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33)
2023(23361)
2022(20029)
2021(18480)
2020(15797)
2019(35611)
2018(35027)
2017(66602)
2016(36387)
2015(40572)
2014(40159)
2013(39504)
2012(36244)
2011(32925)
2010(33047)
2009(30908)
2008(29819)
2007(26673)
2006(23158)
2005(20535)
作者
(107284)
(89661)
(88957)
(84711)
(56764)
(43305)
(40559)
(34967)
(33935)
(31875)
(30442)
(30220)
(28546)
(28295)
(27876)
(27831)
(27093)
(26594)
(25817)
(25735)
(22374)
(22107)
(21789)
(20458)
(20292)
(19986)
(19909)
(19844)
(18216)
(17882)
学科
(151551)
经济(151391)
管理(104501)
(99117)
(82967)
企业(82967)
方法(65327)
数学(56723)
数学方法(55959)
中国(40969)
(39140)
(38191)
(34686)
业经(32934)
地方(32663)
(30496)
金融(30492)
(30066)
银行(29976)
(29357)
(28709)
(26492)
贸易(26474)
农业(25807)
(25667)
(25396)
财务(25306)
财务管理(25253)
理论(24455)
企业财务(23990)
机构
大学(514673)
学院(514438)
(206852)
经济(202392)
管理(195012)
研究(177250)
理学(168615)
理学院(166665)
管理学(163302)
管理学院(162402)
中国(135134)
科学(113414)
(109001)
(94392)
(92717)
(91241)
研究所(83590)
业大(81577)
中心(81530)
(76295)
财经(75658)
农业(73265)
(68636)
北京(68352)
(66531)
师范(65719)
(64105)
经济学(63282)
(61762)
经济学院(56869)
基金
项目(351233)
科学(273576)
基金(253452)
研究(247999)
(224498)
国家(222677)
科学基金(189051)
社会(155442)
社会科(147291)
社会科学(147249)
(138695)
基金项目(133634)
自然(125631)
自然科(122742)
自然科学(122702)
自然科学基金(120493)
(116989)
教育(114222)
资助(105108)
编号(99845)
成果(80606)
重点(79668)
(75758)
(75237)
(73269)
课题(69350)
创新(68601)
科研(68169)
计划(66116)
大学(64636)
期刊
(224845)
经济(224845)
研究(146436)
中国(98205)
学报(91368)
(83499)
科学(79741)
(73831)
管理(70990)
大学(67598)
学学(64147)
农业(56229)
(52905)
金融(52905)
教育(52627)
技术(44197)
财经(37340)
经济研究(37294)
业经(35887)
(32136)
(29522)
问题(28644)
(26046)
技术经济(25285)
图书(24964)
科技(24961)
统计(24568)
理论(23339)
业大(23284)
商业(22685)
共检索到756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建锋  曾冰  
新常态下,实施大国金融崛起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发展效率意义重大,而其对区域经济敛散性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3-2014年的金融发展效率进行了测度,并据此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省份金融效率与区域经济敛散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金融效率地区差异明显,东西部地区金融效率较高,中部地区集体塌陷;(2)2003-2014年,金融效率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与收敛,但作用程度大小不一。本研究结论对新常态下重新思考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战略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冰  
区域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及其敛散性变化的重要动因。借助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可以理解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及其敛散性的作用机理。在199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础上,并从区域金融规模和效率两个层面实证检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敛散性的作用效果。从总体上看,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在规模上对经济收敛起到了作用,但在效率上不利于省际经济收敛。地区上看,东中西三大地区的金融发展对自身经济增长及其收敛表现不尽相同。从时期变化来看,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对外开放只在金融规模上起到了作用,但难以带来效率上的提升,从而加剧了区域金融发展风险。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周文丽  
本文以Barro和Sala-i-Martin的收敛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面板模型探讨了1997年~2010年间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总体国民经济及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敛散性的影响。结论显示:1997年~2010年间,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均呈发散趋势;旅游发展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区域内经济增长及其差距的缩小产生了积极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灵  徐云松  
基于2000-2009年我国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使用TSLS工具变量法,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以来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各省份经济增长的金融贡献度存在差距;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控制变量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金融支持的短期效应并不明显。为此,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须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武学强  
新常态下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是当前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错配现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与均衡性,且其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有较大的差异。以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法分别测度及分解各省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值,实证分析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武学强  
新常态下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是当前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错配现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与均衡性,且其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有较大的差异。以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法分别测度及分解各省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值,实证分析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仲深  杜磊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运用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影响因素均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廖霄梅  林烨  
运用区位熵分析法对广西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以广西14个地级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检验金融集聚对广西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广西各个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但总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其对广西经济增长也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而银行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证券业和保险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两省  胡海洋  
本文基于1999-2016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对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进而分析了不同地区产生不同互动效应的原因。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的良好互动只在东部地区出现,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这种良性互动都没显现。因此,总体来看,科技创新对我国总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理想。为实现科技创新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良好互动,欠发达地区在选择地区主导产业和创新领域时不应急于追赶发达地区,而应基于自身优势合理选择发展路径,并积极补足短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玲玲  许敏  刘莹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以江苏省为例对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苏南、苏中、苏北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苏南地区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低,而苏北地区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只有重视这一区域差异化,才能在当前的金融体制改革中走得更稳更远,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敏  袁云峰  
与国内外大多使用Wurgler(2000)模型不同,本文以1996-2008年浙江1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随机边界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分别研究了浙江区域金融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特征。研究表明,从区域整体来看,浙江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现有的金融结构不利于浙江经济效率的提升,但是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意识到在金融体制不做根本性变革的前提下进行纯粹的金融结构调整无益于生产效率的提升。此外,在实施金融改革和施行金融政策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地区性的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史嵘  孔丽  刘红梅  
金融集聚与金融创新是现代金融业的主要特征,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2006-201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从全国及区域层面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金融集聚、金融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和空间协同性。研究表明:全国层面上,金融集聚与金融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两者协同效应显著增强金融市场对经济的正向作用;金融集聚与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健  卫平  
在金融抑制背景下,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0~2012年中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间接估算方法对区域民间金融发展规模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民间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地区层面去考察,民间金融发展规模均呈现出不断扩大态势,民间借贷总额从2000年的25715.7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29296.57亿元。民间金融发展显著地推动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且与正规金融发展呈现出互补的关系。现阶段应当规范民间金融市场的运行,通过制度创新鼓励正规金融部门与民间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丽英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乃至推动改革深入的重要力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全国还是各区域,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资本的投入;对劳动力数量的简单依赖,东西部正在下降,中部在上升。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增长总的说来有正的贡献,但却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东部在增加,西部在降低,而中部的市场化程度对经济的贡献为负。因此通过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投入,使中西部市场主体处于与东部大体相同的起跑线,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本文重新构建包容性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能够客观赋权的熵值法,对浙江各地市包容性创新水平进行测度;依据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和包容性创新的作用,找出两者之间的契合路径;利用2005-2015年浙江1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运用系统GMM法对包容性创新驱动浙江经济增长的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能够促进浙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城乡均衡发展、拉动需求增长是其驱动浙江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