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3)
- 2023(14028)
- 2022(12062)
- 2021(11007)
- 2020(9357)
- 2019(21030)
- 2018(20869)
- 2017(40417)
- 2016(21969)
- 2015(24642)
- 2014(24174)
- 2013(23813)
- 2012(21772)
- 2011(19807)
- 2010(20127)
- 2009(19354)
- 2008(19271)
- 2007(17805)
- 2006(15764)
- 2005(14067)
- 学科
- 济(88859)
- 经济(88749)
- 业(73119)
- 管理(67492)
- 企(51881)
- 企业(51881)
- 农(48584)
- 方法(36072)
- 农业(31770)
- 数学(31443)
- 数学方法(31127)
- 财(24773)
- 业经(24654)
- 中国(23290)
- 制(23287)
- 技术(18051)
- 贸(18040)
- 贸易(18032)
- 易(17598)
- 地方(17157)
- 学(16514)
- 银(15925)
- 银行(15889)
- 体(15878)
- 行(15151)
- 务(14422)
- 财务(14388)
- 财务管理(14346)
- 融(14293)
- 金融(14289)
- 机构
- 学院(314709)
- 大学(308997)
- 济(132688)
- 经济(129971)
- 管理(121058)
- 研究(104186)
- 理学(104026)
- 理学院(102986)
- 管理学(101344)
- 管理学院(100758)
- 中国(82032)
- 农(70159)
- 京(63828)
- 科学(62721)
- 财(61832)
- 农业(54230)
- 所(53096)
- 业大(51538)
- 中心(49767)
- 江(49733)
- 财经(47971)
- 研究所(47623)
- 经(43327)
- 经济学(39873)
- 北京(39283)
- 范(39121)
- 师范(38742)
- 州(38621)
- 院(36403)
- 经济学院(36019)
- 基金
- 项目(205169)
- 科学(161721)
- 研究(153463)
- 基金(147807)
- 家(127995)
- 国家(126830)
- 科学基金(108627)
- 社会(98105)
- 社会科(92666)
- 社会科学(92640)
- 省(82845)
- 基金项目(78236)
- 教育(69617)
- 自然(68177)
- 划(67738)
- 自然科(66569)
- 自然科学(66551)
- 自然科学基金(65356)
- 编号(64118)
- 资助(58744)
- 成果(51569)
- 重点(46068)
- 部(45775)
- 创(45288)
- 发(45234)
- 课题(43448)
- 制(42895)
- 创新(42515)
- 国家社会(40392)
- 性(39365)
- 期刊
- 济(153168)
- 经济(153168)
- 研究(90673)
- 农(71596)
- 中国(65910)
- 财(48912)
- 农业(48265)
- 学报(48110)
- 科学(44734)
- 管理(42315)
- 大学(37094)
- 学学(35296)
- 融(32923)
- 金融(32923)
- 教育(31637)
- 业经(30877)
- 技术(27633)
- 业(24574)
- 财经(23495)
- 经济研究(22587)
- 问题(21146)
- 经(20157)
- 版(17258)
- 技术经济(16536)
- 世界(16109)
- 农村(15786)
- 村(15786)
- 科技(15145)
- 农业经济(15071)
- 理论(14867)
共检索到474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国琴 把君
文章认为食品品质、食品安全问题可通过食用农产品市场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得到缓解。文章从新常态下恩格尔系数下降、居民对食品价格上涨关注度下降出发,从农产品效率价格、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正常商品价格等方面探讨食用农产品定价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翔 宋一鸣 李艳梅 谢静霞
近年来,诸多食用农产品在发生质量问题后难以追溯到源头及最终责任人,如何建立溯源机制亟待明确。该文在对江苏省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建立江苏省食用农产品溯源机制的整体构想及实施路径,即从溯源模式和政府规制两方面入手,坚持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统一规范的原则,逐步应用不同层次的溯源模式并配套相应的溯源制度,最终建立起一个以信息流动为核心、层次清晰、权责分明的长效溯源机制。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 质量安全 溯源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铜山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机制是多种机制共同构成的综合体,鉴于其形成过程中面临多重障碍因素,就必须有的放矢地采取多种完善措施。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 技术创新机制 完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利 王青松
食用农产品协会是非营利组织,其绩效评价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不同。本文通过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黑龙江、重庆、浙江3地食用农产品协会的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绩效。结果表明:完善的组织制度、加强对协会会员产品质量监管、重视品牌化战略对改善食用农产品协会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绩效有重要影响。此外,生产过程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表明,食用农产品协会在绿色投入品统一采购、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应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协会 产品质量 绩效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莉莉 马晓春 王秀东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货币流通量持续增加以及游资的投机行为成为2010年1至8月除猪肉、食用油外,其他食用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短期内食用农产品涨价的压力依然存在。建议扩大农资补贴覆盖面,提高补贴标准,保障食用农产品供给;把握经济动态,适时缩紧银根;加强对小品种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测,加大对游资投机的打击力度;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消费。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 生产成本 货币供应量 游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启明 谢朝阳
从单纯国内的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本不会引发持续通货膨胀,但由于进出口以及国际资本流入等国际传导因素的存在,会增大国内主要食用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风险。为此,应在优化农业结构和转换生产方式的同时,通过加强出口与资本控制等来隔离国际传导。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 生产周期 幼稚预期 国际传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静 屈宝香
论农产品污染与食用安全朱静屈宝香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有赖于良好的资源环境。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与资源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恶化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农业环境污染则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及人类的食用安全和健康生存。农业生产的化学化发展,致使许多有毒...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顾小林 浦徐进 曹文彬
目前食用农产品采购成本较高,应从根本上对采购方式及其交易模式进行变革,借助网络采取反向拍卖方式,并对食用农产品的反向拍卖实施优化。网上反向拍卖采购模式不影响企业原有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降低采购成本,防止暗箱操作,其特点是买方确定采购标准,卖方进行竞标,竞价过程中价格随时间的推移不仅不上升反而下降,买方将待购物品列出,卖方通过竞价获得订单,买卖双方签订采购合同,可以对采购合同组合反向拍卖进行优化,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明国 张海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00—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是产业部门中连续保持高速增长时间最长的行业之一。2014年全国大口径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3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中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也随之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要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深入认识这些特点,把握与掌控好趋势性变化,以顺势而为、进退有据、趋利避害,更好地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筱 吴秀敏 赵智晶
在食品安全形势加剧背景下食用农产品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是来自企业内外部的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四川省81家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驱动力是促使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主导因素,内部驱动力则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管制力度,同时加强培训和宣传,通过试点企业带动等措施来促进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利
在市场经济发展充分的国家,食用农产品协会较为发达,在促进本国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美国食用农产品协会的发展概况,总结了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力图为构建中国新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机制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食用农产品协会 质量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梅星星
本研究借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体制演变进行分析。首先,将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演变总体概括为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分离与合一两个历史时期,监管体制变迁轨迹为"单部门监管—多部门监管—两部门监管",进而逐一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监管体制;其次,对食品安全法规制度的演变轨迹予以分析,认为法规约束的核心问题由食品卫生逐步向食品质量和营养转变;第三,政府监管的内涵演变表明,随着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值的不断降低,社会对食用农产品安全关注侧重点不同,政府监管内涵演变轨迹表现为"数量安全—卫生安全—质量安全—营养与质量并重"。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 质量安全 政府监管 制度变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存慧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愈发重视。由于治理手段的欠缺,目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仍面临许多问题,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近日肖湘雄教授所著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研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共治机制研究"的成果。该书主要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发展阶段、多元主体治理现状、国内外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莉娟
在深入分析食用农产品加工企业库存管理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QR码的食用农产品加工企业库存管理系统,主要完成了系统整体框架和功能设计。将QR码技术引入库存管理关键环节,创新了食用农产品库存管理手段,可有效提升食用农产品加工企业库存管理各环节的信息化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