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3)
- 2023(14210)
- 2022(12040)
- 2021(11414)
- 2020(9669)
- 2019(22450)
- 2018(22216)
- 2017(43080)
- 2016(23575)
- 2015(26585)
- 2014(26642)
- 2013(26071)
- 2012(23574)
- 2011(20831)
- 2010(21007)
- 2009(19348)
- 2008(19189)
- 2007(16913)
- 2006(14675)
- 2005(12978)
- 学科
- 济(96872)
- 经济(96758)
- 业(87690)
- 企(86155)
- 企业(86155)
- 管理(83487)
- 方法(48205)
- 数学(38739)
- 数学方法(38014)
- 财(29393)
- 业经(27930)
- 务(22775)
- 财务(22698)
- 财务管理(22672)
- 中国(21626)
- 企业财务(21485)
- 理论(21066)
- 农(20939)
- 技术(19860)
- 和(18572)
- 学(18068)
- 制(17398)
- 划(16492)
- 地方(15903)
- 贸(15785)
- 贸易(15774)
- 易(15327)
- 策(14732)
- 农业(14176)
- 体(13797)
- 机构
- 学院(334637)
- 大学(329425)
- 管理(138498)
- 济(127519)
- 经济(124653)
- 理学(120093)
- 理学院(118867)
- 管理学(116534)
- 管理学院(115943)
- 研究(101705)
- 中国(75924)
- 京(70130)
- 科学(63796)
- 财(58916)
- 所(50318)
- 江(49026)
- 业大(48794)
- 农(48147)
- 财经(47659)
- 中心(46323)
- 研究所(45812)
- 北京(44161)
- 经(43148)
- 范(41613)
- 师范(41236)
- 州(40184)
- 技术(38615)
- 农业(37558)
- 院(37429)
- 商学(36740)
- 基金
- 项目(226897)
- 科学(179103)
- 研究(167016)
- 基金(163573)
- 家(141613)
- 国家(140332)
- 科学基金(122519)
- 社会(102558)
- 社会科(97157)
- 社会科学(97127)
- 省(90746)
- 基金项目(86504)
- 自然(81703)
- 自然科(79928)
- 自然科学(79911)
- 教育(78895)
- 自然科学基金(78460)
- 划(75299)
- 编号(69686)
- 资助(68691)
- 成果(55154)
- 重点(50355)
- 部(49188)
- 创(48664)
- 课题(47777)
- 发(46945)
- 创新(45101)
- 项目编号(43808)
- 科研(43294)
- 教育部(42587)
- 期刊
- 济(139258)
- 经济(139258)
- 研究(91837)
- 中国(60552)
- 管理(55803)
- 学报(49232)
- 财(48309)
- 科学(46360)
- 农(42250)
- 教育(41282)
- 大学(37759)
- 学学(35519)
- 技术(35048)
- 农业(29677)
- 融(23986)
- 金融(23986)
- 业经(23583)
- 财经(22983)
- 经济研究(21115)
- 经(19595)
- 技术经济(18409)
- 业(17252)
- 问题(17173)
- 图书(17085)
- 科技(16184)
- 财会(15873)
- 统计(15730)
- 理论(15604)
- 现代(15542)
- 策(14764)
共检索到478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洋 霍素彦
校企合作是推动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长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认识不足、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缺乏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机制和宏观管理体制等。因此,应从加强认识、建立学校、企业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三方协商机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合作等层面入手,探索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 校企合作 科研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洪 郝燕
介绍了应用型本科的概念及特点,指出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及物流管理专业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同时在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为例,提出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士卿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班级建设模式中存在着班级建设目标不明确、班级结构分工不合理、班级运行方式单一、班级文化人本色彩淡薄等弊端。基于这一模式运行的现实困境,通过解构与重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在确立"和而不同"的班级愿景、构建"三位一体"的班级架构、探索"刚柔并济"的班级运行范式、打造"内外兼修"的班级文化品牌上进行创造性尝试。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班级建设 模式研究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君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在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制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时,我们意欲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特点,依托已建设的特色专业资源,突出实践、强化应用,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建立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建华
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重要的高等教育模式之一,承担着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育任务,同时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然而教育管理模式趋同已逐渐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的阻碍,应用型本科院校唯有加快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才能够实现自身的特色化办学与可持续发展。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对明确政府、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水平,以及培养社会所需人才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应用型院校应当在明晰政、校、企之间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教育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 教育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萍
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外延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走质量与规模共同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努力推进规模、质量、结构以及效益四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保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国际交流四者之间的互相促进;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办学机制、管理体制应合理科学有效,努力推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君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于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一个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互联网与学校招生、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课堂教学、就业创业的深度融合,这是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互联网+”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明
校企合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育人模式满足了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适应信息化、全球化、高科技时代需要的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需要。2001年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之一的浙江师范大学与浙江大昌汽车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成立了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学院成立以来。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育人目标,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育人模式,积极寻求现代企业在技术、人才、师资、信息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教学资源支持,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振梅 冯华
作为新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避免会计实践教学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起以高仿真实训室为依托,以多种业务类型为特点,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岗位考核、过程考核、实践教学考核为保障,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变被动参加实训到主动选择、积极参与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会计 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丹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今高校教育培养的核心目标。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科学研究及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的任务,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和健全教学及科研管理体制,培养专门性、应用型的高素质、高水平专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首先从四个方面分析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对培养目标、方式、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构建特色型、社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云儿
学生学业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评价标准体系以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中的哪一个或者哪几个维度为评价标准决定着学生个体发展的方向。宁波大红鹰学院突破传统的学业评价模式,形成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实施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学业三维评价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业评价 三维评价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小琴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向应用型转变已成趋势,校企协同育人通过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文章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提出"一体两翼"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人才培养目标、理论实践教学及校企师资培养三个方面展开校企协同育人,以创新思维及能力培养目标为"一体",强调实践领先,对理论与实践教学"两翼"进行深入整合,师资动态互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广告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良峰 殷惠光 姜慧 李梁
新建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行业协会在高校与行业市场和产业界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是实现高校与企业双方共赢不可或缺的纽带。新建本科院校加强与行业协会合作,充分挖掘行业协会的企业资源,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进一步以市场为导向、整合行业优质资源、高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行业协会 应用型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尔忠 吕朝龑 冯小琴 弥宁
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复合性的特征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应是"本科标准+职业能力"。这一模式以重视基础理论,强化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突出职业能力为基本特征,并通过优化课程、搭建坚实的专业知识体系、突出实践、实现理论到技能的贯通、工学结合、架通专业到职业的桥梁、综合提升、打开学生多元发展空间来实现。
关键词:
本科标准 职业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