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8)
- 2023(12344)
- 2022(10240)
- 2021(9467)
- 2020(7800)
- 2019(17162)
- 2018(16509)
- 2017(31599)
- 2016(16734)
- 2015(18307)
- 2014(17491)
- 2013(16857)
- 2012(15309)
- 2011(13574)
- 2010(14115)
- 2009(13585)
- 2008(12917)
- 2007(11762)
- 2006(10648)
- 2005(9731)
- 学科
- 济(56749)
- 经济(56684)
- 业(56123)
- 管理(53288)
- 企(47089)
- 企业(47089)
- 融(27889)
- 金融(27888)
- 银(27339)
- 银行(27328)
- 行(26389)
- 中国(26278)
- 财(20582)
- 方法(20514)
- 制(18555)
- 农(18135)
- 数学(16996)
- 数学方法(16736)
- 业经(15975)
- 技术(15437)
- 地方(14382)
- 务(13705)
- 财务(13671)
- 财务管理(13643)
- 策(13449)
- 企业财务(12993)
- 贸(12597)
- 贸易(12582)
- 易(12315)
- 农业(11994)
- 机构
- 学院(222476)
- 大学(217184)
- 济(93318)
- 经济(91200)
- 管理(85557)
- 研究(72761)
- 理学(71588)
- 理学院(70875)
- 管理学(69785)
- 管理学院(69342)
- 中国(66872)
- 财(50018)
- 京(44284)
- 科学(40371)
- 财经(37713)
- 中心(36540)
- 江(35510)
- 所(35087)
- 经(34046)
- 农(32138)
- 研究所(31041)
- 州(28945)
- 经济学(28584)
- 北京(28052)
- 财经大学(27937)
- 业大(27410)
- 范(27262)
- 银(27102)
- 师范(26992)
- 融(26685)
- 基金
- 项目(139973)
- 科学(111839)
- 研究(107910)
- 基金(101203)
- 家(85993)
- 国家(85210)
- 科学基金(74595)
- 社会(69080)
- 社会科(65571)
- 社会科学(65557)
- 省(56272)
- 基金项目(51886)
- 教育(48850)
- 划(46158)
- 自然(46117)
- 自然科(45102)
- 自然科学(45090)
- 编号(44609)
- 自然科学基金(44299)
- 资助(40734)
- 成果(37226)
- 创(32789)
- 重点(31617)
- 课题(31542)
- 发(31239)
- 创新(30761)
- 部(30133)
- 性(28802)
- 国家社会(28198)
- 项目编号(28189)
- 期刊
- 济(107033)
- 经济(107033)
- 研究(73548)
- 中国(49622)
- 融(44965)
- 金融(44965)
- 财(39419)
- 管理(34760)
- 农(30891)
- 学报(28079)
- 科学(27898)
- 教育(25045)
- 大学(22096)
- 学学(20878)
- 农业(19653)
- 技术(18951)
- 财经(18691)
- 业经(18319)
- 经济研究(17620)
- 经(15903)
- 问题(12447)
- 贸(11884)
- 理论(11546)
- 国际(11225)
- 现代(10863)
- 科技(10770)
- 技术经济(10740)
- 坛(10597)
- 论坛(10597)
- 实践(10435)
共检索到358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先锋
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下,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伴随着企业经营难度加大,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吃紧或断裂的情况,尤其是前期银行过度追求担保、企业间连环担保等现象,导致金融风险很容易层层波及。尽管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与之相适应,金融风险管控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控制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切实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一、新常态下金融风险表现形式:A县视角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黄健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的普遍应用,金融审计的思路和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计算机技术在金融审计中被广泛应用,审计监督在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中的作用日渐突出。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饶友玲
财政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手段和经济基础。目前我国财政状况相当严峻 ,财政风险已逐渐凸现。与中央政府相比 ,我国地方政府运行困难更大 ,而与之相伴的财政风险的危害也更大 ,并且具有向上级传导风险的特性 ,从而有可能给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带来各类风险。本文试图从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入手 ,探索其形成的深层原因 ,并提出了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制度、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元龙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然伴随着金融发展的新常态,即金融发展速度新常态、金融结构新常态、金融创新的新常态和金融风险管控的新常态。防范和管控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要特别关注产能过剩风险、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三大金融风险。要防范推进金融改革中的风险和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加快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遵循防范风险的操作性原则,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新常态 金融风险防范 原则与措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国刚
2014年,中国金融在有效支持了经济金融运行"稳中求进"的过程中,存在着债务率进一步提高、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降反升、金融为自己服务的比重继续上升、金融运行险象环生和不规范的金融运作乱象丛生等问题。2015年,中国金融的应对之策包括:以公司债券回归直接金融为抓手,推进金融体系改革;顺应国际收支平衡的趋势,调整央行资产结构,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机制转变;以功能监管为取向,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机制的转型;以金融产品创新为基础,推进金融的专业化发展;把握资金的流向、流量和流速,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
关键词:
金融风险 金融体系改革 监管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存明 刘福毅 吉昌荣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我国金融风险逐步显露,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拟通过对金融风险的表现及成因的分析,探求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卫东 王楠 岑雯奕 李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风险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因素。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如何在全球化环境下防范金融风险,保障企业的经营成果,已成为企业面临的现实难题。目前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源于筹资与投资的金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顾建光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由于体制转型、经济结构转型、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对外金融开放等因素 ,金融风险也会不断积累和出现 ,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对此应加快形成相应的防范机制和策略。完善和强化金融审计应该是其中一项势在必行的有效政策措施。论文分析我国当前金融风险形成的主要机理 ,提出适应新形势的金融审计模式和措施 ,并就现阶段值得研究的几项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审计策略展开研讨。
关键词:
金融风险 财政风险 金融审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于化淳 常万春
所谓“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金融机构以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对照《刑法》第191条“洗钱罪”的定义来看,通过金融机构的洗钱行为所涉及的“黑钱”并不限于洗钱罪所涉及的“黑钱”,还包括贪污、贿赂、诈骗、逃税、侵占国有资产和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因此,反洗钱工作的重点应侧重于金融机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朝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丘永萍 章荩今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供应链金融逐渐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途径,供应链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也成为亟需关注的问题。论文梳理了应收账款、存货质押和预付款三种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提出了金融科技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解决方案,并对金融科技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难点问题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供应链金融 风险化解 降本增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