰危机,移民或难民问题,陆路和海路两种运输模式的竞争,中俄在通道建设上的竞争等。针对上述问题,应综合平衡和处理好宏观和微观、计划和市场、海路和陆路、中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作奎  陈思杨  
欧亚大陆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工程之一,对中欧两大市场加强合作对接至关重要。但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着多重风险,主要包括:欧盟分裂或解体风险,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欧俄之间的相互制裁,乌克兰危机,移民或难民问题,陆路和海路两种运输模式的竞争,中俄在通道建设上的竞争等。针对上述问题,应综合平衡和处理好宏观和微观、计划和市场、海路和陆路、中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吕江   张可  
“一带一路”倡议已走过十余个年头。这期间,尽管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诸多重大而深远的事件和变化,但共建“一带一路”却始终如一地向前迈进,成为国际合作中的时代典范。“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一个项目合作的具体实践过程,更是一个制度合作的不断建构过程。其既承载了历史所赋予的文化传统,又彰显了时代所蕴含的制度生命力。而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缩影,能源合作极好地反映了这种制度建构的过程和优势。无论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的建立,还是能源治理观的变革,都充分凸显了这一点。未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必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应着眼于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碳中和“1+N”政策体系,通过创新性地运用涉外法治,保障“一带一路”更高质量地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东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适应经济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战略,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可以带动周边国家共同发展,实现多国家的贸易共赢。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下,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建设,要加快落实沿线国家或地区的"五通"建设;构建高标准的"一带一路"自由贸易网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区域合作;提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质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致陆  张德凤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重要粮食产区且粮食增产潜力巨大,基于全球农业生态区(GAEZ)模型的估算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2018年为参照期的粮食增产潜力约为5.38亿~5.61亿t;“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世界小麦和稻米等粮食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粮食产需呈现明显盈余状态,出口潜力很大。中国加强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市场与资源,有利于推动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国际粮食市场利用风险;有利于提升沿线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增加国际粮食市场总供给,降低中国粮食进口成本;有利于构建中国自己的全球粮食供应链渠道和国际粮食循环;有助于推动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向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转变。中国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粮食贸易领域的互利共赢合作,推动区域内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粮食贸易便利化机制建设,共同维护多边国际粮食贸易规则与秩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致陆  张德凤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重要粮食产区且粮食增产潜力巨大,基于全球农业生态区(GAEZ)模型的估算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2018年为参照期的粮食增产潜力约为5.38亿~5.61亿t;"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世界小麦和稻米等粮食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粮食产需呈现明显盈余状态,出口潜力很大。中国加强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市场与资源,有利于推动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国际粮食市场利用风险;有利于提升沿线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增加国际粮食市场总供给,降低中国粮食进口成本;有利于构建中国自己的全球粮食供应链渠道和国际粮食循环;有助于推动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向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转变。中国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粮食贸易领域的互利共赢合作,推动区域内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粮食贸易便利化机制建设,共同维护多边国际粮食贸易规则与秩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仁淑  孙玥  
"一带一路"倡议激发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热潮。然而,由于沿线国家不同的政治历史变迁、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较大,导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中面临着由直接的国家风险、经济风险引发的间接的法律风险。而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不熟悉东道国的投资环境、法律法规,缺乏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是导致综合性法律风险的深层原因。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构筑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制定和完善海外投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课题组  智勐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日渐拓宽,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多。政府(税务部门)和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构建"走出去"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新机制:优化顶层设计方案,避免国际双重征税;健全涉税磋商机制,完善争议解决路径;加强国际税收协调,优化国际税收征管协作;加强涉税业务辅导,提升风险防范意识;选择合适应对策略,建立风险防控体系;遵守独立交易原则,谨防转让定价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