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31)
2023(15403)
2022(13449)
2021(12534)
2020(10462)
2019(23614)
2018(23675)
2017(45213)
2016(24474)
2015(27385)
2014(27091)
2013(26619)
2012(24481)
2011(22085)
2010(22347)
2009(20870)
2008(19844)
2007(17479)
2006(15609)
2005(13781)
作者
(69042)
(56975)
(56771)
(54049)
(36484)
(27430)
(25776)
(22198)
(21694)
(20428)
(19456)
(19290)
(18176)
(17930)
(17527)
(17302)
(16937)
(16710)
(16264)
(16247)
(14185)
(13973)
(13593)
(13181)
(12817)
(12662)
(12649)
(12637)
(11430)
(11122)
学科
(111194)
经济(111082)
管理(73265)
(66280)
(55969)
企业(55969)
方法(42082)
数学(35886)
数学方法(35427)
中国(27068)
(26778)
地方(26406)
业经(24007)
(23613)
(22647)
(18843)
技术(18793)
农业(17934)
理论(17321)
(16928)
贸易(16914)
(16278)
环境(16257)
(16212)
地方经济(15399)
(15397)
银行(15360)
(14807)
金融(14804)
(14630)
机构
学院(342957)
大学(342569)
(140973)
经济(137785)
管理(134791)
理学(115728)
研究(115716)
理学院(114433)
管理学(112464)
管理学院(111851)
中国(86837)
(73095)
科学(70507)
(63515)
(57709)
中心(52272)
研究所(52066)
(51074)
财经(50298)
(49898)
业大(47847)
(46838)
北京(46585)
师范(46498)
(45403)
经济学(42157)
(42110)
(41894)
农业(38549)
经济学院(37546)
基金
项目(228604)
科学(179752)
研究(171585)
基金(163764)
(140921)
国家(139699)
科学基金(120503)
社会(107895)
社会科(102074)
社会科学(102047)
(90145)
基金项目(87242)
教育(78329)
自然(76625)
(74833)
自然科(74783)
自然科学(74767)
自然科学基金(73381)
编号(71469)
资助(66607)
成果(58191)
重点(50655)
(49744)
(49529)
课题(49052)
(48806)
创新(45538)
项目编号(43934)
国家社会(43540)
教育部(42934)
期刊
(165157)
经济(165157)
研究(106802)
中国(65826)
管理(51469)
学报(49066)
(48488)
科学(46834)
(46137)
教育(40927)
大学(37280)
学学(34713)
农业(31801)
技术(31431)
(30155)
金融(30155)
业经(26602)
经济研究(26423)
财经(24613)
(21160)
问题(21145)
图书(19585)
技术经济(18134)
理论(16863)
科技(16654)
(16002)
现代(15909)
商业(15179)
实践(15147)
(15147)
共检索到516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烈菊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措施。本文首先概述了循环经济立法研究现状,指出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角度研究循环经济立法的意义,接着阐述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关系,然后在理论框架下分析德国循环经济立法过程,并从中得到中国制定循环经济立法的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需要深入实践,加大试点和示范工作,需要自主创新型的技术支撑,需要制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加快立法进程。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冯之浚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需要深入实践,加大试点和示范工作,需要自主创新型的技术支撑,需要制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加快立法进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之浚  
本文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不仅是一种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以往的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重估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关注不同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深化了对生态阈值的研究,重视深层生态学的研究与追问。文章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解决。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建立循环经济的标准、标识、标志和认证制度;明确规定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强化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定额管理制度;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制度;强化激励政策;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芸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是当务之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晓燕  季健  
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逐渐成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只有金融的支持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江苏盐城市2000~2014年的数据,对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考察。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长期的正相关性;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规模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与金融发展效率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短期内金融发展规模与金融发展效率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较强,但从长期来看,其对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作用十分有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彩霞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问题都是国家非常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新常态,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资源型城市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在"新常态"背景之下所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辩证的看待"新常态"所带来的转型新机遇,选择适合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芳  齐明珠  
2010年以来,大都市人口发展出现一系列新特征:人口增速下降但规模依旧庞大、外来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加速等。从北京的情况看,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这些人口新趋势加剧了大都市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新常态对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中心城区人口—经济聚集效率低,外来人口就业集中在低效率行业,未能满足经济新常态下向创新驱动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经济发展尚处于"回波效应"期,既不利于北京市经济结构优化和人口疏解,也将不利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北京市人口数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本文认为应把人口管理与新常态下对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紧密结合,并把资源环境因素纳入总体管理框架,从提升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方式的角度去解决人口问题。同时,加强政府合理行政干预,打破京津冀行政分割,建立首都圈总体产业布局,促进"回波效应"向"扩散效应"的转变,通过就业人口、资金与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输出改善首都圈经济平衡,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共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芳  齐明珠  
2010年以来,大都市人口发展出现一系列新特征:人口增速下降但规模依旧庞大、外来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加速等。从北京的情况看,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这些人口新趋势加剧了大都市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新常态对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中心城区人口—经济聚集效率低,外来人口就业集中在低效率行业,未能满足经济新常态下向创新驱动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经济发展尚处于"回波效应"期,既不利于北京市经济结构优化和人口疏解,也将不利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北京市人口数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本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武俊彦  吕艳艳  
营运资本管理一直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结合,以小米公司为例从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探析客户和供应商这两大外部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合作管理营运资金的方法,希望为营运资金管理提供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冬梅  
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性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循环经济立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而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是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是其补充和具体化,因此资源型城市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构建对完善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剖析了山西省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的局限,在借鉴国外循环经济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章昌裕  
一、国际资本循环的中国"新常态"(一)中国已进入国际资本循环正常状态新世纪以来,中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中国利用外资1175.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5%,对外投资规模首次越过千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22.8%,2013年底,中国对外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达到6604.8亿美元,连续两年位列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份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7月份,在党外人士座谈会再提"新常态",之后11月份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个方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的趋势性变化做了分析,并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早  屈文波  
以"结构性"减速为背景,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阶段,但中国式新常态并不是西方媒体所界定的"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悲观过程,而是一种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结构由失衡转向优化、增长方式由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下,科技创新的作用日趋增强,经济结构再平衡的趋势日趋明显;分配结构失衡的局面逐步扭转,共享经济福祉的包容性增长正在形成。发展新常态经济,应以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为保障,以自主创新为重点,以结构转型升级为支撑,以提升要素效率为载体,以开展多边贸易合作为契机,努力发展新常态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