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8)
2023(9611)
2022(7820)
2021(7221)
2020(5830)
2019(12491)
2018(12181)
2017(22417)
2016(12090)
2015(13070)
2014(12542)
2013(11866)
2012(10792)
2011(9405)
2010(10069)
2009(9852)
2008(9477)
2007(8588)
2006(7583)
2005(7018)
作者
(31778)
(26714)
(26558)
(25130)
(16897)
(12548)
(11873)
(9996)
(9933)
(9480)
(9052)
(8967)
(8545)
(8479)
(8258)
(8018)
(7819)
(7690)
(7670)
(7595)
(6624)
(6318)
(6235)
(6056)
(5912)
(5902)
(5848)
(5806)
(5283)
(5200)
学科
管理(44102)
(40514)
经济(40438)
(38596)
(34980)
企业(34980)
(15544)
(15082)
方法(14078)
中国(14003)
技术(13627)
业经(12227)
审计(12197)
(11295)
数学(10531)
数学方法(10352)
(10154)
技术管理(9896)
(9335)
银行(9323)
(9312)
财务(9290)
财务管理(9219)
(8931)
企业财务(8772)
(8766)
金融(8764)
体制(8639)
(8588)
理论(8115)
机构
学院(162658)
大学(162257)
(65723)
经济(64287)
管理(61566)
研究(53132)
理学(52322)
理学院(51741)
管理学(51021)
管理学院(50684)
中国(42495)
(36707)
(34482)
科学(29378)
财经(27713)
(26380)
(25431)
(24994)
中心(24632)
研究所(22005)
北京(21045)
(20769)
师范(20592)
(20557)
财经大学(20488)
(20418)
经济学(20276)
(20233)
业大(19851)
经济学院(18016)
基金
项目(106221)
科学(85188)
研究(82160)
基金(77204)
(66339)
国家(65738)
科学基金(57399)
社会(54271)
社会科(51470)
社会科学(51456)
(41955)
基金项目(40318)
教育(37913)
自然(34441)
(34409)
自然科(33585)
自然科学(33577)
编号(32999)
自然科学基金(32969)
资助(29019)
成果(27865)
(26791)
(25431)
重点(24333)
创新(24011)
课题(23794)
(23563)
国家社会(23028)
(22476)
(21819)
期刊
(77760)
经济(77760)
研究(53792)
中国(41776)
(32020)
管理(25920)
学报(21468)
科学(21157)
教育(20618)
(19619)
大学(17763)
(17138)
金融(17138)
学学(16525)
财经(14078)
技术(13930)
经济研究(13023)
农业(12755)
业经(12631)
(12116)
审计(10115)
会计(9621)
财会(9460)
问题(9379)
科技(8761)
(7840)
(7732)
技术经济(7461)
现代(7400)
(7113)
共检索到259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强  
2015年底,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以下简称《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对我国审计制度改革和创新做出了顶层设计,提出要为社会提供完善有效的审计监督制度,标志着审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具雏形,这体现了审计机关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自觉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阐述了《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说明审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利于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强化审计的法定性,增强审计的独立性,拓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强  
2015年底,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以下简称《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对我国审计制度改革和创新做出了顶层设计,提出要为社会提供完善有效的审计监督制度,标志着审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具雏形,这体现了审计机关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自觉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阐述了《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说明审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利于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强化审计的法定性,增强审计的独立性,拓展审计的全面性和提升审计的专业性,进而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审计监督机制,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信凯  
陈昭玖教授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能力的匹配》(以下简称《市民化》)出版,在研究范式与经验判断上作出了可喜探索,可谓"十年磨一剑"。开卷品读,耐人寻味,这是一位学者在现实问题上的真知灼见,振聋发聩,实属难得。该著作具有"大破大立"的性质,在理论研究、计量检验、论证假设、政策设计上,坚守规范性底线,力求学术性评判。反学术浮躁之风,正严谨治学之气,发挥"针砭时弊"功效。不过,这正是学术从善如流、博采众长所追求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谨以书评分享《市民化》的研究成果,梳理出农民工从"农民到市民"的"逻辑辨识"与"制度诱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信凯  
陈昭玖教授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能力的匹配》(以下简称《市民化》)出版,在研究范式与经验判断上作出了可喜探索,可谓"十年磨一剑"。开卷品读,耐人寻味,这是一位学者在现实问题上的真知灼见,振聋发聩,实属难得。该著作具有"大破大立"的性质,在理论研究、计量检验、论证假设、政策设计上,坚守规范性底线,力求学术性评判。反学术浮躁之风,正严谨治学之气,发挥"针砭时弊"功效。不过,这正是学术从善如流、博采众长所追求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谨以书评分享《市民化》的研究成果,梳理出农民工从"农民到市民"的"逻辑辨识"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金昌  
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企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智慧政府等建设又为智慧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新的环境,智慧企业将成为智能时代企业的最主要存在形式。智慧企业的基本特征是创新创造、富有智慧、智能化运营、精准服务。智慧企业的发展逻辑是积累和生产智慧、为客户创造价值,建立具有自动感知、自我评估、自动预判、自我纠偏、自主决策、自我提升、自主演进、自动发展的"八自机制";智慧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创新驱动、智慧复用、平台竞争,智慧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成败最终需通过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增值多少来衡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郝文力  赵馨田  
我国新三板市场的信息披露存在不足,根源在于现行新三板的挂牌审核程序接近注册制,但信息披露要求却基本沿用主板和创业板的相关规则。《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对新三板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完善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新三板科学划分企业层级,保障层间流动和转板制度的正常运作,增强市场流动性,有效发挥做市商作用。建议借鉴国外"类新三板"市场的信息披露规则,对我国新三板的信息披露制度进行优化。完善新三板信息披露制度,应当以满足投资者信息需求为导向,强化对挂牌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对创新层和基础层挂牌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伟洪  张旭  
经济全球化构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条件。经济全球化过程也是世界市场体系形成和发育过程,这一过程越来越仰赖于制度构建和完善,在国际组织推动下,除了商品和要素的全球性流动性,经济全球化还表现为市场规则、标准和制度的一体化。中国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走向制度型开放,既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也适应了中国由高速度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征和需要。建议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推动制度型开放:以申请加入CPTPP、DEPA为契机,在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知识产权等领域对接国际高水平规则;强化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制度创新功能,加快实行全面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推动“一带一路”制度建设,促进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投资贸易规则纳入经济全球化多边主义制度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泽红  李雪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基在于高质量发展,而发展质量的提升以发展理念的革新为认识论前提。步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以新发展理念贯穿共同富裕制度设计既能够为厚植共同富裕物质基础提供强劲动力、为系统推进共同富裕确立平衡杠杆,又将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永续条件、开辟经济空间、明晰价值旨归。以新发展理念贯穿共同富裕制度设计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科学社会主义核心要旨、勇担自身历史使命的主动作为,也是凸显人民主体地位、构筑多维制度体系的现实需要。在此过程中,应当建构涵盖物质财富创造、重大关系处理、美丽底色描绘、经济空间拓展、社会财富分配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富裕制度体系,并以科学制度服务中国特色共同富裕伟大实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康珂  
经济新常态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根本任务是完成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最大挑战是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其"三位一体"的基本逻辑是供给管理、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从实施路径来看至少要把握好四点,一是创造稳定惠民的宏观政策环境,防控经济波动风险;二是让市场决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产业政策积极转型;三是以放权减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改革"明规则"同时消除"潜规则";四是在制度供给和公共产品领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燕  
一、引言2019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至全国甚至全球。在这场战疫中,需要我们反思的东西有很多,其中让社会各方尤其关注的是疫情在发生、扩散及防控过程中的信息披露问题。及时、公开和可靠的信息披露再次被证明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决定了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不仅在突发公共事件当中,在资本市场也是如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晓霞  高志婕  
本文认为,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民表达利益诉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农民利益表达不畅的首要原因是利益表达起点的滞后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提出了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新理念:"事前表达"与"事后表达"的有机融合,表达主体和表达客体的双向培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岩  安立军  王小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给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本文分析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这一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军民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GPA)是我国政府采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在基本原则、适用范围、采购方式、救济机制等方面与GPA还存在一定差异。应对加入GPA,应加快完善中国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与体制,宏观层面,应调整和扩展政府采购的实施原则,健全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处理好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并着力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中观和微观层面,应按照GPA有关要求对政府采购实体、采购范围进一步合理界定,完善政府采购采购方式、招投标制度、质疑投诉机制,并提高采购透明度。此外,还应深入研究并吃透GPA有关条款,充分利用有关"空置条款"和一些除外规定,以保护本国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舰  刘佳福  邢海峰  
从完善规划行政许可制度入手,探讨《城乡规划法》实施背景下规划行政许可工作的整体制度性建设。根据《城乡规划法》和《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现阶段,必须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规划行政许可行为的本质认识,精简规划行政许可的范围与程序,完善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机构设置,明晰管理权限,规范规划行政许可形式,加强公众参与和规划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行政许可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震宇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制度资源和关键决策部署,要充分意识到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保制度的时代意蕴。然而非均衡化资源配置降低整体社保水平、阶段性制度设计弱化社保制度稳定性、社保制度碎片化无法形成决定性合力等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现行农村社保制度面临着重重困境。为此,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完善和健全农村社保制度,应以农村社保资源均衡配置强化整体社保能力,做好基于公平正义的农村社保制度顶层设计,通过协调配合实现农村社保制度一体化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