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9)
- 2023(13997)
- 2022(11904)
- 2021(11073)
- 2020(9194)
- 2019(20599)
- 2018(20593)
- 2017(39597)
- 2016(21334)
- 2015(23660)
- 2014(23047)
- 2013(22666)
- 2012(20326)
- 2011(18175)
- 2010(18036)
- 2009(16596)
- 2008(15722)
- 2007(13615)
- 2006(11722)
- 2005(9843)
- 学科
- 济(83779)
- 经济(83697)
- 管理(63495)
- 业(60628)
- 企(51928)
- 企业(51928)
- 方法(36363)
- 数学(30775)
- 数学方法(30409)
- 农(22211)
- 中国(21724)
- 业经(21536)
- 财(19243)
- 技术(18637)
- 地方(18409)
- 学(17400)
- 贸(14943)
- 贸易(14934)
- 理论(14786)
- 制(14675)
- 农业(14674)
- 易(14455)
- 产业(14155)
- 和(13653)
- 环境(13404)
- 务(12319)
- 银(12287)
- 财务(12255)
- 银行(12250)
- 财务管理(12236)
- 机构
- 学院(290928)
- 大学(289116)
- 管理(119035)
- 济(114315)
- 经济(111862)
- 理学(103753)
- 理学院(102684)
- 管理学(100965)
- 管理学院(100453)
- 研究(94100)
- 中国(68119)
- 京(60977)
- 科学(58624)
- 财(49729)
- 所(45656)
- 业大(42616)
- 农(42511)
- 中心(42292)
- 研究所(41795)
- 江(41222)
- 财经(40399)
- 范(38898)
- 师范(38584)
- 北京(38140)
- 经(36642)
- 院(34923)
- 州(34156)
- 经济学(33483)
- 农业(33168)
- 技术(31113)
- 基金
- 项目(204846)
- 科学(162026)
- 研究(153150)
- 基金(147387)
- 家(127239)
- 国家(126170)
- 科学基金(109608)
- 社会(96277)
- 社会科(91268)
- 社会科学(91245)
- 省(81679)
- 基金项目(78874)
- 自然(70319)
- 教育(69373)
- 自然科(68666)
- 自然科学(68651)
- 划(67561)
- 自然科学基金(67389)
- 编号(63320)
- 资助(59088)
- 成果(50237)
- 重点(45359)
- 创(45074)
- 发(44723)
- 部(43908)
- 课题(43082)
- 创新(41984)
- 项目编号(39550)
- 国家社会(39026)
- 科研(38475)
- 期刊
- 济(124058)
- 经济(124058)
- 研究(83910)
- 中国(52072)
- 管理(44165)
- 学报(42749)
- 科学(40600)
- 农(38860)
- 财(36412)
- 教育(34366)
- 大学(32492)
- 学学(30439)
- 农业(27672)
- 技术(25835)
- 业经(22827)
- 融(22010)
- 金融(22010)
- 经济研究(20359)
- 财经(18613)
- 图书(16245)
- 科技(16019)
- 经(15958)
- 问题(15723)
- 技术经济(14477)
- 业(14303)
- 理论(14094)
- 商业(13933)
- 现代(13625)
- 实践(13057)
- 践(13057)
共检索到412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光学 栾淳钰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变化是经济增速放缓与产业结构调整并存,这也是新常态的显著特征。文章基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从产能过剩现象突出、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区域结构不协调、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五个方面对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论述。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文章给出优化产业总体结构,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优化产业技术结构,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促进各类企业共同发展;优化产业区域结构,顺利实现产业转移;优化产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洋 纪玉山
"中国模式"和经济"新常态"作为近年来出现在理论界和公众视野的热点词汇,前者承载着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模式和经验总结;后者是决策层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分析和研判。"中国模式"在引领中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其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是导致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推动"中国模式"的转型升级以使其妥善应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是关系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在"新常态"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议题。而转变经济改革的驱动机制、具体方式与策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和宏观经济政策,是推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模式"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邱斌 刘修岩 吴飞飞 陈旭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即将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将面临稳定增长、调整结构和提高质量等综合性挑战,如何在"新常态"背景下保持中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创新与政策研究"学术论坛于2015年5月16日在东南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裴长洪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敏
我国正在面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新配置的时代大变局,金融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金融困境,而后梳理了美国金融体系在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中积累的经验,最后提出了我国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光文 王敬超
新型城镇化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强化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关系、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协同关系、文化产业与城镇文脉的互建关系。新型城镇化突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大重点:改善文化民生,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践行城镇美学,提升文化产业创意品质;营造创新环境,增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依托特色文化,形成文化产业竞争优势;融入生态经济,提高文化产业生态效益。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文化产业 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宙 石常军 张向红
文章对建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材料类专业设置与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了建材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材料类专业创新型课程体系建设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晶晶 盛玉雪
通过对2003、2007及2013年跨度十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分析,主要有5点发现:整体失业率呈浅"V"字走势,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对冲失业;产业转型颠覆了失业的学历结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逆转;大中型城市生源就业表现较优,但优势有逐渐缩小趋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在经济复苏阶段有所加剧;汉族与少数民族生源间的差异缩小。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高校毕业生 失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德余 汤勇刚
在"互联网+"和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数据产业的跨越发展,而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从认识大数据产业出发,论述大数据产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机理,验证大数据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的效用,最后提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大型数据中心;加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大数据产业+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物流+大数据金融"四位一体产业链,全力推动大数据资源共享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振东 董家佳 尚瑜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深入分析中国企业的传递贸易新模式。具体从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的视角出发,构建大样本微观计量模型,依次对POT企业生产率与出口二元边际增长、目的国市场竞争强度与POT企业出口结构调整、POT企业的质量筛选机制与出口产品的质量提升三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这种新贸易模式促进中国出口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由此提出"立足微观、宏微观结合"加速中国出口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振东 董家佳 尚瑜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深入分析中国企业的传递贸易新模式。具体从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的视角出发,构建大样本微观计量模型,依次对POT企业生产率与出口二元边际增长、目的国市场竞争强度与POT企业出口结构调整、POT企业的质量筛选机制与出口产品的质量提升三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这种新贸易模式促进中国出口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由此提出"立足微观、宏微观结合"加速中国出口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志红 王亚青
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需要金融进行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伴随着金融结构优化。文章选取1992~2013年中国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及其它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对"新常态"之前时期与"新常态"时期的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与银行市场的关联度在"新常态"之前时期、"新常态"时期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呈现一般关联性强度;与证券市场的关联度在"新常态"之前时期呈现强关联性,在"新常态"时期呈现超强关联性;与保险市场状况的关联度在"新常态"前时期呈现弱关联性,在"新常态"时期呈现一般关联性。同时,在指标选取过程中加入科技水平与教育水平指标,实证结果显示:科技水平、教育水平与两...
关键词:
新常态 金融结构 产业结构 灰色关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永照
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的形成机制及其变动机理,并对匹配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由匹配能力和聚合能力决定,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匹配成本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匹配能力、聚合能力,影响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匹配成本过高都对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在劳动力市场匹配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的扩大也对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低于理想水平,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产业转型升级、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减少的背景下,提升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的关键是,削弱劳动力市场分割、降低匹配成本,在提高劳动力市场匹配能力的基础上,适度扩大人口规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欣阳 郭武燕
在产业与消费"双升级"背景下,以供给端推力和消费端拉力促成发展模式和商业生态的数智化转型,技术加持又强化了这种转型对于产业生产力和市场消费活力的影响,零售业也面临这种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围绕顾客需求、打造顾客全生命周期管理是转型的出发点,基于供应链、营销渠道、组织管理的智慧化创新是转型的整体运营架构。显然,数智化转型能够带来零售业人货场新的价值组合。为构建智能化的供应服务体系,零售业唯有不断强化产业与消费升级的动力作用,加强数智化的供应链网络建设和数智化组织建设,才能真正提高零售业数智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永照
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的形成机制及其变动机理,并对匹配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由匹配能力和聚合能力决定,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匹配成本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匹配能力、聚合能力,影响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匹配成本过高都对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在劳动力市场匹配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的扩大也对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低于理想水平,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产业转型升级、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减少的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薛青河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煤炭产业发展和煤炭价格变动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在简要阐述产业转型升级概念及我国煤炭价格变动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煤炭价格变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煤炭价格 价格变动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