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8)
- 2023(13360)
- 2022(10764)
- 2021(10114)
- 2020(8097)
- 2019(17758)
- 2018(17350)
- 2017(31201)
- 2016(17665)
- 2015(19390)
- 2014(19008)
- 2013(17568)
- 2012(15486)
- 2011(13657)
- 2010(14190)
- 2009(13056)
- 2008(12567)
- 2007(11636)
- 2006(10277)
- 2005(9340)
- 学科
- 业(78267)
- 企(71306)
- 企业(71306)
- 管理(63274)
- 济(61169)
- 经济(61091)
- 业经(27188)
- 农(25787)
- 财(22936)
- 方法(22846)
- 中国(22347)
- 技术(21710)
- 教育(21417)
- 农业(19036)
- 理论(18722)
- 务(17560)
- 财务(17546)
- 财务管理(17536)
- 企业财务(16540)
- 数学(15002)
- 数学方法(14791)
- 制(14096)
- 策(13494)
- 技术管理(13459)
- 划(12821)
- 和(12737)
- 体(11254)
- 企业经济(11042)
- 地方(10945)
- 发(10799)
- 机构
- 学院(235473)
- 大学(224235)
- 管理(89910)
- 济(89900)
- 经济(88010)
- 理学(76783)
- 理学院(76010)
- 管理学(74958)
- 管理学院(74483)
- 研究(71837)
- 中国(51863)
- 京(47351)
- 财(43114)
- 科学(39885)
- 江(38390)
- 范(37251)
- 师范(37054)
- 所(33572)
- 财经(33555)
- 教育(32919)
- 中心(32278)
- 技术(32184)
- 农(32024)
- 职业(31500)
- 州(30591)
- 经(30390)
- 北京(30010)
- 研究所(29866)
- 师范大学(29401)
- 业大(28365)
- 基金
- 项目(147585)
- 研究(123668)
- 科学(120981)
- 基金(102628)
- 家(85511)
- 国家(84449)
- 社会(77606)
- 科学基金(75285)
- 社会科(73292)
- 社会科学(73280)
- 教育(63990)
- 省(63599)
- 编号(54402)
- 基金项目(53352)
- 划(51913)
- 成果(44517)
- 自然(43933)
- 自然科(42993)
- 自然科学(42986)
- 自然科学基金(42290)
- 课题(40529)
- 资助(38608)
- 创(37812)
- 年(34962)
- 发(34786)
- 重点(34124)
- 创新(34032)
- 业(33718)
- 部(33131)
- 项目编号(33115)
- 期刊
- 济(107649)
- 经济(107649)
- 研究(77538)
- 教育(61328)
- 中国(56628)
- 管理(39285)
- 财(36826)
- 农(32589)
- 技术(29352)
- 科学(26430)
- 学报(23983)
- 农业(22620)
- 业经(22083)
- 大学(21011)
- 融(19622)
- 金融(19622)
- 职业(19503)
- 学学(18316)
- 财经(16661)
- 经济研究(16513)
- 经(14606)
- 业(14077)
- 坛(13271)
- 论坛(13271)
- 技术经济(13103)
- 问题(12858)
- 技术教育(12596)
- 职业技术(12596)
- 职业技术教育(12596)
- 科技(11754)
共检索到362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舒杨
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进入新常态下的战略选择,也是"双创时代"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必由之路。在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由于理念认知错位、激励机制偏移、支撑平台缺失,而使其陷入到"工具化"、"功利化"以及"悬浮化"的困境之中。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加快推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重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构建"多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参与体系;建立"全覆盖、分层次、差异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专业—就业—创新创业"融会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新常态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理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艳艳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很多困囿,其教育目标和定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机制等也不够完善灵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准确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
新常态 高职教育 创新创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诗慧 张连绪
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引领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定位存在认识误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陈旧、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和校内外协同机制、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在新常态下的引领作用,应把握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变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知识课堂"走向"能力课堂";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打造"政、校、企"多主体协同的创新创业支持平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有效"聚
关键词:
新常态 高职 创新创业教育 困囿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恒
职教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创新创业还存在"工具化""功利化"以及"悬浮化"等问题。深入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认知错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偏移、支撑平台缺失。据此,应根据职教新常态的现实要求,加快推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重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构建"多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参与体系;建立"全覆盖、分层次、差异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专业—就业—创新创业"融会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破解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燕
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于国家、产业和院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企业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不足、科研机构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衔接不畅的实然困囿。高职院校、企业、科研机构应凝聚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合力,形成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科研链深度融合的良性格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佩佩
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比,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其独特性,应用性导向较为突出。专业教育下,技术支撑更为有力,产教融合趋势尤为明显,也成为院校创新创业高效发展的坚实基础。然而,在当前环境下,院校教育并未如预期的那样取得丰硕的育人成效和成果,做出比高校更具有标识性的成绩;固有的顽疾渐渐形成了现实的发展困境,如理念认知偏差、课程体系滞后、师资队伍薄弱和协同机制缺乏等,导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本色有限,创新底色不足,发展成色欠缺。为此,高职院校要充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以促进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立足点,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价值;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切入点,构建前沿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为着力点,重点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聚合为突破点,充分释放产教深度融合的资源整合优势。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善、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体系薄弱、校企合作体系不完善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要求,高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以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新常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体系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畅
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世界性的热潮,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内生需求的促生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和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基于形势政策分析和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借鉴,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健全组织领导、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评价体系、优化师资结构、强化实践育人、重视文化引导,从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贡献智慧力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浩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需澄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认识误区,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在创新,而非创业;积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而非另起炉灶;推广项目本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而非固守课程本位的教育方式;应注重对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的分类,而非千篇一律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落实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系统把握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六个维度,即精心谋划、精细管理、精致服务、精准推进、精确落实、精育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舒杨 赵恒
我国高校普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却不够明显,成效甚微。本文基于双创时代的背景,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路径做了若干分析。
关键词:
双创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乐霞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有助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借势发展,吹响新常态"众创"号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脉搏律动,实现跨界融合"协同育人";助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力军。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制约因素有:理论储备相对薄弱,教育教学主体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和能力不足,缺乏课程融合的联动机制和保障机制。对此,文章提出了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策略选择:明晰创新创业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科属性;把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本质,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落脚点;加快多重资源整合,深化育人效果;注重顶层设计,健全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孔令秋 冯研
改革开放以来,"草根创业""下海经商"和"互联网创业"等创业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原有的创业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文章提出了系统性和特色化的创业教育发展转换路径,并从具体的师资建设、教学体系、评价系统等方面给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创业教育发展 系统创业教育 路径转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华锋 陶慧
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速,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认知模糊、机制不完善及资源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从教育理念、顶层设计、制度机制、基础保障等方面着手,重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大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艳霞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来看,许多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还面临着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启动工作亟待优化、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实施工作急需完善以及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化管理的评估工作有待改善等困境。对此,为了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各高职院校还需基于项目管理视角出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启动工作,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实施工作,改善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化管理的评估工作。
关键词:
项目管理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轩辕 彭子茂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思政是贯彻立德育人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中本身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并未充分,因此,探索思政元素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机结合,需从教学目标中结合立德树人、内容中融入党史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及优秀企业家成长知识、强化创新创业师资的思政能力等方面予以建设,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思政教育 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