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05)
2023(14874)
2022(12955)
2021(12155)
2020(10299)
2019(23959)
2018(23531)
2017(45138)
2016(24721)
2015(28163)
2014(27833)
2013(26501)
2012(23985)
2011(21340)
2010(21098)
2009(18792)
2008(17961)
2007(15465)
2006(13044)
2005(10837)
作者
(67010)
(55844)
(55158)
(52721)
(35355)
(26699)
(25210)
(22102)
(21272)
(19690)
(19093)
(18548)
(17405)
(17256)
(17138)
(16993)
(16679)
(16547)
(15986)
(15804)
(13722)
(13456)
(13358)
(12653)
(12396)
(12382)
(12209)
(12114)
(11153)
(11143)
学科
(93420)
经济(93314)
管理(70021)
(64021)
(53653)
企业(53653)
方法(49170)
数学(43798)
数学方法(43221)
(24311)
中国(24100)
(23368)
业经(20245)
(18734)
地方(18279)
(16299)
财务(16230)
理论(16199)
财务管理(16196)
(16137)
贸易(16132)
农业(15758)
(15667)
(15593)
企业财务(15413)
教育(15183)
技术(15071)
(14335)
环境(14235)
(12511)
机构
大学(337460)
学院(332421)
管理(134997)
(128547)
经济(125689)
理学(118870)
理学院(117590)
管理学(115197)
管理学院(114610)
研究(102523)
中国(74106)
(72101)
科学(63899)
(58148)
业大(50594)
(49341)
(48696)
财经(48066)
中心(48006)
(46250)
北京(45195)
(45139)
师范(44738)
研究所(44734)
(44117)
经济学(38976)
农业(38544)
(37980)
(37906)
财经大学(36376)
基金
项目(239365)
科学(189044)
研究(176662)
基金(173710)
(149788)
国家(148539)
科学基金(129806)
社会(110420)
社会科(104717)
社会科学(104692)
(93417)
基金项目(92719)
自然(85281)
教育(83912)
自然科(83362)
自然科学(83342)
自然科学基金(81836)
(78915)
编号(72917)
资助(72060)
成果(58510)
(52976)
重点(52945)
(50159)
课题(49728)
(49440)
大学(46969)
创新(46552)
科研(46335)
教育部(46224)
期刊
(128826)
经济(128826)
研究(94192)
中国(63281)
学报(52051)
教育(47009)
管理(46897)
科学(46179)
(44074)
(42333)
大学(40976)
学学(37434)
农业(29968)
技术(29947)
(22998)
金融(22998)
财经(22808)
图书(21254)
业经(20903)
经济研究(20579)
(19385)
问题(16506)
理论(15968)
科技(15745)
(15318)
技术经济(15189)
统计(14975)
(14882)
实践(14768)
(14768)
共检索到464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哈巍  罗蕴丰  
上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开始频繁地在所在地周边郊区新建校区以满足本科生培养的空间需求。这些新校区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设施以方便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往往远离主校区和教师住所,因此师生交流不足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发展。然而,没有足够的实证研究能够说明新建校区对于高校对学生吸引力的影响。本研究使用2002年至2016年间60所北京高校在津招生数据,利用不同高校在不同年份新建校区的外生变动,检验了新建校区对高校招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建校区显著降低了文史类提前批次考生的报录比,并导致文史类和理工类提前批次录取均分的下降;但它同时使得文史类本科一批次的录取均分上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天舒  卞冉  
本文依据北京13所不同层级高校1341名毕业生的实证调研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结构方程模型比较,从资源动员视角分析了大学生求职行为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大学生求职行为的结构由四因素构成;中国大学生动员所属高校就业资源,是其重要的求职行为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扬  王慧  孔繁盛  
对北京六所高校外国留学生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看重在中国的工作与发展机会、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入学机会等,是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的重要原因。特征分析显示,外国留学生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国家,所学专业以汉语言和经济管理为主,半数以上学生希望留在中国工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平  王孙禺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北京7所不同类型高校的643名国际学生进行调研,从人口学特征、人力资本、所在高校特征三个维度探讨国际学生来京留学的感知与体验,剖析国际学生对北京高校留学环境的满意度状况。研究显示:来京留学的国际学生对北京高校留学环境持较高评价,对教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教学服务辅助的满意度,不同人口学特征、人力资本特征以及不同学校类型的国际学生对北京高校留学教育环境的评价存在显著的差异。北京高校留学教育应加强信息化建设,重视国际学生的教学与生活辅导辅助,加强学科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北京国际学生教育的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祖嫘  
北京高校留学生人数居全国之首,对其开展跨文化适应研究具有示范意义。从语言、生活、心理、文化等四个维度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显著高于中等水平,整体适应较好;不同维度适应性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心理-文化-语言-生活;呈现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不同国别生源的适应难点不同;适应呈三级阶梯结构;他们在京人际结构不理想,信息渠道不畅;一些学生易成跨文化适应的问题人群。北京留学管理应优化留学生源结构,扩大奖助范围;创新管理机制,推进中外学生趋同管理;加强目标群体研究,建立有效的文化传播渠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扈爽  朱启贵  
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及抽样调查数据和地级城市特征数据,重点考察城市舒适物对人才的吸引程度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城市舒适物能够显著提高人才分布水平,证实城市舒适物对人才存在吸引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城市舒适物能够通过满足消费需求、优化创业环境和促进社会融入三方面作用渠道发挥对人才的吸引力。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经济水平提升以及人口规模扩大,城市舒适物人才吸引力有所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舒适物人才吸引力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效应,同时公共和社会两方面舒适物是城市舒适物人才吸引力的重要来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皑皑  杨钋  
大学三年级学生面临职业和学业方向的选择,需要进行相应的准备。通过对北京市25所高校4654名学生的追踪调查数据,从职业准备方向和职业准备类型两个维度考察了三年级学生的职业准备策略,对学生的职业准备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个类型学生的特征、职业成熟度与准备类型的关系,以及家庭背景、个人、院校、专业对准备类型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学历层次及院校背景的学生,其职业准备类型和方向具有显著差异。高校应当从提高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入手,定位目标人群,对属于不同职业准备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职业定位及就业质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东阳  哈巍  叶晓阳  
高校扩招后,部分本科院校由于办学资源紧张选择到城市郊区新建校区。本文以此为研究契机,在区县一级的微观层次重新讨论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增长这一经典议题。本文使用国内主要城市的148个区县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多期DID模型、事件研究和合成控制法进行分析,发现新建校区对所在区县整体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活动影响最为明显。高校融入所在地的经济增长存在时间滞后性,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高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断扩大。新建校区的影响效果存在一定异质性,中西部地区新建校区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已有老校区的存在有可能削弱新建校区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汪梦姗  马莉萍  
基于12所"985"高校2009到2013年招生名额的实证分析发现:在"扩招"大背景下,重点高校的招生规模稳中有升,但平均入学机会指数逐年降低,考生进入高校所需的能力则逐年攀升;不同地域重点高校入学机会指数差异明显,重点高校招生名额分配的基尼系数均高于0.4水平,但各大高校在招生名额的地域分配上具有一定互补性;当前高校考生能力指数与入学机会指数不相一致,且不同地域间差异巨大。为实现公平和均衡,应进一步提高人口大省和经济落后地区的重点高校招生名额,在明确和限制重点高校属地招生名额的同时,给予高校基于生源质量、学科特色等因素的调整自主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一平  
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文献忽视了治理环境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1992—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方法检验了治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干预程度上升、腐败程度上升和政府规模扩大会抑制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因此,改善治理环境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这对于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差距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钋  范皑皑  管蕾  
二年级学生发展研究是整个大学阶段学生发展研究的薄弱环节。本研究建构了以独立性形成和目标规划发展为两个维度的二年级学生转折发展指标,通过对北京市22所高校3828名二年级本专科生的问卷调查和相关研究揭示了二年级学生转折发展的情况。研究发现,从高校特征来看,来自民办高校、一般本科院校、工学的男生未完成转折的比例更高;从家庭背景特征来看,来自农村、父亲受教育程度较低的非独生子女未完成转折的比例更高。所以应以这些完成转折有困难的群体为学生工作的主要对象。未完成转折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和能力发展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而帮助学生完成转折对二年级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显著提高个人学习成绩、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桂芳  梅楚涵  宁艳杰  
本文在结合当今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人居环境理论文献进行回顾,构建了以自然景观、设施设备和人文环境为高校人居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自然景观、设施设备和人文环境与高校人居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三者能直接有效地预测高校人居环境质量,其中人文环境的回归系数最大;受访者对北京市高校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一般。北京市高校尤其需要改善自然景观中的"气环境系统"、设施设备中的"人口密度"和人文环境中"管理者素质"三方面,使校园居住环境实现生态化和健康化,人文环境也富有亲和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红  张优良  
本研究从学生参与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高校不同创业教育形式,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及专业匹配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校创业教育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创业意向,并且会降低学生创业中的盲目和非理性因素,提升创业意向与所学专业的匹配程度。在首都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已经逐步摆脱"生存创业"的困境,出现主动创业、高质量创新创业的趋势。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参与度不高。随着高校精英性的上升,学生的创业参与程度和创业意向呈现下降趋势。进入大学之前的创业梦想会极大提高毕业后创业的可能性。大学生对社会规范性、创业优惠政策的感知,会显著影响其创业意向及其质量。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非常显著,需要加强创业教育中性别差异的研究,提供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青  
利用我国1997~2009年的工业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考察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政策是否是吸引FDI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环境政策较宽松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但这种影响并不大,所以,以降低环境标准、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吸引FDI不是明智之举;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在吸引FDI上处于明显劣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失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振林  
吸引外资是中部六省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对中部六省吸引外资影响因素进行一般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995年~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对其吸引外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一期的人均消费支出、外商投资总额、制造业职工人数及固定资产投资对本期外资流入具有正效应,而上一期的出口额及制造业平均工资对本期外资流入具有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