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7)
- 2023(8693)
- 2022(7593)
- 2021(7299)
- 2020(6059)
- 2019(14019)
- 2018(13851)
- 2017(25167)
- 2016(15082)
- 2015(17812)
- 2014(18511)
- 2013(17366)
- 2012(16260)
- 2011(14799)
- 2010(15141)
- 2009(13682)
- 2008(13838)
- 2007(13026)
- 2006(11097)
- 2005(9920)
- 学科
- 济(52340)
- 经济(52291)
- 管理(36789)
- 业(33014)
- 企(25686)
- 企业(25686)
- 方法(24461)
- 数学(21378)
- 数学方法(21144)
- 中国(17298)
- 农(17073)
- 财(14892)
- 教育(13290)
- 理论(12834)
- 地方(12302)
- 学(12122)
- 业经(11316)
- 农业(11170)
- 教学(10846)
- 制(10552)
- 贸(10198)
- 贸易(10194)
- 易(9862)
- 和(8705)
- 务(8403)
- 财务(8380)
- 财务管理(8342)
- 银(8262)
- 银行(8227)
- 企业财务(7798)
- 机构
- 学院(209528)
- 大学(207725)
- 济(75052)
- 经济(72953)
- 管理(70559)
- 研究(69343)
- 理学(59585)
- 理学院(58817)
- 管理学(57446)
- 管理学院(57065)
- 中国(49969)
- 京(44640)
- 科学(44375)
- 农(38607)
- 财(37057)
- 所(36390)
- 江(35451)
- 业大(32775)
- 研究所(32768)
- 中心(32284)
- 范(31589)
- 师范(31255)
- 农业(30549)
- 技术(29017)
- 财经(28664)
- 北京(28436)
- 州(28301)
- 经(25737)
- 院(25029)
- 师范大学(24248)
- 基金
- 项目(131250)
- 研究(102010)
- 科学(99706)
- 基金(86689)
- 家(74470)
- 国家(73684)
- 科学基金(61071)
- 社会(58020)
- 省(56483)
- 社会科(54581)
- 社会科学(54561)
- 教育(52552)
- 划(46700)
- 编号(46422)
- 基金项目(45718)
- 成果(39515)
- 自然(37838)
- 自然科(36871)
- 自然科学(36855)
- 资助(36263)
- 自然科学基金(36129)
- 课题(34687)
- 重点(30701)
- 发(29264)
- 年(29162)
- 部(28719)
- 创(27787)
- 项目编号(27096)
- 大学(27070)
- 性(26847)
共检索到321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邵书峰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积淀,并随时代发展不断发展充实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其一经形成,就会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规范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青春 桂德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人才培育的使命。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专心致志的品格、一丝不苟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本文从校园工匠文化、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做合一、全面素质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红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提质的精神支柱,培育“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内在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当前学校育人对“工匠精神”缺乏整体培养计划及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通过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校园文化,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培养路径来滋养工匠行为。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路径探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玲
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工科院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以及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此,需要工科院校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
新时代 工科院校 工匠精神 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红霞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是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主体,其转型发展在经历由小到大的"追赶式"发展阶段后,正在进入以质图强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面对转型发展的时代大考,加强应用型课程改造,积极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是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实质性落地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最重要的抓手。课程重构应当坚持适应性、应用性、重点性的指导原则,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主线,重构课程价值,以适应多元主体发展的新诉求,重构课程内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重构课程教学形态,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重构课程管理制度,以适应课程教学形态发展的新要求。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课程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科正
理想、信念方面的不足是制约地方院校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地方院校要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大学在精神方面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要从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高校长和教师的思想素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教书育人、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办学特色等方面精心培育大学精神。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培育 地方院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樊彩萍
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迫切需要培育核心竞争力。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有其特殊性,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应主要偏重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状况,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应着重从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队伍建设、管理创新、组建战略联盟等方面选择合理的路径。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核心竞争力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昌武
地域文化是文化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处在一定的地域内,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承担着传承创新地域文化,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职责。设立地域文化研究机构、开设地域文化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地域文化传播平台、深化与地域文化研究机构及学者的合作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传承创新地域文化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传承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凤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要落实于人,因为社会的发展首先依赖于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是健全平和的和谐人格的形成,这也是个体和谐发展的动力之源。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面貌、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元方
我国西部新建地方师范院校资源的整合与发展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同时,由于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硬件、软件的支撑和保障,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经费等问题凸显。西部新建地方师院的办学须从自身条件出发,在学院发展规划上应准确科学;在学院建设类型上应突出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特色;在办学层次上应以本科教育为根本,适度发展专科教育,适时发展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西部新建地方师院 教师教育 办学定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正宁 赵希庆 周熙 李林
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农业战略科学家是确保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关键少数”。华中农业大学在改革开放40余年中,自主培养出“两邓一张”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业战略科学家,探析他们的精神特质、角色定位和成长路径,对于新时代培育更多农业战略科技人才、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辛均庚
学科是高校三大职能发挥载体,其建设水平更是高校学术水平、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的核心标志,学科建设已经处于高校工作的龙头地位,特别是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是应把学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想路径、操作路径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探究,从学科建设类型、核心任务、内涵、层次等方面提出发展走向。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学科建设 路径 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湘浙 吴静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要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吸纳更多社会资金来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积极探索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在继续推进普通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制也是可供选择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本科院校 体制改革 转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耘 王向红
培育办学特色是当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与发展战略。新建本科院校大都是教学型院校,人才培养是其基本的功能和核心的任务。如何凭借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来服务社会、赢得社会认同,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因此,人才培养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培育办学特色之根本。长沙学院自2004年升本以来,就是从这个基本的视阈出发,从优化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实践环节和重视学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乃新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的迫切需要,作为职业院校必须以培养具有吃苦耐劳、具有奋斗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在培养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守业、勤勉精业和奉献事业精神品质的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方面进行大胆探索,通过价值引导、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校企合作等,培育和促进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品质的养成,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做出职业院校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工匠精神品质 培育探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