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6)
- 2023(9215)
- 2022(8302)
- 2021(7954)
- 2020(6601)
- 2019(15475)
- 2018(15472)
- 2017(29836)
- 2016(16375)
- 2015(18287)
- 2014(18174)
- 2013(18055)
- 2012(16387)
- 2011(14634)
- 2010(14325)
- 2009(12972)
- 2008(12316)
- 2007(10379)
- 2006(8915)
- 2005(7506)
- 学科
- 济(61126)
- 经济(61061)
- 管理(44889)
- 业(42918)
- 企(35656)
- 企业(35656)
- 方法(30719)
- 数学(26606)
- 数学方法(26299)
- 农(16621)
- 学(15344)
- 中国(14842)
- 财(14339)
- 业经(13412)
- 地方(12650)
- 农业(11343)
- 理论(10813)
- 和(10543)
- 贸(10410)
- 贸易(10405)
- 环境(10283)
- 易(10076)
- 技术(9888)
- 务(9563)
- 财务(9505)
- 财务管理(9491)
- 制(9296)
- 企业财务(8998)
- 教育(8820)
- 划(8706)
- 机构
- 大学(227149)
- 学院(224843)
- 管理(93258)
- 济(82552)
- 理学(81843)
- 理学院(80954)
- 经济(80614)
- 管理学(79487)
- 管理学院(79113)
- 研究(73951)
- 中国(52460)
- 科学(49614)
- 京(48630)
- 农(38854)
- 业大(37666)
- 所(37260)
- 财(35656)
- 研究所(34570)
- 中心(32879)
- 农业(30843)
- 江(30691)
- 北京(30526)
- 范(30100)
- 师范(29803)
- 财经(29536)
- 院(27241)
- 经(26905)
- 州(25666)
- 师范大学(24289)
- 技术(23921)
- 基金
- 项目(164104)
- 科学(128187)
- 基金(118630)
- 研究(117927)
- 家(104458)
- 国家(103620)
- 科学基金(88511)
- 社会(71589)
- 社会科(67745)
- 社会科学(67727)
- 基金项目(64296)
- 省(64282)
- 自然(60137)
- 自然科(58685)
- 自然科学(58670)
- 自然科学基金(57566)
- 划(54648)
- 教育(53499)
- 资助(48564)
- 编号(48540)
- 成果(38409)
- 重点(36601)
- 部(35459)
- 发(34448)
- 创(34141)
- 课题(32803)
- 创新(31791)
- 科研(31713)
- 计划(30594)
- 大学(30389)
共检索到309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谭洪新 刘艳红 周琪 杨殿海
以城市污水ANOXIC-OXIC工艺出水为处理对象,在中试规模上研究了新建组合填料潜流湿地的脱氮除磷效能。结果表明,当COD面积负荷率、TN面积负荷率、TP面积负荷率、HRT(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8.7~22.1g/(m2·d)、7.29~24.28g/(m2·d)、0.94~1.84g/(m2·d)、0.48~0.59d时,①湿地启动阶段,COD去除率为30.3%、面积负荷去除率为6.63g/(m2·d)、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23m/d;SS去除率为45.5%;氨态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3%、40.0%和25.0%;TN去除率为14.9%、面积负荷去除率3.63g/(m2·d...
关键词:
页岩 钢渣 潜流湿地 脱氮除磷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石文智 江昊飞 李慷 车轩 刘兴国 吴嘉敏 刘利平
生物质炭填料是一种新型填料,本研究明确了该填料的物理属性,通过与砾石石英砂填料实验组进行比较,对比了吸附生物膜处理人工污水和池塘污水的效果,研究了物化性质以及作为基质附着生物膜净水的能力。结果表明:(1)生物质炭填料的主要成分是SiO_(2)和CaCO_(3),无毒无害,比表面积大(8.92 m~(2)/g)。(2)当水温在21 ℃左右时,仅靠自身理化性质,填料添加量越多降氮磷效果越显著(P <0.05)。当添加量为45 g/L时,159 h的氨氮去除率为91.58%;当添加量为20 g/L时,120 h的正磷酸盐去除率为94.12%。(3)15 ℃左右水温条件下,当两组填料的添加量均为20 g/L时,生物质炭填料组的降氨氮效果优于砾石石英砂组,但砾石石英砂组降低池塘污水化学需氧量的效果稍好。综上,生物质炭填料除自身能降氮磷外,附着生物膜的能力更强,有更好的净水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生物质炭填料 生物膜 基质 人工湿地填料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玉丽 吴树彪 王飞 张东晓 李春燕 吕涛 董仁杰 庞昌乐
利用室内潮汐流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装置,构建潮汐流-水平潜流(TF-HF)和水平潜流-潮汐流(HF-TF)2种不同组合的人工湿地系统,探讨不同组合方式的水平潜流和潮汐流人工湿地复合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条件相同、潮汐流人工湿地淹没排空比均为12h∶12h、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HRT)均为4d、系统回流比均为1∶1条件下,潮汐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和水平潜流-潮汐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分别为90.2%和91.3%,无明显差异;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9.5%和39.2%,总氮(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3%和30.5%,水平潜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晟 贺锋 成水平 梁威 吴振斌
传统的人工湿地系统除磷效能的提高方式主要集中在基质填料的选择、湿地植物的筛选等方面,本试验从调整湿地的组合工艺着手探索提高磷去除效率的优化组合,在为期两年的研究中考察了推流床—下行流—上行流、下行流—上行流—推流床、好氧塘—下行流、下行流—兼性塘、推流床—下行流、下行流—上行流、推流床等8种不同工艺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磷的去除规律,比较了这些湿地组合所构建的生物学效应。试验结果显示,如果采用塘系统作组合单元在湿地系统中前置比较理想,而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水力负荷下的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垂直流湿地系统可以常年保持稳定的、较高的磷去除能力,而且对水力变化具有更好的耐受性能。复合垂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涵 吴树彪 吕涛 李春燕 董仁杰 庞昌乐
探讨回流及不同回流方式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分布及去除效果的影响。对无回流、回流至进水处、回流至湿地前半部分3种回流方式进行试验研究,并对2种回流比(1∶1和10∶1)条件下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回流比为1∶1的条件下,无回流与有回流的人工湿地的NH4+-N、PO34--P的去除率分别约为10%和40%,采用不同回流方式的人工湿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对总有机碳(TOC)的去除,回流至湿地前半部分的湿地较无回流湿地(44%)的去除率提高约17%。回流比为10∶1的条件下,采用回流方式的人工湿地的NH4+-N、PO34--P、TOC的去除率分别较无回流湿地提高了约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石芳永 宋奔奔 傅松哲 张延青 刘志培 刘鹰
生物滤器是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关键水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去除水体中水溶性的氮化物。采用人工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在系统运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h,水温为18~25℃,气水比为3∶1,初始C/N=3∶1,pH为8.05~8.53条件下,对竹子填料浸没式生物滤器的挂膜过程和稳定运行阶段系统去除氨氮的运行特性,以及挂膜过程中的硝化细菌群落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的NH4+-N浓度条件下,采用竹子填料的生物滤器有较快的挂膜速度,挂膜成功后滤料表面上生长的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的数量分别为4.5×105、1.5×105(光面)和1.1×106CFU/ml(粗面)。具有较高且稳定的氨氮去除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红霞 朱启红
本研究拟利用页岩空心砖内部空隙提高湿地系统内部供氧能力,以增强湿地系统的净化能力。研究表明:构建的自动供氧湿地系统(A系统)泥土层、粉煤灰层基质层溶解氧含量以及对磷的去除率均高于人工强化供氧湿地系统(B系统)对应基质层,而A系统底部砾石层基质溶解氧含量和对磷的去除率则低于B系统砾石层,经A系统处理后的废水中磷含量略低于人工强化供氧湿地系统。由此说明,构建的自动供氧型湿地系统内部具有较强的供氧能力,其内部供氧水平以及对磷的净化效果可与人工强化供氧型湿地系统相媲美
关键词:
自动供氧 湿地系统 供氧水平 除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郝君 陈永华 吴晓芙 梁希 张富运
为了让木本植物更广泛的应用于潜流人工湿地,采用单因子与正交设计2种方法对影响夹竹桃Nerium oleander、木槿Hibiscus syriacus、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女贞Ligustrum lucidum 4种木本植物在潜流人工湿地环境下诱导根系生长的4个因素(切根程度,基质类型,激素浓度和曝气时间)在5种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正交设计采用直观分析法获得影响因素最佳反应水平与单因子试验找出影响因素最佳反应水平有一定差异,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夹竹桃最适合的切根方式是切根1/4,木槿、栀子最适合的切根方式是切根1/8,女贞最适合的切根方式是切根1/2;夹竹桃...
关键词:
木本植物 根系诱导 正交设计 基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昊飞 李慷 石文智 车轩 刘兴国 鲁强 巴旭冰 刘利平
生物质炭膜架作为一种新型填料,具有较高的单位比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膜的形成,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具有广阔前景。然而,养殖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和渔药的使用,对生物质炭膜架处理污水能力的影响尚不明确。实验设置了不同pH(E1:6.5、E2:7.5和E3:8.5)和常用渔药(F1:氟苯尼考,6 mg/L;F2:土霉素,20 mg/L)处理组,研究生物质炭填料系统去除氨氮效率及其附着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相对丰度均为最高;(2)E1、E2、E3组降氨氮速率分别为0.247、0.249、0.305 mg/(L·h),均低于对照组(pH=8.2):0.323 mg/(L·h);低pH条件下硝化螺旋菌的相对含量略有降低,而脱氮硫杆菌相对含量没有显著差异。(3)F1、F2组降氨氮速率一致,均为0.172 mg/(L·h),低于对照组0.323 mg/(L·h);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硝化螺旋杆菌与脱氮硫杆菌相对含量无显著变化,推测氟苯尼考和土霉素抑制了菌的活性,致使氨氮降解速率下降。研究表明,弱碱性水体有助于提高生物质炭填料净化水质能力,而氟苯尼考或土霉素的使用会影响生物膜上脱氮微生物的群落丰度和活力并抑制降氨氮能力。因此,使用抗生素类渔药治疗时,应结合其它水质调节措施来控制养殖水体的氨氮含量,最大化发挥生物质填料的净化养殖尾水效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昊飞 李慷 石文智 车轩 刘兴国 鲁强 巴旭冰 刘利平
生物质炭膜架作为一种新型填料,具有较高的单位比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膜的形成,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具有广阔前景。然而,养殖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和渔药的使用,对生物质炭膜架处理污水能力的影响尚不明确。实验设置了不同pH(E1:6.5、E2:7.5和E3:8.5)和常用渔药(F1:氟苯尼考,6 mg/L;F2:土霉素,20 mg/L)处理组,研究生物质炭填料系统去除氨氮效率及其附着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相对丰度均为最高;(2)E1、E2、E3组降氨氮速率分别为0.247、0.249、0.305 mg/(L·h),均低于对照组(pH=8.2):0.323 mg/(L·h);低pH条件下硝化螺旋菌的相对含量略有降低,而脱氮硫杆菌相对含量没有显著差异。(3)F1、F2组降氨氮速率一致,均为0.172 mg/(L·h),低于对照组0.323 mg/(L·h);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硝化螺旋杆菌与脱氮硫杆菌相对含量无显著变化,推测氟苯尼考和土霉素抑制了菌的活性,致使氨氮降解速率下降。研究表明,弱碱性水体有助于提高生物质炭填料净化水质能力,而氟苯尼考或土霉素的使用会影响生物膜上脱氮微生物的群落丰度和活力并抑制降氨氮能力。因此,使用抗生素类渔药治疗时,应结合其它水质调节措施来控制养殖水体的氨氮含量,最大化发挥生物质填料的净化养殖尾水效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艳 王继华 华德尊 任佳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作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湿地污水处理的主要因子,在降解污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以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对研究区域的湿地微生物种类进行初步鉴定,发现有5种微生物具有硝酸盐还原活性,为硝化菌类;分析了城市湿地氮循环系统中微生物效应,湿地微生物在城市湿地氮循环系统中对氮污染的优化控制十分重要,指出在城市湿地氮循环系统中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氮降解的主要过程,同时厌氧氨氧化反应存在着减缓氮污染的可能性。松北湿地的其余菌株有待于继续进行鉴定,以便深入研究微生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尹黎明 张树楠 李宝珍 段炼中 刘锋
沟渠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灌功能是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沟渠湿地技术已成为有效去除氮等农业面源污染物和防治水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沟渠湿地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无机氮,其迁移转化过程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复杂过程;脱氮的机理包括植物的吸收、基质的吸附以及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等。通过分析沟渠湿地技术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指出沟渠生态系统可以作为一项新的最佳管理体系措施,用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也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域特色的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手段,可作为削减农业径流中氮流失的有效方法,应加强沟渠湿地技术控制水体污染物运移的研究和管理。
关键词:
沟渠湿地 氮 转化 去除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强 崔正国 王加鹏 曲克明 马绍赛 毛成全
利用人工湿地系统探讨了海水养殖外排水中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果,分析了系统内部微生物空间分布、基质酶活性对氮去除效率的影响,深入研究了系统内部各微生物间相互作用、基质酶活性与微生物空间分布关系。选择互花米草为人工湿地植物,种植密度为64株/m2;基质填料选择细纱、高炉矿渣和珊瑚石。在3种不同工况条件下,研究人工湿地系统中氮的去除效果、微生物数量和基质酶活性。结果显示,系统对TN、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5.02±12.69)%、(82.91±17.51)%;系统中不同基质层次的微生物数量和脲酶、脱氢酶活性不同,基质中、上层好氧微生物数量和脲酶、脱氢酶活性显著大于下层,系统下行池中、上层硝化细...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脱氮 去除率 酶活性 微生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亮 杜耘 刘蜀治
湖滨带湿地是面源污染汇入湖泊的过渡区域,也是湖泊天然的保护屏障。磷素是面源污染的主要组成,同时也是水体中最难被去除的污染物之一,其过量输入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湖滨带湿地的截磷作用能大大削减进入湖泊的外源磷负荷,研究湖滨带湿地的截磷机制对于水污染防治和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具有显著意义。简述了湖滨带湿地截磷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的关键问题。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机理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发展宏观大尺度分析、微观协同作用与模型研究,强化湖滨带湿地的截磷效率,提升湖滨带湿地的整体生态功能,是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面源污染 定量 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