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1)
2023(12704)
2022(11124)
2021(10164)
2020(8716)
2019(19797)
2018(19422)
2017(37023)
2016(20587)
2015(23460)
2014(23523)
2013(22601)
2012(20668)
2011(18690)
2010(18972)
2009(17926)
2008(17615)
2007(16124)
2006(13939)
2005(12435)
作者
(57781)
(48534)
(48312)
(46064)
(30374)
(23399)
(22181)
(18795)
(18154)
(17305)
(16308)
(16266)
(15311)
(15211)
(15175)
(15020)
(14998)
(14249)
(14092)
(13887)
(12118)
(11950)
(11647)
(11168)
(10937)
(10911)
(10813)
(10789)
(9877)
(9626)
学科
(78200)
经济(78098)
管理(65398)
(59918)
(51364)
企业(51364)
方法(35293)
数学(30614)
数学方法(30259)
(23678)
(21907)
中国(21324)
(20034)
业经(18436)
技术(17862)
(15463)
地方(14923)
(14772)
贸易(14765)
(14514)
理论(14497)
财务(14476)
财务管理(14435)
(14338)
农业(13963)
(13916)
银行(13885)
企业财务(13583)
(13295)
(13196)
机构
学院(292497)
大学(284350)
(115655)
经济(113050)
管理(109643)
理学(93656)
研究(93392)
理学院(92649)
管理学(91020)
管理学院(90478)
中国(70818)
(59311)
科学(56956)
(56433)
(47212)
(46802)
(45976)
财经(43893)
中心(43680)
研究所(42500)
业大(41844)
(39463)
(37428)
师范(37076)
北京(36842)
农业(36718)
(36339)
技术(36301)
经济学(35404)
(33763)
基金
项目(189963)
科学(149324)
研究(143633)
基金(133813)
(115248)
国家(114229)
科学基金(97998)
社会(89039)
社会科(84258)
社会科学(84231)
(78644)
基金项目(70737)
教育(68912)
(64603)
自然(61659)
编号(61288)
自然科(60220)
自然科学(60200)
自然科学基金(59073)
资助(54027)
成果(49486)
重点(43578)
课题(43502)
(42194)
(41848)
(41152)
创新(39478)
(39052)
项目编号(36634)
(36615)
期刊
(129506)
经济(129506)
研究(83026)
中国(61588)
(46453)
(42602)
学报(42276)
管理(40235)
教育(39334)
科学(39217)
大学(32159)
学学(30136)
技术(30010)
农业(28428)
(25810)
金融(25810)
业经(22071)
财经(21785)
经济研究(20596)
(18726)
问题(16567)
(15690)
职业(15596)
技术经济(15151)
科技(14141)
(13923)
论坛(13923)
(13804)
统计(13616)
(13360)
共检索到432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勤英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出现诸多问题,新常态的出现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的重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与思路。文章深刻分析了新常态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完善的逻辑联系,阐述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重建的路径:以科学化为主导,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的理念;以教师内在涵养与外在言行为主,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整合网络平台与实体平台,不断丰富、创新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的形式与手段;以经费投入与制度建设为主,不断夯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志平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教育、考核、激励、惩处、监督与宣传相结合的机制体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康宁  李亮  
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在建设主体认知上存在偏差、承载主体行为上存在不足、评价主体划分上存在模糊的现实困境,反思现实困境的实质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利益相关者”的缺位。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分析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利益关联”事项包含核心、重要、主要、次要关联四个层级,共计10个事项及103项关联内容。据此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是突出教师主体核心作用,增强自我建设意识,常怀四个持有;强化高职院校关键作用,夯实主体建设责任,做到四个坚持;增强互利单位融合作用,发挥联动建设效能,畅通三个链路;提升关联群体辅助作用,拓展整体建设功效,做到三个思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斌   申守权  
从信念、道德、学识、态度、情感和境界六个维度来看,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体现为国家工匠的培养理想、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教育智慧与个性化教学、学习态度与创新实践、仁爱精神与学生关怀、全球视野与文化使命。当前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信念的迷失、道德的裂隙、智慧的桎梏、创新的沉默、仁爱的缺位、文化视野的模糊等问题。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为:强化理想信念与现实的契合、完善道德规范执行与监督体系、深化个性化教学改革、激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创新、从理念到行动的全面落实关怀、融入全球化视角与加强文化传承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锦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中存在的与高职办学性质不符、缺乏发展性、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路,即与政府合作建立"独评"制度、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合理化评价指标和完善评价体系的反馈与监督管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曾照烨  
师德是新时期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竞争力提升的核心。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从以德治校、师德为本的高度出发,在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教师职业发展两个平台的基础上,以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了"六环节"的师德实践培育机制,实现了师德的培育与教师职业发展相结合、与专业建设相结合、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教学质量提升相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静  
在市场经济与信息网络的负面影响下,师德弱化、失范的现象频发,而如何加强高校师德评价,以推进高校师德建设,就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面对新形势下高校师德机制的新问题,有必要从师德评价的标准、方法、反馈、结果应用等四个层面,系统地提出相应的重构对策与措施,以实现高校师德建设的长足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剑静  
发展规划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职院校在发展规划制定上仍处于摸索、尝试阶段,从组织、制定到评估都没有形成规范和完整的体系。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在规划制定中普遍存在的四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为加强发展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萍  
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相对滞后,而在评价机制方面则是存在校园文化底蕴不足、忽视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忽视考核评价的导向性价值以及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诸多不足。对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工作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文化品味、突出个性特色以及坚持整体推进战略等原则,健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古晶  陈新  
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应立足高校职业空间,文章对应分析有高职称高学历型思想政治教育者、职业认证型专业领域服务者、专业型学生管理服务者的发展可能性,发现现有辅导员评价机制在导向性、功能性尚存不足,需要顶层设计在政策支持、专业化标准制定上有进一步举措,明确核心点,建立专业评价标准,加强政策条例支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娟  
高校师德建设以实现师德内化为目标,即将师德规范内化为教师的自我道德需要。本文以高校师德内化中内源性动力为切入点,探讨产生自我道德需要的内源性动力机制的构建,以及内源性动力机制下高校师德内化的路径,以达到提升高校师德修养、培育大学精神和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目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阚维   施克灿   杜瑞军  
当前高校师德师风评价的主要困境在于评价指标缺乏整体性、过程简单化和人文性不足。其原因包括对师德师风内涵的研究不够充分、对综合评价指标的研究有待提高等。基于一系列有关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文件,确定高校师德师风综合评价指标。该综合评价指标提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的“要素”性指标,即包括“结构性要素”“能动性要素”“连接性要素”和“文化性要素”,弥补以往高校师德评价指标借用政策性文件内容未能起到价值引领和科学评价的不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国琴  把君  
文章认为食品品质、食品安全问题可通过食用农产品市场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得到缓解。文章从新常态下恩格尔系数下降、居民对食品价格上涨关注度下降出发,从农产品效率价格、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正常商品价格等方面探讨食用农产品定价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唯  张占龙  肖冬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实现新时代的奋斗目标,着眼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风建设要抓在前,党员队伍要经得住考验。作为新时代高层次人才灵魂工程师的高校教师队伍,尤其是高校党员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与党风建设密不可分。新时代背景下党风建设遇到的既有新挑战也有新机遇,文章结合高校党员教师队伍的特点构建出了一种适应于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并将其运用到支部建设工作中,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有效地加强高校党员教师的党员身份意识,使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整体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显著。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茼  赵巾帅  张目  
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常态,高职院校课外文化正日益引起高职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企业的重视。高职院校课外文化立足于学校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校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它具有价值引领功能、创新素质教育功能和志愿服务功能。高职院校课外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有助于构建德育介体信息系统、明确学习动机和深化关于休闲时间的理性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