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6)
- 2023(8054)
- 2022(6646)
- 2021(6160)
- 2020(5193)
- 2019(11596)
- 2018(11512)
- 2017(19750)
- 2016(12207)
- 2015(14034)
- 2014(14526)
- 2013(13242)
- 2012(12286)
- 2011(10983)
- 2010(11525)
- 2009(10376)
- 2008(10188)
- 2007(9501)
- 2006(8414)
- 2005(7615)
- 学科
- 济(40780)
- 经济(40658)
- 管理(33279)
- 业(26345)
- 企(21867)
- 企业(21867)
- 方法(19388)
- 数学(17184)
- 数学方法(16653)
- 中国(13929)
- 理论(12110)
- 农(11764)
- 学(10665)
- 财(10518)
- 制(10128)
- 教育(10083)
- 教学(9935)
- 业经(8280)
- 地方(8272)
- 银(7624)
- 银行(7597)
- 体(7526)
- 行(7269)
- 农业(7155)
- 融(6729)
- 金融(6722)
- 技术(6699)
- 学法(6461)
- 教学法(6461)
- 务(6235)
- 机构
- 学院(163616)
- 大学(159676)
- 管理(56465)
- 研究(56041)
- 济(54125)
- 经济(52428)
- 理学(47404)
- 理学院(46816)
- 管理学(45225)
- 管理学院(44937)
- 中国(41360)
- 科学(36477)
- 京(35828)
- 农(30806)
- 所(29286)
- 江(28739)
- 财(27842)
- 中心(26605)
- 研究所(26466)
- 业大(26176)
- 技术(25954)
- 农业(24216)
- 范(24176)
- 师范(23849)
- 州(22866)
- 北京(22811)
- 省(21059)
- 院(21009)
- 财经(20838)
- 职业(20794)
- 基金
- 项目(106754)
- 科学(81762)
- 研究(80063)
- 基金(71088)
- 家(62850)
- 国家(62265)
- 科学基金(52093)
- 省(46186)
- 社会(45346)
- 社会科(42606)
- 社会科学(42597)
- 教育(41959)
- 划(38382)
- 基金项目(35755)
- 编号(35232)
- 自然(34043)
- 自然科(33299)
- 自然科学(33285)
- 自然科学基金(32596)
- 资助(31265)
- 成果(30024)
- 课题(27662)
- 重点(25259)
- 年(22962)
- 发(22462)
- 部(22291)
- 创(21840)
- 项目编号(21124)
- 创新(20257)
- 科研(20224)
共检索到261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柏伟 冉晓宇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完成好为生产、服务、管理和技术领域培养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必须建立起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和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探讨了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应用型 质量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柏伟 徐茂
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和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应用型 质量保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钟和平
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划分为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管理与学风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师资水平等六个主要构成要素,基于许昌学院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这六个构成要素对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正向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发现,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管理与学风建设、实践教学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构成要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宗熹 刘占文 王淑娟
谢宗熹,刘占文,王淑娟在《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第11期中撰文,阐述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定位,并对如何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建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是其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进行自身办学定位的分析过程中,应该充分研究整个高等教育的分类体系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从而进行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旗
高职院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可认为是一种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功能。高职院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是人而不是物,不能等同于生产型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高职院校需要逐步形成制度完备、组织严密、运行有序、监控到位的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并在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方面严格执行,切实保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在东
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改革、完善其教学模式,探索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文章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指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作了原因分析,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对策。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根海
自1998年以来,我国有300余所由原来的高职高专等院校合并升格而成的新建本科院校,基于国家分类指导和各校差异化竞争的战略选择需要,这类新建本科院校纷纷把应用型当作学校发展定位,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要办学方向。在这类新建本科院校中,文科类学生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如何对这类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和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支撑。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发展定位是学校顶层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规划,关系到人才培养、教学安排、教师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导向等方方面面。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发展定位问题不及早解决,必将在发展道路上遇到许多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泽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定位不准、类同化等突出问题,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使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从而改进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其内容包括改革培养目标、调整学科专业及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面临传统观念、师资、管理和企业等方面的阻力和困难,需要在国家、地方和高校层面加强政策引导,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改革 社会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方元春 王璜
高职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转变高职教育教学评价观念,改革传统的以校内监控评价为主的教学导向系统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 教育教学评价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塔洪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环境系统、组织系统、对象系统和评价系统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基于教育评价理论,加快完善环境系统、组织系统、对象系统和评价系统,从而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勤华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在新时期加大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改革探索和培养法律人才来说,都是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2012年,教育部遴选并确定建设58个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2个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12个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积极探索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华东政法大学3个类型基地均入选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亮军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地方院校,本科生规模较小,在短期内本专科教育并存。在学校建设过程中,由于本科教育观念和本科意识不足,办学条件滞后,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科研工作基础薄弱等原因,造成学校人才培养缺乏技术应用型特色,难以达到"本科"层次要求。为此,必须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思想",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研工作,真正实现"内涵"升本。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君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在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制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时,我们意欲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特点,依托已建设的特色专业资源,突出实践、强化应用,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建立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彭寿清
大学文化是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实践的基础性、统领性、系统性设计而生成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总和,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一所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核心,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根本特征。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在地方发展需求推动下,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基础、人才培养的方式和目标在悄然发生变化,其文化建设也值得探索和分析。一、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实践的新变化从实践层面探视,新建本科院校一般具有以下共同内涵特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应用导向的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