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21)
2023(20644)
2022(17710)
2021(16576)
2020(13852)
2019(31646)
2018(31219)
2017(59851)
2016(32227)
2015(36027)
2014(35662)
2013(34908)
2012(32083)
2011(28992)
2010(29000)
2009(27024)
2008(26227)
2007(22856)
2006(20201)
2005(17910)
作者
(89740)
(74725)
(74075)
(70584)
(47669)
(35654)
(33765)
(29121)
(28345)
(26657)
(25434)
(25081)
(23655)
(23550)
(23082)
(23035)
(22157)
(21720)
(21442)
(21405)
(18625)
(18241)
(17930)
(17138)
(16755)
(16672)
(16367)
(16221)
(14933)
(14618)
学科
(140878)
经济(140741)
管理(95808)
(89797)
(74668)
企业(74668)
方法(59179)
数学(51755)
数学方法(51075)
中国(37428)
(35657)
(35328)
业经(29744)
地方(28612)
(27253)
(26169)
贸易(26151)
(25428)
(25225)
农业(23745)
(22081)
财务(21996)
财务管理(21951)
技术(21888)
(21579)
银行(21535)
理论(21436)
企业财务(20752)
(20554)
(20486)
机构
大学(451538)
学院(451451)
(193567)
经济(189710)
管理(177275)
研究(154610)
理学(152794)
理学院(151156)
管理学(148501)
管理学院(147685)
中国(118805)
(95170)
科学(91052)
(88605)
(76295)
财经(70474)
中心(70176)
研究所(69069)
(67492)
(65319)
(64196)
业大(62759)
北京(60440)
经济学(59477)
(58762)
师范(58265)
(56026)
经济学院(53339)
(52746)
农业(52486)
基金
项目(302346)
科学(239407)
研究(223660)
基金(221098)
(191453)
国家(189883)
科学基金(164146)
社会(143455)
社会科(136037)
社会科学(136006)
(115970)
基金项目(115691)
自然(105025)
教育(103206)
自然科(102631)
自然科学(102610)
自然科学基金(100774)
(97412)
资助(91673)
编号(90796)
成果(73919)
(67579)
重点(67401)
(64713)
(63413)
课题(62462)
国家社会(59609)
创新(59289)
教育部(58725)
科研(57390)
期刊
(214239)
经济(214239)
研究(138617)
中国(85604)
(68729)
管理(67435)
学报(65605)
科学(62296)
(61380)
大学(51035)
教育(48533)
学学(48081)
(43681)
金融(43681)
农业(42443)
技术(40601)
经济研究(36133)
财经(35018)
业经(33327)
(30175)
问题(27054)
(23399)
技术经济(23164)
(22417)
统计(21651)
图书(21345)
世界(20843)
理论(20754)
国际(20667)
科技(20368)
共检索到675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超  蒋玉洁  马玉洁  周文文  刘宸琦  
新常态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博弈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传统货币政策注重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控,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为货币政策调控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从新常态条件下货币政策调控与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之间关系出发,选取1985-2016年货币政策调控及经济增长相关变量数据,将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特性与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优化相结合构建货币政策调控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模拟货币政策调控与新常态条件下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之间的交互行为,对2017年GDP增长率和三产贡献率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2017年GDP增长率在6.3389%-6.6639%之间,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三产贡献率在52.2810%-54.9620%之间,经济增长质量增速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自1985年以来三产贡献率不断提高,特别是2013年以后贡献率加快,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不断优化升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海燕  康洋  
随着中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央行货币政策取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货币政策操作思路方面趋向于用活用好资金;货币政策调整方向方面趋向于激活经济和调节结构;在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方面趋向于传统政策工具与创新政策工具的结合使用;在货币政策操作环境适应方面趋向于主动适应经济转型、金融格局多元化、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及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的要求。货币政策取向的变化既是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常态经济运行的政策保障。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本文将三种不同情形的货币规则引入DSGE模型,基于1996—2015年间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规则属性进行识别,并运用数值模拟以系统探究央行与财政部门不同互动策略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贝叶斯估计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具有明显的逆周期相机操作特征;央行独立性较低,当前货币调控主要遵循"被动配合型"操作范式。数值模拟发现,"独立型"货币规则下财政冲击造成的经济偏离最小,经济回归稳态的速度最快,社会福利损失也最小;央行现阶段所采用的"被动配合型"规则消化经济冲击的能力最差,经济稳态收敛速度较慢,并最易引致福利损失。为此,本文认为未来我国货币调控应由"被动配合型"向"独立型"操作范式转型,以有效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本文将三种不同情形的货币规则引入DSGE模型,基于1996—2015年间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规则属性进行识别,并运用数值模拟以系统探究央行与财政部门不同互动策略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贝叶斯估计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具有明显的逆周期相机操作特征;央行独立性较低,当前货币调控主要遵循"被动配合型"操作范式。数值模拟发现,"独立型"货币规则下财政冲击造成的经济偏离最小,经济回归稳态的速度最快,社会福利损失也最小;央行现阶段所采用的"被动配合型"规则消化经济冲击的能力最差,经济稳态收敛速度较慢,并最易引致福利损失。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成  王婷  李文乐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经济增长目标约束的现实背景,构建货币当局调整基础货币的政策规则,采用2001至2016年的季度数据,分阶段拟合货币政策规则,并将货币政策调控剥离为预期内和预期外货币政策,进而在SVAR框架下测度其各自对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在面临"保增长"压力的"非吻合时期"对产出缺口的响应力度是"吻合时期"的3.9倍,经济增长目标构成货币政策调控的"底线"约束;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预期外货币政策对信贷规模的冲击效应相对显著,而预期内货币政策会引发显著的信贷期限结构转移现象。因此,应弱化经济增长目标对于货币政策决策的挤压,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独立性,通过加强预期管理引导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胥爱欢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超越双边,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运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可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省际效应,并采用R软件生成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对中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增长的冲击方向和程度的地域分布图。从总体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对中国内地各个省份经济增长的冲击存在着较大的异质性,东部沿海和沿边省份经济增长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冲击性影响程度要小于内陆省份。为此,中国既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有效应对外部短期冲击,又要充分利用美联储加息政策溢出效应带来的有利因素,扎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换,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同时,在制定应对政策时,要准确区分中国内地不同省份经济增长受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冲击的特殊性和异质性,因地制宜地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王春芳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肖争艳  刘哲希  邓敏婕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利率管制与企业异质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在存款利率管制下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难以达到预期的逆周期调节效果;(2)存款利率管制的放开会增强价格型调控的调控作用,但其仍需要与数量型调控协调配合;(3)进一步硬化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后,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能够有效应对经济的短期波动。因此,本文认为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步伐不应放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潜力  胡援成  
文章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并伴随较高通胀的经济增长困局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匹配问题。实证检验发现利率渠道已取代信贷渠道成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为应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困局,建议中央银行应强化利率的调控作用,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宏观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雷  吴静  丁烨  
零利率在全球有不断蔓延之势,与其相伴而生的问题正深刻影响着经济与金融的稳定,为此构建了开放经济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嵌入零利率下限约束条件,以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为研究对象,围绕开放经济条件下零利率下限约束情形的国外货币政策外溢冲击与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问题开展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相比较非零利率下限约束情形,零利率下限约束时期的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减弱,这一结果减轻了对流动性陷阱可能会加剧风险外溢与蔓延至中国的担忧。第二,无论国外主要经济体处于零利率下限约束还是非零下限约束情形,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都是对称性的,未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周期的影响。故此提出中国需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外溢风险,坚持政策调控定力与自主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郝冬冬  王晓芳  郑斌  
外汇占款萎缩和银行同业业务扩张改变了基础货币的投放方式和货币派生机制,增强了价格型调控的有效性。而双轨制经济环境与融资结构单一的市场环境扭曲了价格机制和利率传导路径,制约了价格调控方式的有效实施。使用FAVAR模型对两种调控方式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量调控方式的有效性要优于价格方式。因此,在面对不同约束主体和政策目标时,中央银行需兼顾两种调控方式,只有持续推进直接融资市场扩容,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价格调控方式才能有效实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长平  罗翊  吴诗锋  
对中国1990-2012年货币政策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多种测度和综合比较分析。σ收敛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地区差距呈扩大之势,但2004-2012年间略有下降。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泰尔指数表明,1993-2004年差距扩大主要是发达地区导致;2004-2012年差距缩小主要是不发达地区发展所致。这一转变可能和制造业转移有关。β收敛分析验证了σ收敛分析的稳健性,揭示了地区经济"发散—平稳—再收敛"的过程符合"倒U型假说"。修正的单位根分析揭示了31个省级地区经济增长的六种类型及运动特征。各地区对预期和未预期货币的响应呈现为四种类型;同一类型的各地区往往在地理和生产结构方面有共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诚直  
文章总结了中国经济、金融在"新常态"下的若干发展特征,并基于此探讨了对货币政策框架的影响,包括货币政策转变的原因、方向、挑战和预期等。文章指出中国货币政策主要朝着定向化、价格型和重监管三方面转变,以短期利率走廊配合中期政策利率的做法符合现阶段国情。文章并对中国未来货币政策框架演变走向作了预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兆泉  许统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货币中介目标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货币中介目标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幅度最大、货币供应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次之,而利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应从过于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转向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变量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但在将来市场体系完善后,可考虑采用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2015年货币政策偏于宽松,突出表现为超预期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偏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稳增长"创造合理的流动性环境和低利率环境。但是超预期的信贷对经济刺激效果下降;信贷资金流向加剧产业结构矛盾;部分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助涨助跌;部分信贷资金参与套利套汇的"财务游戏";频繁的降准降息向外界传递错误信号,加大资本外流压力。展望2016年,在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调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货币政策从"松紧适度"转为强调"灵活适度",灵活运用调整基准利率传递央行货币政策信号,灵活降准以对冲基础货币缺口,灵活运用结构性金融工具补充流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