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1)
2023(11265)
2022(9801)
2021(9441)
2020(7953)
2019(18769)
2018(18745)
2017(36512)
2016(20055)
2015(22911)
2014(23050)
2013(22354)
2012(20168)
2011(18085)
2010(18145)
2009(16194)
2008(15528)
2007(13370)
2006(11440)
2005(9803)
作者
(56303)
(46544)
(46202)
(44104)
(29727)
(22280)
(20986)
(18436)
(17751)
(16536)
(15995)
(15454)
(14690)
(14622)
(14485)
(14097)
(13978)
(13896)
(13237)
(13145)
(11609)
(11339)
(11269)
(10614)
(10386)
(10343)
(10303)
(10237)
(9287)
(9140)
学科
(77032)
经济(76953)
管理(55826)
(51430)
(43966)
企业(43966)
方法(40378)
数学(35561)
数学方法(34882)
中国(19504)
(18996)
(17392)
(17167)
业经(16509)
理论(15747)
地方(14830)
(12795)
贸易(12789)
(12751)
技术(12715)
农业(12639)
(12406)
(11914)
教育(11604)
环境(11504)
(11124)
财务(11051)
财务管理(11029)
(10814)
企业财务(10399)
机构
学院(277939)
大学(275888)
管理(112872)
(102422)
经济(100009)
理学(99081)
理学院(98011)
管理学(95882)
管理学院(95419)
研究(86611)
中国(62119)
(58931)
科学(56184)
(45161)
(42738)
业大(42267)
(41392)
研究所(39367)
中心(39131)
(38697)
(37481)
师范(37147)
财经(37138)
北京(37112)
(33776)
技术(32890)
农业(32499)
(32197)
(31809)
师范大学(29835)
基金
项目(195896)
科学(153896)
研究(144208)
基金(140246)
(121583)
国家(120565)
科学基金(104265)
社会(87328)
社会科(82670)
社会科学(82645)
(78019)
基金项目(74483)
自然(69645)
教育(69016)
自然科(68048)
自然科学(68036)
自然科学基金(66765)
(65674)
编号(60806)
资助(59178)
成果(48622)
重点(43985)
(42652)
课题(42275)
(40900)
(40821)
创新(37869)
科研(37474)
项目编号(37436)
大学(36803)
期刊
(106036)
经济(106036)
研究(77334)
中国(49710)
学报(42841)
管理(40479)
科学(39912)
教育(38928)
(36770)
(32649)
大学(32623)
学学(30462)
技术(27924)
农业(26343)
(18572)
金融(18572)
业经(17898)
经济研究(16994)
财经(16959)
图书(16256)
(14267)
科技(13814)
理论(13758)
(13597)
技术经济(13556)
问题(13480)
统计(12906)
实践(12863)
(12863)
(12335)
共检索到385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志平  张海波  谌新华  丛军  孙志国  
分析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并借用技术学的一个结构模型(主体要素、基础要素、通用要素和相关要素),研究了本科大学的结构性要素(学科专业是主体要素、条件是基础要素、管理是通用要素、文化是相关要素),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升本”的均衡功能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志平  吴卫东  
从本科大学发展的规模、层次、功能、型式、科类等五个方面简析了本科大学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对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升本”的规模协调性、均衡功能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升本”的两种模式:规模协调模式和均衡功能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萍  
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外延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走质量与规模共同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努力推进规模、质量、结构以及效益四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保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国际交流四者之间的互相促进;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办学机制、管理体制应合理科学有效,努力推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微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既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又具有应用性和区域性,要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必须坚持以应用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通过品牌专业和特色学科创建,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与水平,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的新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洋  霍素彦  
校企合作是推动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长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认识不足、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缺乏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机制和宏观管理体制等。因此,应从加强认识、建立学校、企业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三方协商机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合作等层面入手,探索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振梅  冯华  
作为新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避免会计实践教学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起以高仿真实训室为依托,以多种业务类型为特点,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岗位考核、过程考核、实践教学考核为保障,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变被动参加实训到主动选择、积极参与的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秀杰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新建本科院校迅速崛起,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也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从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出发,分三部分对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论述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就社会现状分析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立足于社会需求,从专业与课程设置、就业创业指导与教育、管理主体与体系等方面提出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路径,力求为新建本科院校更好地发展提出自己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兰刚  
从大教学观出发以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大维度,阐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构建实践性的教学模式,提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过程应在课程结构设计方面突出理论和能力两大模块的课程。在教学实施环节中应突出直观性、主体性、实践性,在教学评价中应划分为理论课程评价和能力课程评价两个方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彭旭  
新建本科院校现有的专业设置模式尚存在过分注重专业数量、专业设置口径过窄、专业设置方向名不符实、专业设置时间过早、专业设置空间过小、课程模式单一等弊端。改革专业设置模式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规范专业设置程序,针对市场需求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第二,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需要改革专业设置模式;第三,改变"专业"观念,改革课程组织形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禹  何佰洲  
Partnering是近年在工程建设管理领域内出现的旨在解决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对抗问题的新模式,以合作为根本原则。这一原则在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协作关系上也非常重要。但目前多数研究仍限于Partnering原则性的探讨,而对具体实施过程中细节研究较少。本文基于Partnering模式,探讨了总包与分包之间的协作关系,并提出了可以实现Partnering模式的利益均衡前提以及均衡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吕红军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诞生的本科教育的新生力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如何选择正确的内涵发展之路,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安静  崔民日  
安静、崔民日在《教育评论》2015年第5期中撰文,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论述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路径。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虽完成了从专科到本科教育的层次转变,但其办学定位存在问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非常有必要实行内涵转型发展。具体表现在:1.转型发展是经济新常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庞海燕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牢固树立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紧紧抓住内涵建设的主旋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围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如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应用性,学科专业设置紧扣产业要求,发展路径选择突出合作教育,服务面向定位强调地方特色等,在强化内涵建设中要紧扣"改革""合作""提升"三个关键词,即突出"改革",强调创新;突出"合作",强调协同;突出"提升",强调质量。同时,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应用学科专业特色建设,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亚琴  郝广发  
科技部把科研分为三部分,基础、应用及实验开发。应用是指应用科学。从理论与应用的角度看,本科专业目录绝大多数是应用性的,即便是传统的数理化等基础科学领域近50%的专业也是应用性的,如应用物理、应用化学等。这些专业培养的应是高级专门应用性人才。目前,大学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办法,学者们说法较多,国家有"985"、"211"。大家说的应用性本科,不是按学校的专业性质分的,大体是指改革开放后新建改建的本科院校,绝大多数是1999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突出表现为"发展内差异"。解决区域、学校和人群差异的思路与策略主要有三种:一是以针对性措施提升差序之底线的"成长性均衡",二是形成强势弱势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共建的"分享式均衡",三是视差异为资源、以变革促均衡的"有效益的均衡"。这三种均衡路径的价值追求各异,提升底线的均衡追求的是基础性的"成长",强弱互动的均衡强调的是"分享",以差异为资源的均衡则看重最有内涵放大效应的"增效增益"。评价三种不同路径的改革成效要有不同的重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