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13)
- 2023(17109)
- 2022(14286)
- 2021(13107)
- 2020(10800)
- 2019(24252)
- 2018(23861)
- 2017(44947)
- 2016(23829)
- 2015(26280)
- 2014(25637)
- 2013(24990)
- 2012(23043)
- 2011(20822)
- 2010(20721)
- 2009(19141)
- 2008(17879)
- 2007(15531)
- 2006(13732)
- 2005(12220)
- 学科
- 济(115189)
- 经济(115092)
- 管理(66974)
- 业(63967)
- 企(50963)
- 企业(50963)
- 方法(41016)
- 数学(35962)
- 数学方法(35507)
- 中国(31276)
- 地方(31240)
- 农(29218)
- 业经(25107)
- 财(22096)
- 学(20566)
- 农业(20111)
- 技术(19444)
- 制(18378)
- 贸(17845)
- 贸易(17832)
- 地方经济(17600)
- 易(17121)
- 环境(16888)
- 融(16631)
- 金融(16628)
- 银(16550)
- 银行(16528)
- 行(16001)
- 发(15086)
- 理论(14754)
- 机构
- 学院(327107)
- 大学(322470)
- 济(142922)
- 经济(140225)
- 管理(125069)
- 研究(114100)
- 理学(107123)
- 理学院(105893)
- 管理学(104049)
- 管理学院(103424)
- 中国(86597)
- 京(67626)
- 科学(67597)
- 财(62151)
- 所(55794)
- 中心(53269)
- 农(51266)
- 研究所(50455)
- 江(49839)
- 财经(49071)
- 业大(45477)
- 经济学(44639)
- 经(44509)
- 范(44203)
- 师范(43769)
- 北京(42324)
- 州(41639)
- 院(41623)
- 经济学院(39858)
- 农业(39469)
- 基金
- 项目(221586)
- 科学(176648)
- 研究(164563)
- 基金(160803)
- 家(139077)
- 国家(137897)
- 科学基金(120040)
- 社会(107076)
- 社会科(101550)
- 社会科学(101530)
- 省(88287)
- 基金项目(84828)
- 自然(75551)
- 教育(75485)
- 自然科(73880)
- 自然科学(73865)
- 划(73518)
- 自然科学基金(72514)
- 编号(66129)
- 资助(63946)
- 发(53150)
- 成果(52322)
- 重点(50004)
- 创(48691)
- 部(48132)
- 课题(46345)
- 创新(45658)
- 国家社会(44766)
- 发展(42869)
- 展(42203)
- 期刊
- 济(165847)
- 经济(165847)
- 研究(99411)
- 中国(69265)
- 管理(49102)
- 农(47841)
- 财(47356)
- 学报(45766)
- 科学(45059)
- 教育(36322)
- 大学(35460)
- 学学(33510)
- 融(32804)
- 金融(32804)
- 农业(32632)
- 技术(31928)
- 业经(27615)
- 经济研究(27422)
- 财经(24432)
- 经(21223)
- 问题(20954)
- 技术经济(17576)
- 业(17383)
- 统计(15933)
- 贸(15856)
- 科技(15564)
- 商业(15396)
- 世界(15137)
- 策(15053)
- 现代(14598)
共检索到501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向阳 吴权 顾新华
进入新常态,经济发达地区发展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适应、引领新常态,推进转型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作为长三角发达地区的苏州,其推进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很有启示意义。本文系统总结苏州市的做法与成效,深入剖析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发达地区 转型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文剑 程培罡
本文依据苏州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总结了苏州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深入剖析了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俊梁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三大股份合作"是对传统合作社组织的创新发展。它初步解决了家庭联产承包与适度规模经营的矛盾,权力主体分散与集体经营的矛盾,农民投资意愿强烈与投资效果不佳的矛盾;促进了传统农民向现代公民的有组织过渡,培育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新农民,提升了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构建了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缩小了城乡差距,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表明"三大股份合作"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合作形式趋向集团化,合作经营内容多元化,日常运行"去行政化",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化,组织构成开放化。
关键词:
三大股份合作 组织创新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言奇
本文在苏州市选取714个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发达地区农民的环境意识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村民的环境知识掌握程度、环境态度的积极程度、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三者之间不总是一致的。环境知识掌握程度较差的是40岁以上的群体、女性群体和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群体。环境态度积极程度以及环境行为自觉程度较差的是40岁以下的群体、男性群体、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群体。各个群体获取环境知识的渠道以及关心环境的目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发达地区 农民 环境意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继红 占少华
失地老人作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因征地拆迁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面临养老的现实问题。本文对苏州"农转居"社区的研究发现,土地征用对失地老人的生活和养老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失地老人以"土地换保障"方式获得了基本的养老与医疗保障。失地老人养老保障标准(养老金)在逐年提高,同时市场、社区、家庭等诸多主体都为失地老人的养老支持发挥了作用。但是,支持主体的多元化及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养老服务效能的提高,反而出现了福利低位锁定、传统支持衰减、新增资源耗损等"内卷化"问题。具体表现为:失地老人的养老金与医疗保险待遇偏低,集体经济供给能力有限,家庭与社区支持不足,机构养老接受度低等问题。因此,为解决养老内卷化问题,需要提升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待遇,充分发挥传统养老机制的优势,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缩小征地范围,规避失地风险。
关键词:
失地老人 养老支持体系 内卷化 苏州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荣增,王淑华
文章以实际利用外资居全国第二位的苏州市为例 ,探讨了 2 1世纪经济发达地区开发区发展过程中对内开放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内外资结构失衡、各开发区内资分布不均衡以及对内资观念和体制上的偏颇等问题 ,最后提出了开发区实行对内开放的五种具体途径和主要举措
关键词:
开发区 对内开放 经济发达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静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新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成为解决土地碎片化经营与现代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以苏州市的数据为例,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对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促进农业科技应用等角度来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土地流转效率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效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鸿 庄西真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市农民工培训市场发展较为迅速,形成了以公办培训机构、教育类培训机构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主体的完善培训体系,以及以特种培训、双千培训工程及巾帼家政服务员培训等一批特色培训项目。但是,该地区在培训过程中存在培训审核不严、培训条件不足、管理不力、保障不够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未来需要找准定位、科学规划;开展调研、整合机构;注重细节、全盘考虑。
关键词:
经济发达地区 农民工培训 吴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乔伟峰 孙在宏 兰晓华 王亚华
以苏州市和宿州市为代表,对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演化进行比较研究。在土地利用数量、程度变化分析模型和信息熵理论支持下,分析比较了1998—2008年两市土地利用结构演化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两市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等主要地类的变化方向相同,且苏州市的变化幅度的绝对值和变化速度均远大于宿州市;两市的土地利用程度均较高,苏州市该指数的增长总体上维持在较高水平,处于高速发展期,宿州市则较为稳定,处于缓慢的发展期,研究期内该指数被逐步拉开,至2008年差距已达到9.36;研究期内两市的信息熵总体上均上升,总趋势是由快变慢,苏州市信息熵增长更快,两市土地利用系统均向复杂无序方向发展。因地制宜,制定差别化的政策,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持续优化是今后两市土地利用管理努力的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傅志华 李步鸣 柯菊明 刘锡田 胡正武 林坚 杨海曼 张菁华 黄爱南 沈文超 马松伟 韩凤芹 申学锋 叶乐安 仇德龙 吴强 麻相漫
2008年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地方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通过政府举债等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回暖和社会事业的稳定发展,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明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童举希 施杨
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有着较好的基础,但相对较高的目标和任务同样对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在分析苏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苏州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为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施杨 童举希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我国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要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苏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苏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剖析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对接的若干思路,为地方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宪浩 龚菊卫
文章认为,鉴于社会管理重心下移需要调整社区角色,"三区三城"建设对社区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人口二元化结构使社区管理面临新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为社区管理体制进一步调整优化提供了必要基础情况下,苏州社区管理体制迎来调整重构窗口。文章指出,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完全自治、社区事务纯粹购买服务等设想,不符合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不切合苏州实际,现实的可行方案应该是向"准事业+准自治"转型。这一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构设置梯次化、职权分解明晰化、重要岗位职业化、专职人员事业化、一般事务社会化和考核监督立体化。
关键词:
社区管理体制 “准事业+准自治” 转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晓红
兼业是农户基于家庭效用最大化,在一定自然或制度约束下合理配置家庭要素的理性选择。通过入户调查,我们初步了解了苏州农村兼业化的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兼业的主要决定因素,并由此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苏州农村 农户兼业 因素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