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3)
- 2023(7307)
- 2022(6164)
- 2021(5981)
- 2020(4894)
- 2019(11690)
- 2018(11827)
- 2017(22132)
- 2016(12311)
- 2015(14421)
- 2014(14631)
- 2013(13703)
- 2012(12167)
- 2011(10859)
- 2010(11008)
- 2009(9771)
- 2008(9523)
- 2007(8333)
- 2006(7209)
- 2005(6376)
- 学科
- 济(45485)
- 经济(45443)
- 管理(32404)
- 业(27872)
- 企(23229)
- 企业(23229)
- 方法(21276)
- 数学(18985)
- 数学方法(18441)
- 农(12591)
- 中国(12377)
- 地方(11780)
- 理论(10566)
- 业经(9872)
- 财(9104)
- 教学(8947)
- 农业(8317)
- 学(7947)
- 贸(7652)
- 制(7645)
- 贸易(7645)
- 易(7337)
- 技术(7306)
- 教育(7232)
- 和(6931)
- 环境(6494)
- 银(5961)
- 银行(5957)
- 学法(5873)
- 教学法(5873)
- 机构
- 学院(162443)
- 大学(155512)
- 管理(60580)
- 济(55357)
- 经济(53757)
- 理学(51682)
- 理学院(51077)
- 管理学(49689)
- 管理学院(49392)
- 研究(46400)
- 中国(36408)
- 京(33670)
- 科学(29672)
- 江(26305)
- 财(26101)
- 范(23832)
- 师范(23647)
- 技术(22841)
- 中心(22821)
- 所(22459)
- 业大(22185)
- 州(21841)
- 农(21495)
- 北京(20933)
- 职业(20830)
- 财经(20314)
- 研究所(19992)
- 师范大学(18438)
- 经(18122)
- 院(17447)
- 基金
- 项目(105195)
- 科学(82269)
- 研究(82087)
- 基金(71530)
- 家(60393)
- 国家(59822)
- 科学基金(52474)
- 社会(47737)
- 省(45230)
- 社会科(45040)
- 社会科学(45028)
- 教育(41477)
- 基金项目(37771)
- 编号(37479)
- 划(36754)
- 自然(34068)
- 自然科(33264)
- 自然科学(33261)
- 自然科学基金(32601)
- 资助(30262)
- 成果(30245)
- 课题(27081)
- 重点(23757)
- 年(23207)
- 发(22801)
- 创(22310)
- 项目编号(22209)
- 部(21864)
- 规划(20928)
- 创新(20632)
共检索到243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丽梅 马靖香 张英良
校内协同育人不畅,已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突破的瓶颈性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抓住学校文化认同和校园机制协同这两个关键,双核驱动,采取系列措施,通过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形成校内协同育人文化,促使协同育人成为常态。为了凝聚发展动力,提高办学水平,邯郸学院高度重视文化的引领作用和机制的保障作用,为实现系统育人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学校文化 校园机制 校内协同育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娟
职业教育是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也是现代企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协同育人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且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优秀专业人才,也推动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变。以高等职业教育中三二分段高本衔接视域下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为出发点,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高本衔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通过协同育人形成高本衔接一体化的新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思瑶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组成部分,与不同企业合作,学校为培养适合企业所需人才,会相应采取不同的组班模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师资配置。不同校企合作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各有优势。为了不断提升校企协同育人质量,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需要优化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融入实践,加大实践,规范实践,优化实践教学。
关键词:
校企协同 高职办学 高职学生 订单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怀勇 马琴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探索校企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加强顶层设计,服务区域发展;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提高服务意识,突出企业与院校的"双主体"地位:重视平台建设,以项目促合作,改善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条件:加强内涵建设。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学研协同育人 双主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盛立强 杨思东
从载体、项目和管理等角度对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四进四化"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希望通过与从事及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和专家进行分享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为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提供更多职业技能型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军 赵有生 吕一枚 薛洪启 姜惠民 孙晶艳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已经从以扩大规模为标志的谋求生存阶段转向以提高质量为标志的内涵发展阶段,但依然存在着高职院校开放式办学体制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培养质量不高、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手段单一和人才培养实施保障能力不强等方面问题,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开放式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探索出一条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并形成了显著的标志性成果。
关键词:
高职 开放式 校企协同 育人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士华
混合所有制作为一种新型院校经营管理模式,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方面理应发挥更大作用。本文论述了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在职业院校运营阶段的必然性,并分析了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基本命意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合所有制经营管理模式下,我国职业院校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中出现的弊端,并进一步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模式下开展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具体举措。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龚寅华 丁寒寒 封智勇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高职院校育人模式仍然存在培养质量不高、综合素质偏低等诸多现实问题。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创新性地提出"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对队员进行政治、文化、军事、管理四大素质培养,实施学生自主军训,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践行中国梦、强军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等,较好地解决了高职院校育人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取得了显著的标志性成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军魂 育人模式 军政教导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惠茹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共建专业订单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办好高职专业的核心在于校企协同,重点在于聚焦产业发展动态,明晰校企协同育人的专业建设理念,着力精细管理,力求校企双方战略目标、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教学与实践等方面协同发展,最终双方的收益超过成本,才能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谦明 江永南
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改革成为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最为主要的途径。开展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开展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调研表明,我国执业药师数量短缺,传统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专业应该对普通本科与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推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促进学生设计与研发能力和职业岗位技能的有效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勇 刘元勇
本文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的内涵,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教育模式的组成要素出发,结合特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继续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教育的未来发展模式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继续教育 发展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小琴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向应用型转变已成趋势,校企协同育人通过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文章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提出"一体两翼"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人才培养目标、理论实践教学及校企师资培养三个方面展开校企协同育人,以创新思维及能力培养目标为"一体",强调实践领先,对理论与实践教学"两翼"进行深入整合,师资动态互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广告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明生 王玲
基于协同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教育需求,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的重要途径。社会经济、高职教育以及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诉求是推动协同育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动力。进行协同育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顶层设计需要解决好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者、培养内容、如何培养和评价六个问题。进行协同育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需要关注四个重要环节,即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结构与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与教学制度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金龙
“科教融合”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新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内涵、协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底层理念、关键举措与内在要求。面对科教融合进程中存在的“科融教难融”“物融人难融”“面融实难融”三大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国家科研机构跨越建制壁垒,共同探索出组织融合、学科融合、要素融合、制度融合四大有效路径并取得良好成效。实践证明,基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必须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使命引领下履践守正创新的教育共识、在高质量衔接互补合作进程中筑牢科技创新的教育根基和在高水平治理体系能力基础上共建有序运行的教育生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诚 季永青 陈兴伟
高职航海类专业国际化育人模式的探索是提升航海类人才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船员发展规划、STCW等国际公约更新三个角度分析高职航海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必要性,探讨"多元协同"推进高职航海类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内在机理,探索构建高职航海类"多元协同"国际化育人模式,通过对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专业的实践验证,以期供同类专业借鉴。
关键词:
多元协同 职业教育 航海技术 国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探索构建高职本科协同培养一体化教学体系——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2协同培养模式为例
综合能力本位的“校-企-校”高职协同育人创新模式探索
面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研究与探索
“大思政课”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
新建本科院校建立教学质量内部保证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新建本科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三江学院财会专业毕业生供求状况的调研分析
构建“教学与服务”双功能校内实训基地模式的探索实践——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
线场思政: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